简述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2017-08-09周云丹
周云丹
【摘要】本文介绍了新生儿黄疸的产生原因,以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治愈新生儿生黄疸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治疗现状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7--01
1.新生儿黄疸产生的原因
人们常常把新生儿黄疸看作就是皮肤发黄,其实皮肤发黄只是外表现象。正常人体血液里含有一定量的色素物质,叫做胆红素,如因生理和病理原因使血液里的胆红素增高,皮肤、眼白等处就会发黄。因此,降低胆红素的含量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关键。
胆红素升高的主要因素是:(1)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发生障碍。称为肝细胞性黄疸;(2)由于胆管阻塞,胆红素不能排泄到小肠,使胆汁淤积在肝细胞或胆道内而引起黄疸。我们称它为阻塞性黄疸,如新生儿胆道闭锁、胆汁粘稠等;(3)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体内的胆红素约80%是由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而形成的。如果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胆红素激增,就会引起黄疸。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就属于这一类。
2.治疗方法
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光疗法、药物疗法和换血疗法三种。
2.1 光疗法。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法之一。常见的光源有蓝光、白光、绿光等。胆红素在光线的作用下产生无毒的水溶性异构体IXaE,该水溶性异构体可随尿液和胆汁排出体外,以降低胆红素达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最常用的是蓝光疗法。蓝光疗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该治疗方法占用的空间较小,易于操作。(2)可以在母婴同室的环境下对患儿进行治疗。研究表明,间歇性蓝光照射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黄疸,两种治疗效率没有差异,但间歇性照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持续性照射治疗[1,2]。
2.2 药物药法。临床上,使用西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藥物比较少。近年来,苯巴比妥酶用的比较多,苯巴比妥酶具有增强配体蛋白、胆红素-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其原理是:①对肝细胞酶系统具有诱导作用,刺激肝细胞内线粒体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促进间接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提高肝脏清除胆红素的能力;②增加肝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血流中的间接胆红素转移到肝细胞内;③可能增加了蛋白含量的作用,借以提高细胞摄取间接胆红素的功能[3]。此外,蒙脱石散、腺苷蛋氨酸、金属卟啉类药物等药物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方面也具有显著的效果[4,5]。
中药在治愈新生儿黄疸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茵栀黄口服液是常用药物,研究发现,茵栀黄口服液能有效抑制其肝酶系统对胆红素的摄取,降低体内血清胆红素的水平,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患者效果显著[6]。
2.3 换血疗法。换血疗法是当发生第三种黄疸产生时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方法。此疗法为移除血液中的免疫性抗体,致敏红细胞、降低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防止核黄疸的发生。该治疗方法具有快速、显著去除黄疸的特点,可以迅速降低体内过高的间接胆红素、致敏红细胞和游离抗体,减轻溶血,防止发生核黄疸。
脐动脉与脐静脉、脐静脉与周围静脉、外周静脉与周围动静脉是三种常见的换血途径。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外周静脉与周围动静脉换血法,该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并可避免脐静脉插管导致的穿孔、血栓、感染等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好。但经外周动脉换血可能会损伤动脉,影响局部器官血供[7]。
3.小结
上述讲了3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临床医师应根据新生儿黄疸的产生原因,并具体分析,准确诊断,为其采用合理、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严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新生儿更快地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冬容.间歇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O(5):375-376.
[2]李罡.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析及治疗现状[J].医学信息(下旬刊).2O13.1(8):l4-15.
[3]毛英,钟丹妮.新生儿黄疽治疗现状与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O5):723-726.
[4]《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几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1l,39(3):184-187.
[5]田晓曦,张敏.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对新生儿黄疸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清胆红素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2(8):66-68.
[6]祝春燕,沈正云,管来芳,等.中药大黄在预防新生儿黄疽中的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1):62-63.
[7]黄国,潘革.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3):38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