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知识对于文本解读的重要性
2017-08-09张阳
张阳
【摘要】文本的解读活动,也就是文本接受或者文本鉴赏活动。是译者的主观活动和文本的客观存在交流互动的过程。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译者的解读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文学素养其实决定了最终译作的质量。不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背景知识作为译者翻译时的锦囊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背景知识 文本解读 翻译技巧 重要性
文本的解读活动,也就是文本接受或者文本鉴赏活动。是译者的主观活动和文本的客观存在交流互动的过程。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译者的解读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文学素养其实决定了最终译作的质量。不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背景知识作为译者翻译时的锦囊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下面以一首小诗的翻译举例说明。
Hoping to pick up apples,
stop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and choose the road which fewer travelers on.
But he is called coward.
Following the flow,
he surrenders as a wall mender,
under the manipulation of life.
But he is called coward.
Lost on his way,
He is exchanging commerce with Pyrrhon,watching He is go away.
第一次看完这首小诗,写下了译文一稿,如下:
“翠叶盖玲珑,含羞吻清风。欲采娇红,愿与艳阳重。雪夜驻马,一地梨花。罕迹多棘芽,仗剑四海侠,只为彼岸曼珠沙。
然,冠以懦者。
夫命與时者,忧欢莫测,墙外喧嚣墙内默,墙内笙歌几许,墙外饿殍几何。欲填沟壑,利器难磨,欲从众而破之。
然,冠以懦者。
不恨天边造物客,人世艰难,庄公自有乐。”
在解读的同时,查询了Pyrron这个人,发现他是古希腊哲学家,怀疑论的鼻祖先师,正好与我所熟知的中国怀疑论先贤庄子一般,于是便译为庄公。另外最后一句,He用的是大写的H,考虑到作者指的应该是Jesus,但是对于宗教名词的翻译,中国并未有一个与之对应很紧密的词汇,佛祖?太上老君?女娲?伏羲氏?都不合适,故译为造物主吧。洋洋自得之余,复读原文,发现意象上的逻辑感不是很强,于是和作者进行沟通交流,发现了有化用Robert Frost几首诗的痕迹,比如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雪夜村边驻
脚),the road not taken(未选择的路),mending wall(补墙),查看了这几首诗的创作背景,渐渐又理解了作者创作的意图,发现自己一稿的译作有错译的地方,比如mending wall 说的是人们筑起围墙,减少了交流,用墙象征了人世间许多毫无价值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墙,墙是无法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不应该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交流和沟通的障碍。从mending wall的诗作出发,并不是“破之”,我想当然地译成了“wall breaker”,经过再三查阅背景知识,又修改了二稿。如下:
“翠叶盖玲珑,含羞吻清风。欲采娇红,愿与艳阳重。雪夜驻马,一地梨花。罕迹多棘芽,孤身独探彼岸曼珠沙。
然,冠以懦者。
夫命与时者,忧欢莫测,墙外喧嚣墙内默。
然,冠以懦者。
不恨天边造物客,人世艰难,庄公自有乐。”
再与作者交流,重新解读之后,作下了三稿,如下:
“翠叶盖玲珑,含羞吻清风。欲采娇红,愿与艳阳重。雪夜驻马,一地梨花。罕迹多棘芽,孤身独探彼岸曼珠沙。
然,冠以懦者。
藩篱孑立,蔽日划疆,从众而垒墙,
然,冠以懦者。
不恨天边造物客,人世艰难,庄公之言犹在耳。”
再一个例子是“不爱红妆爱武装”的翻译,其译本“face the powder,not powder the face”广为流传。就在这首诗中,第一句话“飒爽英姿五尺枪”的翻译中,译作将“五尺枪”处理为“five-meter- rifle”,我先前认为有多译的嫌疑,因为rifle本身就指的是步枪一类的长枪,前面有了five meter的修饰有些多余,故应该用gun或者其他单词。事后通过仔细查阅了相关背景发现,用rifle是再合适不过的。这首诗是毛泽东于1961年创作的,当时正处于中国军队改换苏联装备,所以很多三八式枪(又叫三八大盖)都淘汰给了民兵,而这首诗正是毛泽东给民兵题写的,另外五尺相当于现在的1.5米,三八式步枪加上刺刀,总长正好是1.5米,综上所述,可以肯定,诗句中的五尺枪指的就是三八式步枪,既然是步枪,处理为rifle最合适不过。管中窥豹,由此可见背景知识对于解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杨艳.背景知识对英语专业学生在英汉交替传译中口译表现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郭建中.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1997(02).
[3]屈华荣.翻译与背景知识[J].东北师大学报,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