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听花开的声音

2017-08-09任金辉

江苏教育 2017年54期
关键词:赛课丹阳市镇江市

任金辉

静听花开的声音

任金辉

·教师档案·

任金辉,男,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高级教师,镇江市学科带头人,镇江市“十佳”教师,丹阳市基础教育先进个人,丹阳市小学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立足三尺讲台20年,多次获得国家、省、市赛课一等奖,上过大小公开课百余节,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并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逐渐形成“趣、情、活、实”的教学风格。2013年至今辅导学生在报纸杂志发表习作200余篇,辅导1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

·教育实践·

“每个人都是茁壮成长的花朵,我愿做一缕阳光,给他们以温暖;我愿做一滴雨露,给他们以滋润;我愿做一寸泥土,给他们以滋养。”这是刚工作时我写在工作手册上的一段座右铭。

自身发展:小荷才露尖尖角

“打铁还得自身硬!”我一直知道这个朴素的道理,1997年6月从南通师范学校五年制普师班毕业,我有幸分配到丹阳市实验小学。参加工作以来,我珍惜一切自我发展的机会,向网络学、向大师学、向伙伴学……

“同伴就是我师父!”只要有心,总会发现身边的能人志士非常多,我总是用心地向身边的伙伴们“偷师学艺”——徐留军主任非常善于挖掘生活中习作的素材,充分利用循环日记的形式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我主动向其请教;戴网生老师教材分析能力特别强,独到的思路能令人茅塞顿开,于是我主动拜他为师;庄菊仙老师指导朗读有方法,我硬磨软泡终于从她那里学得了“指导朗读六法”……长时间的日积月累,我的教学技艺渐长。

“网络也是我师父!”平常备课,我总勤于向网络学习,学习那些名师的经典之作——于永正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薛法根老师的《雾凇》……刚工作的五年时间里,经典课例我挑灯夜读了数百篇,从开始的模仿起步,到加入自己的想法,再到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潜移默化中一路走来,我的教学观念悄然改变。

“大师更是我师父!”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张学伟聘用到我校十年,我向他拜师学艺十年,这也是我发展最迅速的十年。曾记得上《天鹅的故事》时,在张特的指导下,我一次又一次修改教案,几易其稿,每次修改都是一次跨越;上《春联》时,张特提醒我要收集有趣的、对学生有帮助的春联,一连多少个晚上,我都在忙碌,我的课堂最终厚积而薄发……多少个不眠夜,多少个休息天,张特陪伴着我一起学习、备课,我深深地知道那是师父无私的付出,对此我格外珍惜。

这些年来,我总把每堂家常课当作公开课来上,一路坚持。学有小成之后,我珍惜一切自我挑战的机会,认真把握一次又一次公开课的机遇,近年来,我通过大大小小百余节公开课,一次次锻造自己。我先后两次获得全国小学语文赛课一等奖,获江苏省习作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小学语文“蓝天杯”赛课一等奖、镇江市好课堂赛课二等奖,多次获得丹阳市小学语文赛课一等奖……

对外交流挑战性更大,这样的舞台更能展示自己。2008年,我主动来到苏北东海县最偏远的李埝中心小学支教半年。我克服生活上的种种不便,主动执教习作公开课《找硬币》《泡茶》,阅读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2011年4月,广东省教育代表团来到丹阳,我积极请缨,为他们展示了两节阅读课,反响强烈;2013年10月我参加江苏省“送培团”来到阜宁展示公开课《小稻秧脱险记》;2014年4月我响应镇江市教育局号召,来到新疆参加“援疆教学周”活动,活动中我挑战自我,充分展示自己,五天上了三节公开课,作了一次讲座,堂堂精彩,赢得了一次次掌声,当地《伊犁日报》专题报道了我的教学特色……

每次课后我都闭门反思,勤于总结,写成一篇篇有独特想法的论文,工作至今我先后在《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江西教育》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

“点燃”伙伴:春色满园关不住

2011年9月,我担任了分管语文教学的教导处副主任,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发展自己,更要带领着团队一起向前走。

“教科研是平台!”课题研究是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平台。我率先做起,积极地参与多项国家、省级的课题研究,目前都已结题。我还主持了镇江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文本拓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并于2015年9月顺利结题。我要求学校50周岁以下的语文教师自由组合研究,做到人人有小课题,结合教学中的小细节、小问题展开细致的研究。针对课题研究的进度,我组织大家定期汇报交流,目前学校顺利结题的语文小课题有20多项。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们教什么、怎么教的目标指向更加精准。

“教科研一体化活动是舞台!”学校每月一次的教科研一体化活动成了青年教师们展示的舞台,我们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围绕教科研活动主题每学期展示一节公开课。每次公开课展示时,我都深入课堂听取试教,指导反复修改教案,组织教师展开讨论研究,开诚布公地探讨课堂中的闪光点、剖析教学中的不足,这样一次次忙碌之后,青年教师们成长得很快。

“教学赛课是擂台!”每学期都会有各层次的教学赛课,青年教师们每接到课题后的几天就成了我最紧张、最忙碌的日子,我陪伴着选手,考虑每一个细节,琢磨每一个问题,预设每一种可能。2011年至今先后辅导青年教师江志伟获得全国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青年教师李凌霞获得镇江市小学语文赛课一等奖;青年教师丁妮雯获得丹阳市习作赛课一等奖;青年教师江志伟、潘晓黎、丁妮雯参加市小学语文基本功大赛,江志伟获得镇江市第一名,潘晓黎获得丹阳市一等奖,丁妮雯获得丹阳市二等奖;青年教师姚国霞获得江苏省小学语文“蓝天杯”赛课一等奖……可以说这些成绩的背后都有我忙碌的身影,难免辛苦和劳累,但当我看到青年教师在成长,语文团队在发展,我由衷地高兴。

在语文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语文教学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从2011年起逐步构建了“开放语文”的教学理念,2013年5月由江苏省教研室主办、我校承办的“开放语文:放飞七彩梦”学术活动赢得一致好评。2017年起,我校“开放语文”全新亮相,围绕着“开放的教材”“开放的识字”“开放的表达”“开放的悦读”“开放的活动”五个支点支撑起我校“开放语文”的课程研究内容,计划每学期围绕一个“支点”举行镇江市级以上汇报活动,让“开放语文”研究走向深入。2017年5月,由我校承办的镇江市级活动“开放语文:整本书阅读”引起较大反响。

培育学生:千朵万朵压枝低

“自己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2013年,我在所教班级成立了“百花文学社”,以习作教学为抓手,以“循环日记”为载体,花费了大量业余时间,默默耕耘,潜心培养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给学生一份热情。”“循环日记”是我任教班级的一道风景。每学期期初,我都会把学生按十人一组组成循环日记小组,发动学生动用自己的稿费添置日记本,从周一到周五循环写作,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记录下自己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每天中午其他教师在休息之时,我都会细细阅读、批改这些习作,品味学生的生活。当我领略到学生生活中的天真可爱时,会及时地让小作者朗读习作,与全班同学共享;当我看到学生成长中出现的一些误区时,会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疏导,悄悄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善意地提醒……我既引领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又让学生一次次得到心灵的洗礼。我付出的是一点业余时间,但学生得到的是一份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给学生一种方法。”“循环日记”中经常出现一些半成品:习作中有闪光点,但也有明显的不足。此时需要的是教师耐心的点拨。师生间一次次沟通,一次次修改,才能让这些才露尖尖角的小荷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午休或放学后,经常能见到我与学生交流、探讨的身影,曾记得吴幸瑜同学的《偷吃糖果“连环招”》一文先后经过三四次修改,文中人物才那么活灵活现,让人忍俊不禁;曾记得陈逸舟同学的《扬州炒饭寻踪》,我先后与他三次谈话,文章才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曾记得钱一帆同学的《向钢琴八级“进军”》,为了指导好习作的开头与结尾,我连续与钱同学探讨了六七种导入的方式,耐心指导……

“给学生一片天地。”“王颖秀,你的稿费!”“眭张芸,你的样刊!”班级学生三天两头会得到喜讯。仅2015年,我任教的六(9)班有40名学生的习作先后在《读者》《意林》《中国少年儿童》《小主人报》《中国校园文学》等全国有影响的报纸杂志发表习作150余篇。孩子们不知道,为了他们的习作能发表,我光是收集各家报纸杂志的通讯地址就花费了将近20天时间,每一篇习作要按照编辑的要求写上200字的点评……每一件小事,我都精益求精,因为我知道我付出的是一点自己的休息时间,但学生得到的是一片“施展拳脚”的天地。

“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培养出比自己更优秀的学生!”我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的,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在成长之旅中,与学生一起静听花开的声音。

猜你喜欢

赛课丹阳市镇江市
丹阳市开展汛前安全检查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丹阳市强化安全生产“行刑衔接”
丹阳市直击痛处 全面提升执法质量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江苏省镇江市宜城小学
妙趣横生的识字教学——观云阳县第八届小学语文赛课活动有感
丹阳市南门幼儿园的校舍改造
别让赛课流于形式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