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婚嫁彩礼问题调查研究
——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

2017-08-09张红英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婚嫁彩礼婚姻

■张红英/文

农村婚嫁彩礼问题调查研究
——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

■张红英/文

彩礼是我国农村地区一个很重要的风俗。而最近几年山东省青州市农村地区彩礼呈现大幅上涨趋势,这已逐步影响到青州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引导农村青年移风易俗,转变思想意识,接受健康婚礼、文明婚礼、节约婚礼、时尚婚礼,逐渐使新的婚姻风尚成为农村婚俗的主流,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农村婚嫁彩礼的现状及上涨原因分析

(一)青州市农村婚嫁彩礼的现状

通过对青州市部分乡镇、村庄的走访调查,全市农村彩礼近几年出现大幅上涨的势头。由于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所调查的各个乡镇之间彩礼价位也各不相同,总体呈现出近城区乡镇高于偏远乡镇,东部乡镇高于西部乡镇,经济水平高的乡镇高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镇。彩礼费用的内容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房子、车子、订婚礼金、见面礼、改口费、金银首饰、服饰等,调查结果如下:

一般来说,房子、车子是必须有的。农村一栋房子的造价在10万左右,如果在城里买房,最低需要拿出首付,还得负责装修和家俱,得20万以上。车子价格在5万到10万之间的居多。订婚礼金从2012年至今,大部分是31800元,寓意“三家一起发”。还有见面礼、改口费、金银首饰、服饰等,这些费用基本在20000元左右。总之,把媳妇娶进门,基本的费用在20-30万左右,一般不低于15万。

而且,婚嫁彩礼每年都在以万元以上的速度增长,远超过收入增长速度。可以说,娶媳妇对普通农村家庭成了沉重的负担,高额婚嫁彩礼已成为全市农村中老年家庭致贫的主要原因。

(二)青州市农村婚嫁彩礼上涨的原因分析

第一,农民收入的提高。近年来,青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在放手发展工业企业的同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加强和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实施科技惠农、科技强农、科技兴农战略,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万元大关,高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数2001元人民币。2012年为11800元,2013年比2012年增长12.4%,是13263元,2014年比2013年增长9.2%,达到了14483元。而在黄楼、谭坊等地,因为有已经发展起来的花卉产业和蔬菜产业,人均纯收入早已超过了20000元。随着收入的提高,农民在精神上就有了强烈的追求,因此,农民也有意愿办一个隆重体面甚至是奢华的婚礼。

第二,性别比例失衡。“娶妻贵”首先源于“娶妻难”。而一些农村青年“娶妻难”的原因,一是出生性别比例失衡。在计划生育大背景下,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导致一些农村地区人口性别比失衡。据报道显示,我国男女性别比在2008年一度达到100:120.56,尽管从2011年之后有所缩小,男女性别之比依然在100:116以上。但是,由于受到重男轻女等传统生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作为个体的孕妇家庭并不会因为社会这种大的性别比例失调,来改变自己的生育理想,男女性别之比的进一步扩大几乎无法避免。二是人口流动导致性别比例失衡。这可以从两方面分析。首先,从男性青年的流动来看,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大农村青年大量进城务工,但是,他们始终带着“农民工”的帽子,很少有城里姑娘愿意把终身托付给一个“农民工”。回乡娶妻成为了许多农民工的选择,然而村里的适龄女性也早已嫁为人妻。其次,从农村女青年流动来看,相比男青年,女青年留城较为容易,据调查未婚女青年回乡率不到40%。

第三,攀比心理作怪。除“娶妻难”外,攀比心理也是导致农村结婚费用飞涨的重要原因。中国人典型的“要面子”“想长脸”是村民的普遍心态。而这种心态反映在消费行为上,就会形成攀比心理。首先,老人们的攀比。在村落内部强大的舆论下,老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儿子的婚礼办得体面上档次,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子女办场风光体面的婚礼。即使一些子女不愿大操大办,无奈父母觉得“面上无光”。其次,年轻人的攀比。现在普通年轻人结婚变得复杂,要求越来越多,拍婚纱照、摆婚宴、请专业婚庆公司到场策划,婚礼的花费也就越来越大。而且年轻一代也有这种攀比心理,希望自己的彩礼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婚礼与众不同。再次,商家推波助澜。围绕婚礼形成的服务业近几年快速发展,婚纱摄影、婚庆服务、婚宴等形成了三大产业。婚庆公司和酒店大多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套餐,从婚礼主持人到摄影师,从88响的威力礼炮到鲜花拱门,从豪华艳丽的舞台设计到中西合璧的婚庆现场,应有尽有。

第四,择偶观念的影响。在男女婚配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择偶坡度,通常情况是“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女性往往会寻找比自己条件要高的男性,比如在年龄、学历、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等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择偶观念及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根据《2009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的农业户口的农村女性中,仅有0.7%的女性愿意选择农民为结婚对象,这说明大部分农村女性已不愿意与农民结婚,进而表明了一个更加残酷的现实:农村男性择偶非常困难,农村男性婚姻挤压状况严重。

二、农村婚嫁高额彩礼的不良影响

(一)影响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它具有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由于彩礼数目巨大,所引发的的家庭纠纷不在少数,有的甚至演变为暴力事件;高额彩礼为婚后和谐生活埋下隐患,已成为农村夫妇离婚纠纷案件逐年上升的一大原因;高额彩礼也是骗婚、贩卖妇女案件的一大诱因;许多因高额彩礼而“被光棍”的单身大龄男青年,也成为农村社会治安的隐忧。如果多子家庭的资金只够一子的彩礼,父子、兄弟之间的矛盾会升级;家长只为高彩礼而嫁女,导致父女、母女关系恶化;没有感情基础的高彩礼婚姻也容易造成夫妻、婆媳关系不和。综上来看,高额彩礼不仅影响到家庭和谐,更会影响社会稳定。

(二)导致代际关系失衡

在当前的婚姻支付中,新娘家没有从彩礼中受益,彩礼并不是家庭之间的财富流动,而是家庭内部代际之间的财产转移,即儿子以这种方式提前继承家产,最终成为新婚夫妇的共有财产。除彩礼之外,新郎家还会以新房以及新房内的家俱用品等形式为新婚夫妇提供直接资助,这些实物资助的家产传递性质就更加明显,由此可见,新郎家婚事消费的最终受益者是新婚夫妇。新娘还可以自己攒钱置办嫁妆,或者自己把钱存起来,不交给父母,结婚后直接把钱带到自己的新家,相当于把传统时期交给父母的钱现在都留给自己了,这是一笔很大的婚姻资助。婚姻支付实践从婚姻偿付转向婚姻资助,婚姻支付流向从婆家流向娘家,变更为从婆家娘家共同流向新婚夫妇家庭,这一变迁背后折射的是农村家庭代际关系转型,集中表现为农村家庭子辈权利意识兴起与父权衰落。在高额彩礼的影响下,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的投资与回报关系不断失衡,使得代际关系中父母对子女似乎有无尽的责任,而子女却只对父母尽极其有限的义务,原本温馨和谐的代际关系在利益的驱使下被逐渐侵蚀成了不平等的态度,为农民生计和家庭养老等问题埋下了隐患。

(三)制约农村文明乡风建设

传统民俗中的彩礼,一般是出于对女方家庭养大女儿不易的尊重,作为对女方家庭一种感情和物质上的补偿,因此成为一种古老习俗延续至今。而如果彩礼明码标价,不断上涨,甚至非得有多少彩礼才能嫁女,相比尊重与补偿意味,交易之味显然更浓,显然是一种不正常现象。

异化村民价值观。当人们偏重于以金钱的多寡,作为婚姻成功与否的前提,感情似乎可以买卖,婚姻的纯洁与神圣不复存在,无形之中,人们的价值观也将异化。人们势必愈加向钱看齐,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将变得淡薄,人们往昔那种淳朴、憨厚的品格,必将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取代。毕竟,如果感情都有价钱,婚姻似乎都可买卖,底线已沦陷,又有什么东西不能交易?再加上市场经济洪流中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推波助澜,不仅价值观,恐怕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将因此而扭曲。

败坏乡风文明。高额彩礼使财力成为婚姻成败的关键,让婚姻变了味,由于彩礼金额凑不足,新娘不肯上嫁车的,或者临上轿又提出额外彩礼要求的,使眼看要成的婚事泡汤,这样的闹剧可以说屡见于报端。这些行为恶化了乡风民俗,败坏了乡村文明,并且起到了很恶劣的示范影响,使得乡风不再淳厚朴实。

冲击传统孝道。高额彩礼不仅使父母拿出全部积蓄,甚至还需要去银行贷款,借民间高利贷,由此背上巨额债务。而这些债务往往也是由父母独立偿还的,以致于养老资金严重缺失,养老缺乏保障。可以说,高额彩礼牺牲了父母,使孝道这一民族传统美德受到冲击。

(四)影响农业生产发展

生产投入减少。许多农村家庭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艰苦奋斗多少年,将所有积蓄用作娶亲彩礼。有的老人为了给儿子张罗婚事,连买种子、农药、化肥的钱都花光了,使不少农民因娶亲致贫,影响了正常的生产投入,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以转化为资本。对于年轻人来说,很少有人理智地把握这笔巨款,多会冲动地挥霍一空。上万元的婚纱照、裘皮、高保真影音设备,甚至是汽车,都在年轻村民家庭中屡见不鲜,而这些东西的使用率并不高。在当地,彩礼钱还有一种处置方式,就是被女方父母代为保管几年,以定期的形式存入银行。被迅速消费掉的货币和“躺在银行睡大觉”的货币都无法转化为生产投资,从而影响到村民的经济扩展空间。

三、引导农村婚嫁回归理性的途径分析

(一)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措施

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单独二胎政策的落实,让很多“双独”家庭将二胎生育纳入了家庭规划,出于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和人们心理上的分析,原有一独生女孩的家庭,希望再生一个男孩的欲望更加强烈,而对于原有一男孩的家庭,有希望生一女孩求得“儿女双全”,更有某些传统观念严重的家庭则对于生男孩情有独钟。尽管国家有明确法律规定不准任何医疗机构“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并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实际上这一规定在具体执行中,还存在很多难以监管的“漏洞”。因此,出于宏观上人口性别比例的协调,政府必须进一步强化对非法鉴别胎儿性别的行为和现象,进行有效整治和严厉打击,在单独二胎政策落地的同时,更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保障,不但要对接受非法鉴别胎儿性别的行为人和医疗机构进行严厉处罚,也要对选择性终止妊娠的孕妇和家庭进行相应制裁或取消其生育二胎指标,确保符合生育二胎的家庭“顺其自然”。

全面落实男女平等政策。政府应倡导社会在入学、就业乃至晋升提拔等方面不仅要真正体现男女平等,更要在包括孕妇孕期、生育、哺乳等休假和福利政策方面向生育女孩家庭倾斜,形成全社会关爱女性、尊重女性、女性优先的风气和氛围。实际上只有真正实现男女各项权利上的平等甚至女性优先,重男轻女的传统生育观念才能彻底消除,“顺其自然”的生育,才能确保男女比例的相对“均衡”。

依法打击婚姻买卖行为。我国《婚姻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大打折扣。各有关执法部门要加大《婚姻法》执行力度,完善婚姻登记制度,规范结婚、离婚办理程序,充分发挥离婚调解职能作用,依法坚决打击低龄婚育现象和干涉婚姻自由、买卖婚姻、婚姻诈骗行为,对因高价彩礼婚姻引发的案件,要严肃认真查处,根据情节和后果予以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民事制裁、经济处罚等措施,切实遏制高彩礼婚姻蔓延。积极探索划定彩礼上线、对不切合当地经济实际,索要高价彩礼的行为要及时进行制止,并对双方父母进行教育,保障婚龄青年的合法权益与社会和谐稳定。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开展新形势下的移风易俗,教育引导群众改变相互攀比、铺张浪费、迷恋旧俗等不文明风气,形成理性的婚嫁观,倡导婚事新办、婚事俭办,形成文明、健康的新婚俗。要从宣传教育入手,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社会公众的道德宣传,引导社会成员摒弃陋习,倡导勤俭节约、求真务实、婚事从简的良好风气。各类媒体要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高额彩礼婚姻的危害性,揭露和曝光反面典型,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各乡镇、村组要开展“反对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的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文明节俭婚事的新风。要充分发挥民间红白理事会在婚丧嫁娶中的协调、宣传、监督、引导作用,引导农村家庭把精力用到勤劳致富增加收入上,逐步改变传统不文明的婚嫁陋习,消除部分农民想通过高价彩礼而“一夜暴富”的思想,有效制止高彩礼婚姻的发生。

(三)加快培育农村社会组织

加快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发挥农民自我教育和管理的作用。村民组织是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重要形式,是推行村民自治、创新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生动实践。

培育建立村民组织。在农村地区应加快培育类似红白理事会这样的社会组织,成立“红白事委员会”,由很有威望的乡老主其事,在筹备、请客、购物、宴会诸环节进行集体讨论决定,树立既隆重又节俭的好风尚。

完善组织机制。明确农村社会组织与村党支部、村委会的职责,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制定出台村规民约。通过村民组织的力量,加强村规民约等制度建设,规范约束村民的婚丧嫁娶行为,强化农村社会治理。

(四)强化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一些党员干部在红白喜事中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盲目炫耀,损毁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带坏了一方风气。因此,要特别注重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婚嫁观的理性回归,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基层干部应婚事从简。坚决抵制大操大办婚宴,提倡婚庆事新办,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在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党员干部带头拒绝高额彩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收彩礼,或者象征性收取少量财物,树立典型,做出榜样。破除索要彩礼的旧习俗,引导理性婚嫁观,树立社会新风尚。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青州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婚嫁彩礼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该不该倡导“万元彩礼”?
我,结婚不要彩礼
彩礼逐年涨,男娃不敢养——农村“天价彩礼”已成脱贫障碍
婚嫁系列硬金精品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天价彩礼
水上婚嫁
明清婚嫁家具纹饰中暗藏的希冀
婚嫁贴“囍”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