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道路”研究综述 *

2017-08-09朱宗友孙健

观察与思考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中国道路道路研究

朱宗友 孙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道路”研究综述*

朱宗友 孙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渐入高潮。各类相关著作、论文的出版发表、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推进了中国道路研究的深化。学者们围绕“中国道路”内涵,分析了“中国道路”的特征、机遇与挑战、前景,对“中国道路”与“苏联模式”、“中国模式”及“中国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国际示范效应、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等方面梳理了中国道路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路理论的研究,加强中国道路国外成果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研究。

中国道路 中国模式 中国梦 研究综述

一、党的十八大后“中国道路”研究情况概述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学界对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路径的“中国道路”的研究日益加强。关于“中国道路”的学术论文、著作大量涌现,国内外围绕“中国道路”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也如火如荼。这些都对“中国道路”研究的深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仅从中国知网检索发现,关于“中国道路”的核心文章每年都有 100 多篇。此外,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报纸,人民网、光明网、求是网等主流网络也刊发了不少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文章。在互联网上以“中国道路”为关键词,利用百度搜索引擎,可以搜索出相关文章一亿多篇。同时,关于中国道路研究的著作每年都有大量出版,但大体上主要是从中国道路的内涵、特征、影响等方面展开对中国道路的解读,如胡鞍钢的 《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想》(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年3 月)、侯惠勤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年 1 月) 、詹真荣的《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道路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 年 2 月)、法国宏观经济学家米歇尔·阿格里塔(Michel Aglietta)的《中国道路:超越资本主义与帝制传统》(格致出版社 2016 年 8 月)、韩庆祥、黄相怀的《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年 7 月)、鄢一龙的《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四个三十年》(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 年 8 月)等等。党的十八大后,围绕“中国道路”这一主题,学界理论界还举办了一系列国内外研讨交流活动。有的研讨会直接以中国道路为主题,有的则把中国道路作为一项重要议题。2013 年 11 月,在中央文献研究室举办的“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理论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学者立足于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基本经验、基本规律。①《“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理论研讨会综述》,人民网,2013年11月1日。还有不少学术会议、研讨会,尽管不是以“中国道路”为主题,但把“中国道路”作为一项重要议题。同时,为了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对话,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成就的对外宣传,提升中国话语权和软实力,各类围绕“中国道路”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也日益增多。2015 年 10 月,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举办,在“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体系”分论坛中,学者们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既有时代背景,也有主观努力;既有外部原因,也有独特的内部条件。2016 年 8 月,“中国道路澳洲论坛”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市和新西兰召开,国内外学者围绕“中国道路:内涵、特征、经验、建议、前景”展开交流。

二、“中国道路”内涵的多维阐述

(一)历史维度

“中国道路”是一条历史之路,即其是以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为前提、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为目的的。②朱炳元、张立鹏:《选择、探索、实践、创新——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中国道路》,《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第8期。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之中,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但还需要不断前进,不断完善和发展。③邓纯东:《中国道路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党员干部之友》,2014年第7期。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程。④李健:《“中国道路”的全面内涵及其经验总结》,《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1期。

(二)现实维度

当今的中国,没有照搬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而是经过对不同发展模式的比较,总结各个国家的经验,在汲取精华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即中国道路。⑤[俄]季塔连科 : 《中国的探索对世界有深远意义》,《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11月7日。就中国道路国内内涵而言,其特指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质在于探索后发国家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即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道路;⑥张友奎:《中国道路的内涵、基础与意义》,《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而中国道路又以其体制构建的国家特征、发展进程的国际联系及其崛起方式的世界影响等多个方面,体现着广泛而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内涵。⑦张幼文:《中国道路的国际内涵──体制创新、开放特征及其世界影响》,《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1期。

(三)哲学维度

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和顺利前行,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变革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辩证统一。①周建超:《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的中国道路》,《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1期。从本体论视角看,“社会主义”贯穿“中国道路”的始终,是具有“本体意蕴”的社会存在;从认识论视角看,“中国道路”具有“主体意蕴”,是中国人民的“道路自觉”;从价值论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国道路”价值自觉,即“中国道路”具有“价值意蕴”。②曹典顺:《“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6期。

三、“中国道路”的特征、机遇与挑战、前景

(一) 中国道路的特征

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国道路特征的研究,学者们主要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单一视角或者全面的综合视角对中国道路的特征进行概括的。

1. 单一研究视角下的中国道路特征

从政治层面而言,中国政府在政治上用试点的方法进行体制和政策创新活动,有效地突破了传统和僵化的体制和模式的桎梏,为更广泛的全面变革提供了基础。从经济层面而言,中国道路的经济特征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制度构建上注重政府与市场有效结合、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有效结合、全国市场相对统一和各地区域竞争的有效结合、国有资本、私有资本、境外资本彼此间竞争与合作的有效结合;在价值理念上注重市场经济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③王强:《中国道路: 基于“结合论”视角的新解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第5期。从文化层面而言,中国道路具有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价值取向,小康社会、大同世界的理想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格。④包心鉴:《中国道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人民日报》2016年5月17日。

2. 综合研究视角下的中国道路特征

中国道路突出表现为五大特性,自主性: 中国道路是立足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具有浓厚的本土特色;人民性: 中国道路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积极性、创造性;实践性 : 中国道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其顺利成长的基本原因;整体性: 中国道路坚持“五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了发展合力最大化;稳定性:中国道路的关键秘诀是科学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⑤郭万超:《中国道路的五大特性》,《求是》,2013年第18期。即在政治改革坚持稳妥和渐进的原则;经济改革推行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在发展过程中注意解决民生问题;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⑥程同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意义及其可持续性》,《学习论坛》,2014年第9期。而中国道路的独特性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⑦齐卫平:《道路自信源于道路特色》,《理论导报》,2015年第5期。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与中国文明的规范密不可分,中国文明规范了中国道路的所有特点,即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⑧张维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梦》,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年版,第29页。

(二)中国道路的机遇与挑战

1. 机遇

从外部环境而言,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营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良好环境;⑨姜丽萍,冯国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机遇与挑战》,《理论前沿》,2015 年第 2 期。中国与非洲、拉美以及“金砖国家”的合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速度,中国的后发优势仍然存在。①张沱生:《挑战、机遇与对策》,《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3 年第 6 期。而在内部环境,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运用到中国的实践之中并紧密结合这个实际,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的问题。②邓纯东:《中国共产党让“中国梦”有了实现的可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 年 7月1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力,在推进中国道路的征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③李瑞琴、遇荟:《中国道路: 成就 原因 问题 对策——第二届中国道路欧洲论坛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 年第 11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④姜丽萍,冯国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机遇与挑战》,《理论前沿》,2015 年第 2 期。

2. 挑战

通过梳理学者们的观点,可以发现,中国道路所面临的国际挑战主要有:在世界爆发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明显增加;近年来, 中国周边许多地区的形势趋于紧张与动荡,构成对中国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⑤张沱生:《挑战、机遇与对策》,《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3 年第 6 期。西方国家的价值渗透势必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判断 。⑥姜丽萍,冯国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机遇与挑战》,《理论前沿》,2015 年第 2 期。国内挑战主要有经济增长代价过高;发展中比例关系失衡;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道德诚信有所下滑;⑦成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问题及未来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 年第 1期。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深水期,资本项目完全开放会带来不可预期的结果,必须加强市场监管;⑧李瑞琴、遇荟:《中国道路: 成就 原因 问题 对策——第二届中国道路欧洲论坛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 年第 11期。民生问题、基层政府与群众关系等社会问题的凸显势必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⑨姜丽萍,冯国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机遇与挑战》,《理论前沿》,2015 年第 2 期。

(三)中国道路前景

国内外学界对中国道路的前景的看法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是对中国未来存疑的观点也还存在。

1. 中国道路前景广阔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致力于长期可持续增长,并且对于长期使用将导致有缺陷、不可持续增长模式的政策更为警惕。⑩[美]迈克尔·斯宾塞:《中国的繁荣终点》,《评论汇编》2013 年7月23日。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本国国情,具有明显优越性,在推动中国全方位发展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中国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优化,具有鲜明活力和旺盛生命力,这一制度仍将不断完善,并将进一步确保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阔。k[巴基斯坦]菲扎尔·拉赫曼:《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将越走越宽阔》,《人民日报》2016 年3月17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明确提出了“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梦”使中国道路前进目标更加清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方位地巩固和发展了中国道路这条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道路。只要坚持道路自信,中国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l唐洲雁:《中国道路何以自信,独特国情决定独特道路》,《理论导报》,2015 年第5期。在正值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的当今中国,只要中国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m姜中才:《中国道路与第三条道路:比较与反思》,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16 年版,第38页。

2. 中国道路前景充满风险

中国的快速增长是在极高的代价基础上取得的,这种政府主导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现如今已经穷尽了其潜力。n玛雅:《家国大义》,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3-106页。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阻碍越来越多,国际上对中国发展的反对势力越来越趋向于联合起来抗衡中国,中国的未来可能会走向衰退。穆迪和惠誉等评级机构,以及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一些专家也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景持保留态度。①刘杉、向玉玲、杨永磊:《2012年西方当代中国研究热点回顾》,《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美国《国家利益》2016 年第1 期发表的题为《中国经济会在 2016 年崩溃吗?》的文章,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进行了唱衰。

四、关于“中国道路”与若干范畴的关系

学界围绕“中国道路”和“苏联模式”,“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中国梦”和“中国道路”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产生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中国道路”和“苏联模式”关系

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道路”和“苏联模式”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学习“苏联模式”的基础上而对其的巨大突破,这已成为我国学术界主流的共识。②戴运娜:《中国道路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性质之辨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中国道路是中国从“向苏联学习”到“以苏为戒”再到“超越苏联模式”的发展历程。“一大二公”的苏联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的显现已被历史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③徐崇温:《中国道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 2 期。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向苏联学习,而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明确提出对“苏联模式”要“引以为戒”。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邓小平开始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对苏联模式的超越。④黄宗良:《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37-38页。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毛泽东时期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总体上说是搬用了苏联模式,而邓小平时期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则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⑤徐崇温:《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 年第1期。

(二)“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关系

1. 等同说

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具有同一性:中国道路侧重从纵断面综述中国的发展历程,而中国模式则侧重从横断面叙述中国的行为方式,它们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侧面。⑥张福军、程恩富:《在落实“四个全面”中完善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 年第 4 期。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是密切相联和精神一致的不同用语,其现实内涵和话语的可用性,都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模式所取得的巨大成就。⑦王香平:《“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析中共领导人关于“中国模式”的论述》,《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5期。而通过对党的文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从邓小平提出“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到江泽民同志明确“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胡锦涛同志强调要不断完善中国发展模式,国家领导人视野中的“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⑧詹真荣、周志万:《“中国模式”还是“中国道路”——关于近年来中国道路问题研究综述》,《理论与研究》,2013年第3期。

2. 排斥说

中国道路有其历史必然性、特殊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历史和文化特点以及国情所决定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模式是不可复制的。⑨何迪、鲁利玲:《反思“中国模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03页。从本质上讲中国仍处于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转型之路都会有自己的特征和元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选择可以背离现代社会的普遍性。在这个意义上,还是称中国道路更为准确。

3. 包含说

用中国道路来概括“中国模式”更为恰当。对“中国模式”的讨论,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也让西方人看到了“中国模式”的精髓就是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元素的中国制度。①王国敏、梁晓宇:《关于“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问题的再探讨——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述的思考》,《理论探讨》,2014年第1期。而中国道路作为一个研究视角和思考维度,拥有大视野、大观念、大尺度的分析优势和特点。中国道路高于且统领了中国模式这一概念,将中国模式置于中国道路之中考察,才能从中国道路维度来思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性。②吴苑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之辨》,《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

(三)“中国道路”与“中国梦”关系

1.“中国道路”是在实现“中国梦”中形成的

通过意识形态视角进行历史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人对中国梦的探索由“理念”变为“现实”的过程,这一过程即是中国道路的形成过程。③李培挺:《中国道路与中国梦——基于意识形态变迁的视角》,《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而具体到历史过程中,三个历史阶段中国梦(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中国梦,建立工业化和现代化基础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中国道路。④谢春涛:《实现中国梦与坚持中国道路》,《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2.“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中国道路承载着中国梦前进,中国梦的形态是现代化,灵魂是社会主义,主体是民族复兴。走“中国路”即是圆“中国梦”的过程,这是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时代主题。⑤陈晋:《走中国道路圆中国梦想》,《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中国道路是经过几代中国人上下求索而形成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道路显示了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增强了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⑥胡颖峰:《中国道路、中国梦及其世界意义》,《理论月刊》,2013年第12期。中国道路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社会物质文化基础;通过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⑦王永志:《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与中国梦》,《观察与思考》,2013年第10期。

五、“中国道路”的意义

(一)国内意义: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 从根本上解决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 ,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⑧肖贵清:《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精神支撑、力量之源》,《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第6期。而其使中国在保障社会稳定和逐步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有效转型,为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巨大成功提供了保障,也使中国未来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⑨程同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意义及其可持续性》,《学习论坛》,2014 年第9 期。所以说,中国道路既符合时代特征又适合中国国情,具有着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绝对优势。⑩张雷声:《论中国道路创建和发展的自觉》,《理论视野》,2014 年第8 期。

(二)国际意义

1. 具有较强的国际示范效应

中国道路重视“中央权威”作用,为解决“非西方”国家现代化难题提供经验与借鉴。①韦定广、邬沈青:《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这证明了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合理性,证明了坚持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能够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②高巍、谢磊:《学者聚焦中国道路四大议题,凝聚共识助力中华复兴》,人民网,2016年7月10日。而中国选择和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以和平的方式将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出了传统“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模式的窠臼,是一种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模式。③许江、王明生:《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解读》,《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 年第3期。

2. 引领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中国道路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模式,跨越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传统分野,创造了全新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处理模式,④孙景峰、刘佳宝:《对中国道路世界意义的再探讨》,《理论与改革》,2016年第1期。是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创新之路,是不断用新思想、新做法、新实践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开放创新之路。⑤辛鸣:《中国道路的时代必然性》,《求是》,2013年第20期。中国道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破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难题;创新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⑥陈学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道路》,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年版,第56页。

3.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中国道路所体现的一系列特征,成为了走出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现代性困境的当代探索。⑦孟鑫:《马克思现代性视阈下中国道路的价值与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 年第2期。正是当代中国更好地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从而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为稳健和积极主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发扬与光大。⑧邹诗鹏:《中国道路与中国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 年第6期。中国道路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道路表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判断没有错;中国道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政党学说是行之有效的;中国道路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的现实性。⑨陈学明:《中国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的“证实”——论中国道路的马克思主义意义之一》,《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六、研究展望

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道路”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学界对“中国道路”这一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如:中国道路核心内涵、中国道路的历史使命和深化拓展、中国道路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意义,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进行深入探讨。

(一)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研究

当前,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理论阐释型”研究,即对国家相关文件进行理论解释和理论总结,以便能够科学认识并掌握这些文件的重要旨义,但是学理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此今后的学术研究应当在已有的成果上进一步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研究,增强问题意识,以正确的理论将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全面深化发展。

(二)结合热点进一步展开“中国道路”研究

中国道路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发展所要坚持的方向。但是近两年来,学界对“四个全面”或者“五大发展理念”单个研究较多,而将其置于“中国道路”视野下的研究较少,对“四个全面”或“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道路”的关系挖掘力度还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加强“中国道路”的国外研究

近年来,美国学者大卫·普兰顿(David Lampton)、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德国学者托马斯·海贝勒(Thomas Heberer)、安晓波(Björn Alpermann)等人关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观点和见解。对西方学者关于中国道路话语的系统研究,我国学术界关注的尚不够,系统梳理和分析国外学者对中国道路的阐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需要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把握西方学者对中国道路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结合学者的学术背景予以深入分析,避免立场与观点出现或左或右的失误。

(四)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当前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主要运用的是定性分析研究法,对中国道路进行定量研究的较少。因此,今后的研究中不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建构,同时,可以结合一些反映中国发展的经济、政治数据(如中国经济发展指数、政治文明指数)进行定量研究,可以进一步增强研究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在研究过程中,应注重开展跨学科研究。中国道路是关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系。研究者应有广阔的研究视野,在研究过程中广泛借鉴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视角,进一步完善中国道路研究的体系。进一步强化对比研究意识,将中国道路研究置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体系下,将中国道路与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进行比较研究,在比较中发现中国道路的特色,完善中国道路的不足,推进中国道路的发展。

作者朱宗友,男,阜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教授(阜阳 236037);孙健,男,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道路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研究”(15BKS025)、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文化自信基本问题研究” (SK2017ZD25)、同济大学“马工程”项目“南北极国家权益博弈中的中国方案”(2017TJ001)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黄建安

猜你喜欢

中国道路道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