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观的认知及其培育*

2017-08-09吴小英王士昌

观察与思考 2017年10期
关键词:特色制度文化

吴小英 王士昌

文化自信观的认知及其培育*

吴小英 王士昌

随着文化自觉、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不断显现,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观应运而生。这种文化自信观,是基于文化自觉之上以文化自信为心理表征的本土文化观,是集文化自主性、特色性、包容性和发展性认知于一体的整体文化观。在认知文化自信观的过程中,我们要辨析以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消费主义为代表的几种不良文化思潮,并协同推进“自信之根、自信之魂、自信之体、自信之力、自信之器”五位一体自信观的培育。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培育

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出“文化自信”这一振聋发聩的时代号召,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目标,到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再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正式将文化自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文化自信观”逐渐成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找到了理论依据和意义建构,拉开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帷幕。

一、文化自信观的时代背景

(一)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催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①费宗惠、张荣华编:《费孝通论文文化自觉》,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经陷入了文化的自负与自卑。上千年“天朝上国”的认知就是文化自负心理的表现,晚清后的百年挫折,“中体西用”“民主宪政”等种种救亡图存的措施,大大打击了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面对西方的强势入侵,国人的文化心理也逐渐转为自卑。新中国建立后,“弃黄崇蓝”“全盘西化”一度卷土重来,“黄色文明”“蓝色文明”的错误认知在社会上更是产生了极其有害的“轰动效应”。回望这一路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要做到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实属不易。真正的文化自觉是一个共同体的成员对共同体所拥有文化状况高度认同、积极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外域文化扬弃、包容、融合的过程。中华文明也经历过辉煌,在近代百年也遭遇了未有的挫折和打击,经过对文化的自省和自觉,古老的中华文化又逐渐复兴,这正说明了它顽强的生命力,辩证地来看,这次“千年未有之局”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过度的文化自满和自负,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脱轨。如今,中华文化已深扎于人民内心,成为文化强国的深厚根基,成为我们高度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也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二)综合国力的增强呼唤文化自信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中国在高精尖领域越拓越宽,自产航母下水,世界第一台量子卫星上天,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天眼”投入使用等等;与此同时,在接地气的民生方面我们也独领风骚,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成为2017年5月“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①骆大进:《从“新四大发明”看中国经济的不竭动力》,《文汇报》2017年8月23日。。不管高科技领域的硬实力还是寻常民生领域的软实力,中国国力的增强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此外,“中华文化交流年”在各国开展得如火如荼,孔子学院逐年增多,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中国的国际形象越来越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

(三)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彰显文化自信

在制度选择上,美国学者福山认为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是“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②参见[美]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黄胜强译,北京: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然而,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等跟西方截然不同,因此不可能按照西方设定的模式走中国现代化之路。事实也同样证明,如今西方政治经济陷于困顿,文化消弭,而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日益复兴,就体现出了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能够自我发展自我纠偏自我完善的先进制度,它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根本制度保障,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通过不断探索、反思和批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完善,制度在建设初期由于不够成熟,走过一些弯路,但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总结完善,新时期的制度建设便是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制度一步步走向成熟,这也让我们更有自信的底气。中国制度的理论和文化都有着历史的渊源,今天我们依旧在读孔孟老庄等学说,在祖先的智慧中吸收营养,先贤思想中就渗透着制度的文化。传统文化以新的形态在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焕发新的光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让中国人民从心底恢复了文化自信心。

二、对文化自信观的基本认知

(一)对文化自主性的认识

中国文化的自信来源于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坚如磐石的自主意识,因而它成为世界上唯一完整延续下来的古老文明,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独特地位。可以说,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主的传统和信念,这种文化自主性发展到近代,就表现在众多救亡图存的道路中选择了一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之路、建设之路、发展之路,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与时俱进。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71、260页。这一论断阐发了民族和国家文化自主性问题,从实践上明确了立足中华文化自主重要性。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其根本就在于坚守数千年历史风雨中形成的独立自主的清醒意识、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恢宏开阔的大国风范以及和谐凝聚的磅礴定力。

(二)对文化特色性的认识

中国文化因为坚持自主性而造就了特色性。早在商周时期,祖先就创造了独有的礼乐制度,以礼治来构建君民各安居所的理想社会,后经秦、汉、唐、宋等朝代的繁荣,直至今天,中国文化仍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不光于此,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也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四大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完整地保存到现在,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火药推动了冷兵器到热兵器的转变,为摧毁欧洲封建堡垒提供有力武器,指南针在开辟新航线的壮举中意义非凡。直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先进文化特色性的成功例证。

可以说,“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页。。我们的自信来源于文化的特色,也必定因文化的特色性而更加坚定文化的自信心。

(三)对文化包容性的认识

文化的包容性是指文化在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吸收借鉴其他优秀与先进文化之长处,并对其他文化采取友好与相容之态度。“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71、260页。我们公开表达“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就是自信的表现,文化的包容性越大,文化的自信心也就越强。

首先,中华民族本身是多元的,五十六个民族之间不断交往发展融合,民族之间的文化也不断地互相吸收,最终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其次,中华文明的组成也是多样的,除了本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接触的外域文明都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第三,中国的天下观本身也是开放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不管是从初衷用意至目标追求乃至方法路径,都遵循着“天下为公”的价值理念。这种包容的文化理念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为“坚持主权平等、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包容互鉴”的外交政策,演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四)对文化发展性的认识

事物都是发展的,文化的生命活力更在于创新和发展。优秀的文化需要传承与弘扬,落后的文化则应改变或抛弃。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愈发凸显,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创新的归宿,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发展成为当下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

文化发展的另一面表现在文化的变迁,文化的出现、发展、成熟、衰落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文化变迁是无法忽视的自然规律,我们要想掌握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就需要把握文化变迁的主动权。中国文化的发展基于两个根本点,“一是中国本身的文化传统,二是中国找到了符合自己文化传统的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①韩震:《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三种根基》,《北京日报》2017年2月13日。。通过把握文化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来把握文化变迁的主动权,我们必定在中国当下的国情中,复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基因,促进优秀文化在发展中又能得到创新,这种路径逻辑,无疑是我国文化发展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三、几种妨碍文化自信观的不良思潮辨析

在当今多元文化环境下,各种文化思潮涌现,提供了各不相同甚至激烈冲突的文化信仰选择,不良文化思潮不断地侵蚀、冲击和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若对自身文化缺乏坚定的信心,不能树立一个正确的文化观,必然会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严重的信仰危机。

(一)历史虚无主义

“我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20-30年代的全盘西化论。”②冯契:《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7页。这种思潮的观点过分夸大了西方文化的“普世性”,否认自身文化的自主性与特色性,因而一出现便受到多方批判。其主要表现是虚无历史扭曲事实,一是以视角创新做掩护,为负面历史人物翻案并丑化矮化英雄人物,其本质是曲解民族文化标识和表征符号,瓦解民族精神和民族信念;二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目的是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否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价值观,以消解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从哲学上看,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唯心史观,不以事实为依据,捕风捉影混淆现象与本质,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从文化心理上分析,历史虚无主义骨子里是一种“文化自卑”,这与“月亮是西方圆”的观点如出一辙。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搞乱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动摇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瓦解人们思想意识形态,解构人们精神家园,危害性极大。

(二)文化保守主义

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和弘扬如果走向极端,到了摒弃外来文化优秀因子和养分的地步,就走向了文化保守主义。从理论上讲,文化保守主义即文化一元论,它漠视文化多样化的客观规律,否认文化的包容性和发展性,将文化故步自封,意图实现文化霸权。因此我们绝不能因为西方搞“西方文化中心论”,就也针锋相对地搞“东方文化中心论”,这也是文化不自信的一种典型表现。

从实践上讲,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就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早在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启丝绸之路,引进西域文化,唐代对外交流多达70余个国家,佛教东传中国后实现儒释道三教互补,化为中国化的“禅宗”,后来由西方传入我国的天文学、现代医学、几何代数学等科学知识,促进了我国现代化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被中国共产党人吸收消化,直接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文化的历程表明,中国文化与文化保守主义是格格不入的,“骄兵必败”,文化保守主义的自负绝不属于文化自信。

(三)文化消费主义

所谓文化消费主义,是指一种不易实现文化价值为目的,只追求炫耀、刺激、无节制地享受和消遣,打着文化的幌子而没有文化内涵,并以此作为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的消费思潮。文化消费主义的表现形式是不断追求物质消费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所消费文化产品的娱乐性享乐性至上,忽视文化产品的审美追求和精神文化价值。最大问题是使人们放弃了对文化的思考,造成大脑思想的“空心病”,属于一种“文化自弃”,文化一旦被架空,文化自信也就无从谈起。

文化消费主义与人性恶紧密相连,潜移默化放纵人们欲望,造成文化的恶性发展。“在娱乐文化加速产业化的进程中,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市场机制的操纵下,缺乏品位的娱乐文化正以‘大众文化’的名义成为一种霸权文化。”①胡显章:《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觉》,《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网络的发展,为文化消费主义的扩散提供了便捷的路径,借助网络,文化消费主义很容易就能与历史虚无主义联合,像戏说党和国家领导人、矮化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的恶搞段子,背后就体现着文化消费主义。文化消费主义的影响路径一是借助网络新媒体等手段,从日常经济、文化生活上渲染消费娱乐氛围;二是通过电视剧、电影、歌曲等制作“套路式”文化快餐,将文化庸俗化、娱乐化。长此以往,文化消费主义将解构民族自身传统,使我们失去精神家园。

四、加强对文化自信观的培育

(一)自信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之魂魄,实现价值认同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更是文化自信观中的“自信之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3页。这明确了核心价值观处于文化灵魂之地位。

对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关键是要“接地气”,反对“假大空”。要让“自信之魂”真正地入脑入心。通过对价值观全方位的宣传和普及,把家国情感、社会责任和人民言行紧密联系起来,在培育过程中还可以补充部分家庭传统伦理道德,例如孝悌、感恩等,以完善价值观内容,以求文化归属,实现价值认同,为文化自信观提供强大广泛的正能量。

(二)自信之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命脉,实现文化复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实现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的根基命脉不能断。然而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不断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挑战,“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浩劫,“全盘西化”“弃黄崇蓝”的思潮冲击等。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该如何发展,成为制约其复兴的关键。

弘扬传统文化,内容上要吸取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形式上要使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融合,路径上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及进行传承传统文化的国民教育等,并“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弘扬的最重要、最有效的载体——现代传媒的作用,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功用,以期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认同并自觉地践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①李先明、成积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理论、实践与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要善于扬弃,不断创新发展,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三)自信之体:中国特色文化体系为系统骨干,实现文化协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组成我国文化系统的体系骨干。包含中华自身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对于“自信之体”不能搞文化的条块分割,而要实现文化的协同共进,共同合文化体系之力,扬文化自信之长。

对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自信观的培育,应该把握以下几方面:首先辩证地认识历史文化,也就是做到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自我认同,依托历史唯物主义,进一步升华文化自信;其次把握时代潮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认清我国目前虽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人类社会必定会实现共产主义,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后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要继承并且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以创新精神为优秀传统文化找到链接当下时代的渠道。

(四)自信之力: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竞争力,实现有效提升

文化软实力的自信,是文化自信观的重要部分,逐渐成为国家竞争中的核心部分。“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②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2页。文化软实力可以表现在音乐、小品、故事、电影、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上,还可以表现在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各种文化内容上,通过不同形式来宣传、普及各种类型的文化内容。

文化软实力是工具,其承载内容的好坏,需要仔细甄别。因此,用文化软实力表现文化自信观,必须赋予以正确方向,才能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培育文化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带动文化发展;繁荣文化事业,支持文化产业;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互动关系,稳步提升,以文化软实力之自信呼应自信文化观之自信。

(五)自信之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坚强后盾,实现权利保障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以规则、程序之治代替人治、权治,以制度来“猛药去疴”,以制度保障来实现文化自信观。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③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6页。而中国的社会土壤,就是中国的文化。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观有着天然的联系。

培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其内涵有三:一是公平化,社会主义制度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宗旨,文化属于公共物品,理应得到制度的保障,给人民以安全感;二是协作化,推进文化包容性,求同存异,追求费孝通先生提倡的“美美与共”,实现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觉与自信;三是科学化,推进国家文化智库建设,通过顶层设计,提高制度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完善的文化制度建设,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之器的自信,更是对文化自信观之自信。

作者吴小英,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长,教授;王士昌,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杭州310018)。

*本文系2016年浙江省高校师生思想动态调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研究(201605)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周佳松

猜你喜欢

特色制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谁远谁近?
某些单位的制度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