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

2017-08-09田克勤

观察与思考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特色时代

田克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

田克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正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和深刻变化、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和深刻变化、党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形成 基础

习近平同志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只有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正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和深刻变化、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和深刻变化、党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基础上,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上,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世情基础

客观世界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历史是稳定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流动变化着的历史,任何认识都是具体、历史的统一,都要随着时空的变化、实践的发展而向前发展。正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条件。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99页。在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能否准确把握时代主题,认清时代特征,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和平发展、关系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而且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历史命运。

20世纪60年代末、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战后最为深刻的变化:首先,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逐渐解体,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东西方两大集团争夺与对抗的终止,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的局面以及过去那种可能酿成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已不复存在。虽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但是其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两种社会制度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共处与竞争的相持阶段,斗争的方式也由过去的武力对抗为主变为和平竞争为主。其次,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国家鉴于过去经济危机的教训而在生产关系方面作了某些调整等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继续得到发展,这些国家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阶级斗争对资产阶级政权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威胁相对减弱。经济和科技因素在各国对外关系和整个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明显上升,国际竞争更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再次,由于许多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逐渐获得独立,原来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那种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国家间的矛盾与斗争,已主要表现为经济上的渗透与反渗透、控制与反控制、掠夺与反掠夺的矛盾与斗争。世界经济国际化、区域化和集团化的趋势在发展。由一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历史已经过去,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同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也向共产党人提出了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尖锐挑战。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世界进一步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另一方面,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远未消除,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同时,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政治上的保守主义、经济上的保护主义、文化上的排斥主义等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频发,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不断冲击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大势。

如何认识当代世界发展趋势,准确阐述时代的主题和基本特征,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维度。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根据当时世界战略态势和国际关系基本状况,对国际形势,特别是世界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作出了21世纪内直至下世纪相当长时期内有可能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科学论断。经过多年的观察与思考,他更明确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同样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这个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将世界发展、时代变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紧密地衔接起来,进而深刻地揭示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和时代的基本特征,正确指明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世界形势的复杂变化,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化大调整之中,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一再说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利,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他还进一步强调,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当今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②参见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5月15日。

对当今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基本特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加以理解和把握。从历史的维度来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前所未有地促进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联系,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力量仍然在发展;从现实的维度来看,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诸多全球性问题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干涉主义上升,又使我们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成为全人类的严峻挑战。如何顺势而为、应对挑战,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分析把握其出现的各种变化及其本质,深化对资本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复杂变化的规律性认识。”③习近平:《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人民日报》2017年9月30日。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一再表明,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打造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这四个“不会改变”,既是与世界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之诺,也是迎难而上、实干担当之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这就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了当代世界发展的大势和时代变化的基本特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世情基础和时代依据。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国情基础

正确认识中国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依据。“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一定历史时代的、一定国家的具体国情相适应,才能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要紧密联系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把握时代主题和基本特征,更要紧密联系中国国情的深刻变化,把握本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及其本质,回答和解决时代和历史发展提出的、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只有深刻揭示中国国情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本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与“初级阶段”两层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也不是通常所说的发展顺序上的第一阶段,而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的判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这个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是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指出面对世纪之交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一个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我们才得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当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十七大深刻分析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所呈现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农村发展滞后和区域发展差距尚未改变、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断发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但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活力显著增强但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但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等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上述情况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这些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十八大在进一步强调我国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没有变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表明,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已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新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告诉我们,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已经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并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然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这就使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这一重大判断还表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全党仍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要判断,凸显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凸显了我国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说到底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外的新的发展阶段。

毫无疑义,今天的中国,早已不同于30多年前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也不同于60多年前新中国刚刚建立时的情况。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站立起来的中国,经过60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焕发出了新的蓬勃生机。但是,现阶段我国战略机遇期与改革攻坚期叠加、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又使我们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实际,又要认真分析初级阶段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历史方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必须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之间的关系。习近平同志认为,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之间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努力做到既不容许割断历史,也不容许虚无历史,坚持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绝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绝不能动摇。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总依据,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我们在实践中始终坚持而不能有丝毫动摇和偏离的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这就为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谋划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任务,进而为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国情依据和实践基础。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党情基础

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党执政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党情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应运而生,并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的结合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党对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清醒认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重要前提。党情的深刻变化是与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密切联系着的,也是与党自身的发展和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的。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对党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中国国情和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关系等问题的认识状况进行分析时,就已经强调了要把对于党的自身状况的了解同党对中国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基本特点的了解紧密联系起来,并据此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状况,提出了“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2、602页。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工程”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2、602页。的重要思想,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情况下,毛泽东深刻分析了革命胜利以后国内外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全党务必适应新的情况,继续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提出“进京赶考”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深化了对党情变化的认识,在明确指出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的同时,反复强调要正确认识新形势下面临的各种风险和考验,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高度,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紧紧依靠人民,先后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走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从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一起奋斗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续前进的现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一再重申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问题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就要求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党的建设就应该推进到什么样的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

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450多万个党组织、在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国家长期执政的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肩负着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与国内外发展变化相比,与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相比,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组织建设状况和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作风,都还有不小差距,仍然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执政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觉。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习近平同志强调:“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①《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新华网,2013年6月29日。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衔接起来,这是党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再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的辉煌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基本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的深刻变化,努力把握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坚持不懈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就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党情基础。

正是在上述时代和历史条件下,习近平同志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忍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相结合,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当代中国现实,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阐述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进一步推进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对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深刻阐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开辟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引领。

作者田克勤,男,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 130024)。

责任编辑:孙艳兰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特色时代
汉语初级口语词汇教学初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