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与山西经济发展
2017-08-08李曼宁
□李曼宁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金融创新与山西经济发展
□李曼宁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地位不断上升,金融创新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近几年,山西省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创新点,不断进行金融改革与创新,本文主要从金融创新的基础、金融创新的现状以及金融创新的未来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如何促进山西省经济的发展。
金融创新;经济发展
2016年对我国至关重要,是我国“十三五”开局第一年,是继往开来的一年,对我国未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鼓励金融创新,强调金融创新的重要性: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加快金融创新,实现普惠于民,金融服务于创新创业和实体经济,将是未来五年全面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的联动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金融创新的不断重视,已将金融创新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同时,山西省也在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在金融不断创新下,山西省经济也在随之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基于金融创新下山西省实体经济的发展。
1 山西金融创新的基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为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带来了发展契机。1980年,山西被定位为能源资源大省,随着国家对煤炭需求的不断上升,山西煤炭产量的增长仍然满足不了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煤炭的供不应求,使山西省各大矿务局处于一个纯粹的“卖方市场”环境,买方受卖方制约,当时最为普遍的现象便是找关系“批条子”才能买到煤炭。进入20世纪,山西省经济出现疲态,增速放缓,1978年山西经济规模全国排名第15位,至2015年跌至全国第24位。
山西省与煤炭资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一现状对山西而言,并非完全是资源诅咒。2015年,全国消费煤炭共39.65亿吨,新兴能源天然气、水电以及风能等的消费总量均低于生产总量,这是由于水电、风能等因为难以储存、难以运输只能就近使用,无法满足大城市和工业的需求。据此推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是我国主要的需求能源。这是山西省依靠煤炭进行创新的外在原因。
但对山西省而言,相邻的陕西和内蒙古同样作为中国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地,关于煤炭资源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加大。改革初期,山西由于地理位置和煤炭产量丰富的因素对占据全国煤炭市场有很大的优势,山西原煤产量到1990年达到2.87亿吨,超过全国原煤产量的四分之一,此时其他省份产量非常小,市场占有率不高。但陕西省和内蒙古都在逐步加大力度寻找矿产,煤炭产量快速增长,内蒙古2010年原煤产量超过山西,产量占到全国近25%,而陕西原煤产量也上升到全国约14%。在进入新世纪后,陕西与内蒙古经济在迅速发展,在2006年和2009年,内蒙古和陕西地区经济总值第一次超过山西。2015年,山西全省GDP为12 802.58亿元,较2014年增长3.1%,排名全国第30,相较而言,内蒙古和陕西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山西近140%。这一状况对山西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
山西省依靠煤炭进行创新的内在原因在于:山西不具备开创新产业创新的基础,只能依靠资源配置寻找新的着力点。现如今,山西省的无数产业链条都是以煤炭为根基,一旦煤炭产业出现问题,山西产业链就会受到冲击,使得整体经济无法稳定运行。因此,山西省需要在煤炭产业的基础上依靠金融创新促进煤炭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煤炭产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先把煤炭产业做好,在此基础上发展非煤企业。
不论是由于外在原因还是内在原因,都决定了山西省经济的发展短期内都不可能抛开煤炭产业。
2 山西省金融创新的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山西省金融创新顺时而生,因时而进,并处于不断上升阶段。黄奇帆(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曾经提出,金融本质无非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一旦金融与实体经济相背离,便就没有灵魂,没有存在的意义。金融的这一特征就要求金融创新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实体经济增长。为更好地了解山西省金融创新的现状,本文将从以下部分进行分析。
2.1 产品创新
山西省产品创新主要包括:采矿权抵押贷款、采矿权证券化以及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资金。
采矿权抵押贷款,是一种抵押贷款,抵押物是合法的矿产开采权。2015年7月17日至8月1日,山西省便开始由尝试采矿权抵押风险化解试点,由金融办牵头,在焦煤集团和工行山西省分行进行。随后,于8月3日,我省决定将扩大采矿权抵押范围,将其扩展到全省各金融机构和煤炭企业之中。采矿权抵押贷款作为风险闭合的一种方式,为全省财政贡献了120亿。在近几年,山西省经济保持持续下行的状态,采矿权抵押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煤炭企业现如今融资难的问题,有助于刺激山西经济的发展,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采矿权证券化,是收益权证券产品,同样是针对煤炭企业而言,建立在合法的矿产开采权的又一种创新,将未来收益权作为抵押,也是为解决山西省煤炭企业资金压力的一大尝试。由于采矿权是煤企手中的主要收益来源,将煤炭采矿权资产证券化,有助于实现采矿权进一步变现,缓解煤企的融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采矿权证券化,我省以同煤集团作为试点,山西同煤已取得的采矿权资源为146亿吨,按照5年煤价保守估值,其资产可溢价900亿左右,而通过采矿权证券化后,山西同煤可获得长期融资500亿左右,资产负债率可下降至70%以下,相较未证券化之前大致下降15个百分点。
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资金,作为山西省新出台的金融政策,主要目的仍是为缓解企业融资和经营压力,但支持对象不再局限于煤炭企业,而是用于支持基本面良好、资金暂时困难、银行有意续贷支持的企业。山西省在2015年4月拨款3.3亿元初步建立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资金。之后,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在晋城、运城、忻州、长治、晋中、吕梁、临汾7个市建立保障资金,使得全省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资金规模达到6.89亿。2015年累计帮扶277家企业获取金融机构贷款,共41.14亿。
2.2 机构创新
山西省金融机构的创新要求山西整合一批对山西经济没有显著作用的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山西没有的金融机构、新设一批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
2.2.1 山西金控
山西金控,全名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16日在太原挂牌成立,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授权山西省财政厅履行出资人职责,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控参股公司如图1所示:
图1 山西金控控参股公司示意图
山西金控成立以后,主要代表省政府进行投资。山西金控聚集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股权、资产、产权、再担保、互联网金融等各个要素,是一个功能齐全、平台完善的综合公司。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股权为依托,不断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成立金控集团,不仅仅是山西在金融的一大创新,更是对于国企改革的一次伟大尝试。
2.2.2 华融晋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华融晋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于2016年2月18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华融共同创立,是在银监会备案的唯一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其中中国华融出资达51%。主要用于收购地方金融的不良资产,尤其是针对农村信用社,其不良贷款率高达15%。
该公司的创立对于盘活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低效资产、问题企业,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专业化处置不良资产的意义重大,为化解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维护本地区金融稳定,支持实体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山西省实施“金融振兴”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好地方的资源和市场优势,努力推动山西金融振兴,经济发展。华融晋商的成立,是山西省政府不断推动金融改革创新的主要成果之一。2016年12月17日,山煤国际称公司准备以7元交易价格向华融晋商资管转让持有的大同公司等7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这是自揭牌之后,华融晋商资管首次行动。
2.2.3 山西CDS
CDS,即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基础的信用衍生工具。CDS的出现有助于解决信用风险问题,使信用风险可以进行交易,从而转移担保人风险,同时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
2016年7月,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带领山西龙头煤企在北京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路演,在此期间,他曾表示,山西正酝酿推出CDS。山西CDS的设立将参照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模式,组建省级的信用增进投资公司,首期注册资金30亿元。此方案已上报山西省政府审批。由于国内外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加之部分企业债券违约,这些因素都在影响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者对山西煤企债券多持观望态度。为增加投资者对山西省煤企的信心,山西政府希望通过CDS的推出和运行,借助市场化增信工具的力量增强投资者信心,进而缓解山西省内能源型企业面临的困境。
2.2.4 晋商消费金融公司
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山西省内首家消费金融公司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2月24日正式开业,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是山西省内首家消费金融公司,也是我国第14家获批开业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晋商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服务对象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无担保、无抵押的用于消费的信用贷款,提供普通消费贷款的信贷产品,服务范围广泛,包括除车贷、房贷外的所有消费领域。自晋商消费金融公司成立后,推出了多款消费金融贷款产品,包括随e贷、秒e贷和快易贷。
晋商消费金融公司成立至今不断贯彻“面向全国、互联创新、服务城乡、普惠民生”的发展战略,始终坚持立足本土市场,打造移动O2O新模式。在此基础上不断向全国范围发展,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与消费金融相结合,为中低收入群体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具体的消费金融服务。同时,由于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尚未被完全挖掘出来,晋商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开发适合农民使用的消费金融产品,不断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借以提升整体的消费金融水平。
2.2.5 山西金融服务平台
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企业,由于信息之间的不对称,经常出现一种现象:好项目融不到启动资金,资金持有机构找不到好项目投资。为解决这一信息不对称现象,实现银行与企业间的对接,山西省金融服务平台在2013年4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一个权威的公益性服务平台,在降低营销成本的同时提高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对接效率,缩短融资时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地解决了山西省企业融资难的现象。
山西金融服务平台坚持服务为本、信息共享、自主决策、互利共赢的原则,打出口号:只要项目好,保证不差钱。不断加大融资力度用以全力支持山西省重点工程建设,汇聚金融力量大力扶持三农、中小企业的发展。现如今,山西省金融服务平台中共有45家机构信息,包括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行等银行;402条金融产品信息,最为热门的包括华夏银行的反向保险业务、省农信社联合社的厂商银——保兑仓和民生银行的无担保信用贷款等。
2.2.6 山西省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开金所”
现如今,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的一大创新,它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并利用互联网金融,P2P自出现至今,成交规模超万亿,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金融的创新路径在于连接和共享,而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的原因与它本身的特点有关,互联网金融可以实现共享各种资源,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为市场经济带来持续的活力。
山西易联金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即开金所在2016年4月1日正式学案不上线。作为山西本土互联网网贷平台,开金所主要是为省内小微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借贷服务,同时为有需求的社会大众提供安全和可观收益的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主要特点是门槛低、收益高、期限灵活,深受大众喜爱,开业当天发布的“开店贷”投资项目不到10分钟便完成募集,刷新了开金所最短募集期限的新纪录。
按照2015年6月出台的《关于促进山西金融振兴的意见》规划:要求推动我省城市商业银行扩大省内业务和网点覆盖面,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吸收、借鉴各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稳步发展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我省金融创新的未来,是我省金融的主要创新形式。
2.3 金融服务的创新
2.3.1 IPC模式
作为一种新的信贷模式,IPC模式是德国IPC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相互合作,为特定客户开发相对应的小额信贷产品,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德国IPC公司是一家专门为银行提供咨询建议服务的咨询公司,也是唯一一家中标世界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项目的公司。IPC模式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信贷人员不再根据抵押物的价值做出贷款决策,而是根据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和实际现金流做出贷款决策。
其中,包商银行作为国内第一家正式引入IPC微贷模式的金融机构,从2005年开展微贷业务至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已经成长为国内微贷业务开展最好的金融机构之一,是IPC微贷技术在我国运用的典范。现如今,IPC已经为多家银行贷款业务提供了具体的方案,收益颇丰,受到银行的一致好评。但山西省尚未引入IPC模式,山西省内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可以积极引进IPC,不但可以开拓新的市场,满足更多普通群众的贷款需求,还可以提高银行的贷款效率,避免产生不良贷款。但是,IPC模式下,对信贷人员要求极为严格,这也就要求山西省内各银行积极吸引人才,避免人才流失。
2.3.2 建行珠宝贷
珠宝贷由东方金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一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萃华珠宝有限公司三家上市公司联合13家珠宝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创立的,创立初期,珠宝贷便是我国首期实收资本最高的P2P平台,实收资本达到4.3亿元。此外,珠宝贷为保障投资人利益,在其风险准备金账户注入资金4300万元,成为当时P2P网贷平台中风险准备金最高的,至2016年5月31日,珠宝贷风险准备金账户余额为人民币55,122,007.91元。珠宝贷凭借资金的雄厚和服务的高质,不断提升网台的综合质量。
截至11月20日,珠宝贷上线不到两个月,累计成交金额已经超过人民币一亿元。珠宝贷网贷平台自2014年9月23日投入使用,交易金额及注册用户数都在把不断增加,融资项目全部成功满标。截至2014年11月20日,珠宝贷累计成交金额已经超过人民币一亿元。同时,珠宝贷仍然在不断进步,优化用户体验,以满足用户的投融资需求。
类似于此类创新的P2P平台,不断可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投融资需求,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也是值得山西省各金融机构学习的。
3 金融创新的未来
金融的发展离开实体经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同虚设。对山西省而言,山西作为能源大省,其经济与煤炭产业密切相关,山西省的金融创新需要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进行,不具备开创新产业创新的环境。因此,山西省主要创新产品均围绕着重点煤炭行业进行,短期内不可能抛离煤炭行业空谈经济转型,之后在非煤产业中重点发展其他部分。因此,山西省提出采矿权抵押贷款和采矿权证券化,都是为了帮助煤企融资。由于近几年,国家要求进行产业转型、提出去产能。2016年8 月 30 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发布 2016 年去产能目标分解及时间进度安排,将关闭全省15座煤矿,大部分将在8月底之前实施停产,可化解产能1060万吨/年。同时,在8月份山西还对省属煤炭企业进行债务重组。其中针对省属的焦煤、同煤、阳煤、潞安、晋煤、晋能、山煤七大煤炭集团进行贷款重组,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重组为“转型升级中长期专项贷款”,涉及资金高达4000多亿元。
此外,山西省的金融创新应与互联网相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可以开拓新的投融资市场,满足更多客户的投融资需求。山西省创办的山西金融服务平台、山西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等都是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之处。针对其他地区的金融服务创新,山西省仍然需要吸收借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积极引进,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经济的发展。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2013-11-15.
[2] 王 喆,崔鸿雁.山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16(9).
[3] 解陆一.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金融先导[J].生产力研究,2014(11).
[责任编辑:王文俐]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Shanxi Province
LI Man-ning
(SchoolofFinance,Shanx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Taiyuan030000,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status of finance is rising, and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recent years, Shanxi Province seeks new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industries, and constantly carries out financial reform and innovation.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bas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Shanxi Province.
financial innov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2016-10-27
李曼宁(1993-),女,山西晋城人,现为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15级金融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F832
A
1008-9101(2017)02-00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