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写题”教学策略的应用

2017-08-08

生物学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错误率组内习题

张 建

(江苏省黄桥中学 225411)

“写题”式复习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一些学生错误率较高,难度较为复杂的习题而设计。它可有效诊断学生的思维轨迹,发散学生的思维方向。“写题”教学实践的实施过程如下:

1 课前编制“写题”材料

每个“写题”材料模块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题目,第二部分是对本题分析的各个栏目。题目的选择是依据学生平时习题解答的反馈情况而确定的,主要选择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分析题目的维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核心概念比一比;②错误原因找一找;③更改题型试一试;④组内合作评一评;⑤教师点评提一提。“写题”模式具体材料见(图1):

图1 “写题”材料

2 设计“写题”的意图

设计意图思考如下:①核心概念比一比:涉及核心概念的正确理解。学生通过比较异同理解相近概念,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将有关核心概念进行适当扩展延伸。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比较,再延伸到其他交配方式即测交与回交、正交与反交。使学生对整个交配方式理解透彻。②错误原因找一找:暴露学生的思维路径,挖出学生思维错位,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另外,有利于教师归纳各种解题思维路线,找出解题的关键点。③更改题型试一试:题目的条件分析、条件修改或问题修改后的解决方案分析。对所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多层次、多侧面全面掌握,体现思维路径的多元化。④组内合作评一评:小组合作的动态生成促使学生对题目的两次开发和理解更加完善、深刻,小组合作做出组内评价有利于组内各成员形成发散思维,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同时,促进生生之间的互信,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班级学习氛围。⑤教师点评提一提:教师的点评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题目知识点的进一步深化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师生平等对话,增进师生相互了解,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

3 课前发放“写题”预习材料

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新课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习题课前的“写题”材料作业的布置对习题课课堂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课前的静态预设与课堂上小组合作讨论的动态生成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教学课堂生态。

4 推荐学习小组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不能将现成的答案直接交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作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学习小组可选择一位代表回答“写题”材料中的问题,教师让其他小组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方案的互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增强生生互动。此时教师的及时点拨作用也是显得比较重要,教师可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方案进行质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的这种质疑会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5 搜集学生的“写题”材料

课堂教学结束以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写题”批改,并将教师的评价建议写在“写题”的材料上,及时反馈给学生。并且保存一些学生错误率较高,难度较为复杂的习题,以利今后教学的进一步需要。

猜你喜欢

错误率组内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生分数计算高错误率成因及对策
正视错误,寻求策略
解析小学高段学生英语单词抄写作业错误原因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