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酸碱混合pH规律与应用

2017-08-08安徽

教学考试(高考化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强酸弱酸选项

安徽 华 振

酸碱混合pH规律与应用

安徽 华 振

在常温条件下酸、碱混合后,很多同学对其pH的判断常常会感到无从入手,其实对于此类问题只要掌握了酸、碱混合pH所遵循的规律,还是很容易判断的。下面举例说明,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启迪。

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碱等体积混合

规律 (1)强酸与强碱混合,其pH=7;(2)强酸与弱碱混合,其pH<7;(3)弱酸与强碱混合,pH>7;(4)弱酸与弱碱混合,其pH由强者决定;(5)未注明酸、碱强弱时,pH无法判定。

注意 酸、碱混合,生成强酸强碱盐时,不水解c(H+)=c(OH-),显中性;生成弱酸强碱盐时,水解使c(H+)<c(OH-),显碱性;生成强酸弱碱盐时,水解使c(H+)>c(OH-),显酸性。

例1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1的HA和BOH溶液,pH分别为3和12,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 ( )

A.≥7 B.一定>7

C.≤7 D.可能=7

解析 因0.01mol·L-1HA溶液的pH=3,说明是弱酸;而0.01mol·L-1BOH溶液的pH=12,说明是强碱。则根据上述规律容易确定:弱酸与强碱混合后,其pH>7,应选B。

二、pH酸+pH碱=14的酸、碱等体积混合

规律 (1)强酸、弱碱混合,恰好反应,其pH=7;(2)强酸、弱碱混合,弱碱剩余,pH>7;(3)强碱、弱酸混合,弱酸剩余,pH<7;(4)弱酸、弱碱混合,谁剩余显谁性;(5)未注明酸强还是碱强时,pH无法确定。

注意pH酸+pH碱=14时,说明混合前酸、碱中c(H+)=c(OH-)。当酸、碱混合无剩余时,c(H+)=c(OH-),显中性;当酸过量时,由于酸电离出H+,使得c(H+)>c(OH-),显酸性;当碱过量时,由于碱电离出OH-,使得c(H+)<c(OH-),显碱性。

例2 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碱溶液混合后,其pH一定小于7的是 ( )

A.pH=3的硝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的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解析 根据上述规律可判定:对于选项A,其pH=7;对于选项B,其pH>7;对于选项C,其pH=7;对于选项D,其pH<7。故应选D。

三、等体积强酸与强碱混合

规律(1)若溶液呈中性,二者pH之和为14;(2)若溶液呈碱性,二者pH之和大于14;(3)若溶液呈酸性,二者pH之和小于14。

例3 室温时,将xmLpH=a的稀NaOH溶液与ymL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H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x=y,且a+b=14,则pH>7

B.若10x=y,且a+b=3,则pH=7

C.若ax=by,且a+b=13,则pH=7

D.若x=10y,且a+b=14,则pH>7

解析pH=b的盐酸中c(H+)=10-bmol·L-1;pH=a的NaOH溶液中:

若x=y,a+b=14,则pH=7;若10x=y,a+b=13,则pH<7;若ax=by,a+b=13,则pH<7;若x=10y,a+b=14,则pH>7,故应选D。

四、已知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酸、碱混合

规律 无论酸、碱是强还是弱,只要碱的离子浓度等于酸根离子的浓度时,pH=7;当碱的阳离子浓度小于酸根离子浓度时,pH<7;当碱的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离子浓度时,pH>7。

注意 设AH和BOH反应,根据电荷守恒:c(B+)+c(H+)=c(A-)+c(OH-)。当c(B+)=c(A-),则c(H+)=c(OH-),显中性;当c(B+)<c(A-),则c(H+)>c(OH-),显酸性;当c(B+)>c(A-),则c(H+)<c(OH-),显碱性。

例4 一定浓度的HX溶液和YOH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c(X-)>c(Y+),则该混合液的pH ( )

A.>7 B.<7

C.=7 D.无法确定

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c(H+)+c(Y+)=c(OH-)+c(X-)。由于c(X-)>c(Y+),则c(OH-)<c(H+),混合液显酸性,pH<7,故应选B。

综上所述,对于酸碱混合的pH判定,只要抓住酸、碱混合后溶液中c(H+)与c(OH-)的大小关系,就能快速、准确地判定出混合后溶液的pH的大小。

五、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碱混合

例5 (2016全国卷Ⅰ)298K时,在20.0mL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滴定过程中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解析 当恰好完全中和时,生成NH4Cl,而NH4Cl溶液呈酸性,酚酞的变色范围为pH=8.2~10.0,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pH=3.1~4.4,故应选甲基橙作指示剂,则选项A错误;当V(盐酸)=20.0mL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酸性,则选项B错误;M点时由溶液电荷守恒知c(N)+c(H+)=c(Cl-)+c(OH-),而溶液呈中性,即c(H+)=c(OH-),则c(N)=c(Cl-),但c(N)=c(Cl-)>>c(H+)=c(OH-),则选项C错误;该温度下,0.10mol·L-1一元强碱溶液的pH=13,若0.10mol·L-1一元弱碱溶液的电离度为10%,则其pH=12,而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小于10%,故溶液的pH<12,则选项D正确。故应选D。

(作者单位:安徽省灵璧县黄湾中学)

猜你喜欢

强酸弱酸选项
判断电解质水溶液酸碱性的简单模型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谈弱酸强碱盐溶H+、OH—的关系
三思而后行 强酸制弱酸规律的应用与思考
硝酸计算题的典型错误归纳
强酸和弱酸的对比及应用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