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及康复干预对衰弱与衰弱前期老人的作用

2017-08-08胡安梅陶晓春魏书侠鲁新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4期
关键词:步速握力营养

胡安梅 陶晓春 魏书侠 鲁新萍 王 悦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保健与老年医学科,河北 廊坊 065000)



营养及康复干预对衰弱与衰弱前期老人的作用

胡安梅 陶晓春 魏书侠 鲁新萍 王 悦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保健与老年医学科,河北 廊坊 065000)

目的 观察干预对老年衰弱综合征(老年衰弱)的改善情况。方法 2013年6~8月选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保健与老年医学科常规体检的254例老人(年龄65~101岁)。每位老人在完成常规体检项目基础上,由专门人员应用老人疾病与功能评估的流程,完成老年衰弱评估。确定处于衰弱及衰弱前期的老人为19人和102人,给予相应的营养及康复锻炼等干预措施。每个月随访1次,3个月后再次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衰弱或衰弱前期老人的5项衰弱指标阳性率都在50%以上,提示该5项指标对衰弱的阳性预测价值较高,在衰弱组老人中步速下降的阳性率为100%,对衰弱的诊断价值最高。衰弱前期老人给予干预后3个月的效果明显,减少15人,其中4项衰弱指标在3个月的干预后都明显改善(P<0.05),尤其是“自评疲乏明显”及“活动量明显减少”两项发生率的减少尤为显著,在衰弱组中给予积极干预后改善有限。结论 衰弱或衰弱前期老人通过营养或(及)康复干预手段可以明显减少衰弱。

社区老人;Fried衰弱量表;老年衰弱综合征;营养治疗;康复锻炼

老年衰弱综合征(老年衰弱)发生与年龄明确相关,是老人所特有的综合征。其发生由于神经肌肉、代谢及免疫系统方面的生理储备能力衰退,从而使得老人对抗应激的能力下降;与临床严重的不良事件如跌倒、失能、再住院及手术风险激增等有明确的相关性。目前识别老年衰弱需要通过多种临床功能测定如步速、握力等,国际多使用的衰弱评估主要是Fried衰弱量表。本研究旨在观察干预对老人衰弱的改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6~8月连续选择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保健与老年医学科常规体检的社区老人254例,在体检后被定义为衰弱或衰弱前期的121例老人。其中男69例,女52例,年龄65~101岁,平均(79.5±13.2)岁。排除标准:病情不稳定、危重;慢性疾病急性加重需要住院治疗者;酒精及药物成瘾者;精神情绪不稳定;疾病终末期包括肿瘤预期寿命在6个月以内;完全失能卧床老人。

1.2 方法 每位老人完成常规体检项目基础上,采用老人疾病与功能评估的流程。应用Hopkins/Fried衰弱量表:包括对5项指标进行测定:(1)体质量下降。以下2项之一为阳性可定义为阳性结果:①近1年内出现体质量下降>5%或1年内体质量下降3 kg。②无法取得体质量的可以回答:您的食欲是否有明显变化及您的饮食量是否明显减少。(2)步速下降。阳性结果为:<1.0 m/s,需要测定2次6 m行走时间计算其步速,取较高值。(3)握力下降。阳性结果为:取相应性别及体重范围内的握力低限,该次使用的是临床实践中一般认定的男性<25 kg,女性<14 kg。(4)自评疲乏明显。阳性结果为:最近1 w内是否由于身体原因≥3 d感觉完成日常活动时困难,如翻身、起立、简单家务等。(5)活动量明显减少。以下3项之一为阳性可定义为阳性结果:①由于体力原因无法完成日常活动如简单家务、园艺等,上述情况近1 w内发生≥3次;②由于体力原因,每日活动量减少,行走100 m或上1层楼时感觉疲乏需要休息或计算男性每日行走低于850 m,女性低于650 m;③根据近1 w进食及活动量计算,每周体力活动男性<383 kCal,女性<270 kCal。符合≥3项的老人被确定为衰弱老人,1~2项符合的为衰弱前期老人,0项为无衰弱老人。发现衰弱或衰弱前期老人后由营养、康复专科医师给予再次的评估与指导意见,接下来由经过老年专科培训的社区医护人员给予具体指导与干预措施,每月入户或在社区卫生机构进行随访。必要时由老年专科医师与营养或康复专科医师再次制定干预措施。3个月后由社区及老年专科医师有针对性地再次进行老年衰弱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 入组老年人群中衰弱与衰弱前期的一般人口学分布 年龄是衰弱的重要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老年人衰弱与衰弱前期的性别、年龄的分布〔n(%)〕

2.2 在衰弱及衰弱前期老人中5项衰弱评价指标的阳性率及分布情况 衰弱或衰弱前期老人的5项老年衰弱指标阳性率都在50%以上,提示该5项指标对老年衰弱的阳性预测价值都较高。在衰弱老年人中5项指标的阳性率在73.7%~100%,尤其是步速下降的阳性率为100%,对老年衰弱的诊断价值最高。见表2。

2.3 入组老年人经营养与康复锻炼后相关指标变化 评估老年衰弱后确定营养及康复锻炼的可能,针对性进行营养与康复锻炼的指导,其中以营养治疗为主的12例,以康复锻炼治疗为主的32例,以两者协同治疗的77例。3个月后再次评估,确定该人群的5项衰弱评价指标变化情况。衰弱前期老人给予干预3个月后有明显改善,减少15人,5项衰弱指标在3个月的干预后都显著改善(P<0.05)。尤其是自评疲乏明显及活动量明显减少两项阳性发生率的减少尤为显著。体重下降、步速下降的阳性率减少13.7%、17.7%(P值=0.043、0.038)。在衰弱组中给予积极干预后仅有握力下降、活动量明显减少(P=0.048、0.040)。衰弱组中总的人数并未减少。见表2。

表2 入组人群经营养与康复锻炼后5项指标的变化情况〔n(%)〕

与干预前比较:1)P<0.05

3 讨 论

老年衰弱在诊断之后,往往与不良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1〕。临床上所有疾病终末期都有“衰弱”的出现,目前对“衰弱”的病理生理学及发生机制的研究也较多。认为与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炎性因子、免疫系统等有关〔2〕,但根本原因尚不能确定〔2〕。老年衰弱、衰弱前期发现后给予积极干预可以改善,尤其是衰弱前期〔3〕。但如果老年衰弱任其发展下去会导致老年人对不良事件的耐受程度明显减弱,会导致许多老年人的不良事件发生如跌倒、失能、慢病加重,手术风险激增等。研究〔4〕证实老年人髋关节术前评估诊断衰弱,与非衰弱老人相比,有20倍的可能进入亚急性病房,导致康复延迟;在校正共病因素后有4倍可能发生术后并发症导致死亡,因此目前认为老年衰弱是老年人外科手术最强的不良预后因子。

本研究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发生比例与国外其他研究〔5〕的社区老年人发生衰弱的比例接近。本研究确定的步速下降是小于1 m/s,高于Fried等〔6〕研究中确定白种人步速下降定义是小于0.8 m/s。目前亚洲多个国家根据亚洲人种特点也都将步速下降定义为小于1 m/s。步速的测定在不同研究领域都有意义,尤其在心肺功能判定方面,认为其与6 min步行距离有相同的诊断价值〔5,6〕。握力的判定在不同研究也确定了不同的数值范围,研究中要根据年龄、性别、体重的调整,正常参考值范围有一定困难。亚洲人群由于人种原因,上肢的握力往往较西方人要低。如果要确定我国老年人口的握力判定范围,就需要大样本量的参与。体重虽然是衰弱指标中的重要1项,但在本研究中诊断价值并未超过其他指标。其余两项指标如自评疲乏明显、活动量明显减少在判定中需要老人主动汇报,因此主观性较强。

本研究表明5项指标的综合测定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结果考虑可能是干预效果有限,但本研究的时间有限、样本量较少,因此也不排除这些干扰因素。针对老年人的研究,由于共病现象、依从性不足等因素,大样本随机前瞻性研究较少。Fried等〔6〕在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研究基础上针对老年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我国慢病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大样本人群,且研究时间有限,因此老年人群的管理方式也是未形成自身的特色,仅有部分地区对老人慢病进行一定范围的研究及分析,未形成老年特色的疾病筛查模式,尤其缺乏老年综合评估基础上的老年功能评估,因此目前沿用欧美等老年人的相关评估指标。但临床上衰弱前期及衰弱期老人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并不少见,应确定我国老年衰弱评估手段,给予适合我国国情的干预手段。

1 Rockwood K,Song X,MacKnight C,etal.A global clinical measure of fitness and frailty in elderly people〔J〕.CMAJ,2005;173(5):489-95.

2 Fried LP,Tangen CM,Walston J,etal.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frailty in older adults:evidence for a phenotype〔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01;56(3):M146-56.

3 Walston J,Hadley EC,Ferrucci L,etal.Research agenda for frailty in older adults: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hysiology and etiology:summary from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research conference on frailty in older adults〔J〕.J Am Geriatr Soc,2006;54(6):991-1001.

4 Woods NF,LaCroix AZ,Gray SL,etal.Frailty:emergence and consequences in women aged 65 and older in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J Am Geriatr Soc,2005;53:1321-30.

5 Bergman H.Frailty:an emergin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aradigm-issues and controversies〔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07;26(7):731-7.

6 Fried LP,Ferrucci L,Darer J,etal.Untangling the concepts of disability,frailty and comorbidity:implications for improved targeting and care〔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04;59(3):255-63.

〔2016-07-12修回〕

(编辑 苑云杰/杜 娟)

陶晓春(1974-),女,硕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医学研究。

胡安梅(1963-),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医学研究。

R592

A

1005-9202(2017)14-3613-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4.103

猜你喜欢

步速握力营养
握力测量方案的研究进展
试试4米步速测验法
巧练握力益康寿
两种握力计测量社区中老年人握力值的一致性评价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步速与住院高龄老年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老年人步速与跌倒风险的研究进展
健康老年人舒适步速测评的Meta分析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