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策略在小学科学复习课中的实践研究

2017-08-06陆平霞

新课程·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互动策略复习课小学科学

陆平霞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四小学)

摘 要:复习指的是在学生原有新课知识基础上的“温故知新”,更侧重于“知新”。“新”不是指从“不知”到“知”,而是指学生的知识、技能的熟练与深化,是指学生经过教师指导学会合作探索,学会复习,学会反思,学会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根据科学学科的特性,阐述了在复习教学中充分实施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策略的实践研究,具体做法是:潜心备课,有效设计,激发“师生”互动;精心组织,有效合作,引领“生生”互动;用心选材,有效引领,促进“生本”互动。旨在通过复习课的互动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有深度与广度,让所学知识更有条理化、系统化,并学会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关键词:小学科学;复习课;互动策略

【问题和思考】

期末临近了,科学组老师集体备课的时候提出疑问:科学怎么复习,才能高效?

科学老师1说:一个字“背”,把知识点、科学作业本、单元试卷背出就好了。

科学老师2说:把重要知识帮学生理一理之后,叫学生把重要的知识背出来。

其他老师3路过说:你们科学复习就是背背好了。

调查学生4说:老师,我们喜欢背的。

……

从老师到学生都倾向于背科学,背科学对考试来说,学生的科学知识相对掌握得很好,但是学生的科学技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实现教与学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本人根据科学学科的特性,在复习教学中实施了互动策略的实践研究。

【设计与实践】

一、潜心备课,有效设计,激发“师生”互动

实施师生互动的关键是要了解学生的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通过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获得良好的心理和情感体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才能让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丰富科学概念。

(一)调查“潜概念”

1.利用提问、考查、练习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科学概念

所谓“潜概念”,指学生在上新课的时候已经掌握的概念和知识。在复习时要避免重复传授、无效训练,要做到有的放矢地复习,就必须在复习课前通过测验、考查、提问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反馈来的信息,制订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

2.利用PPT程序测试学生已经掌握的概念

本人和同年级组的老师共同研讨,梳理每课中的知识点,制成课件,每道题型都是精挑细选,具有代表性,在做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问题,可以直接点击解题说明,里边还有详细的解题思路,而且练习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学生操作十分便捷有效。

这样通过学生的练习,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哪些知识点。

(二)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协助学生构建知识树

梳理教材,形成知识网络。因为梳理教材、整理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为知识的熟练运用打好基础。科学课复习最有效的方法是构建知识树。知识树就是知识网络图,它显示的是学科中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有效途径。知识树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树型、表格型、图表型等。知识树可以分为课时知识树、单元知识树、学期知识树。

1.分阶段构建知识树

(1)构建课时知识树,就是把每节课的知识点、重难点、知识的链接与延伸标注清楚,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思路更清晰,容易理解。老师可以在每堂新授课结束前五分钟,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的情况下,把每堂课的知识网络图构建在课堂笔记上。

(2)构建单元知识树。老师可以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利用本单元的最后一节10分钟时间,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组长牵头,小组成员讨论交流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及内在联系,再当作一项常规作業,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单元知识网络图画出来,在下一个单元上课前以小组为单位交给任课教师。

(3)构建学期知识树。老师可以在学期结束复习时,让学生根据学期所学内容打破章节的界限按照知识分类,在小组成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构建学期的知识网络图,从而达到有效记忆、高效学习的目的。

2.多形式构建知识树

(1)图表归类。用图表对科学知识进行归纳,可以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把很多分散、零星的知识点集中起来,让学生一看就清楚明白,同时对学生思维也是一次很好的训练。

(2)手抄报归类。学生围绕知识点编手抄报的过程,是一个自我理解、知识消化的过程,手抄报中的图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由于每张手抄报里学生的知识点可能有所侧重,通过对知识手抄报的展览,让学生互相学习,无意中扩大了大家的知识层面。学生的这种复习手段比直接从书本上获得知识更有兴趣,更为实用。

(3)易错题归类。学生在平时作业当中将一些容易做错的题型用一个笔记本重新进行记录。等到复习阶段再进行一次梳理,看看有没有掌握,这样可以让一些盲点题型不复存在,特别对高段的学生来说,这种复习习惯须坚持不懈。

(三)指引学生突破重难点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通过虚拟系列情境,让学生复习时身临其境,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五年级《植物与动物》的单元复习片段:

【PPT】展示虚拟水稻田。

师:你知道水稻田里有哪些生物吗?先来说说植物。

生:水稻、杂草。(学生说好后,将事先准备好的软磁铁贴到黑板上。)

师:动物呢?

生:蚜虫、瓢虫、小鸟、蛇、老鼠、青蛙。(如果说到其他的动物,就表示确实有,只是我们今天课堂上先不列入讨论范围。)

师:在这些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同学们能用食物链的形式来表示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吗?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一分钟,必要时可以动动笔头记下来。

【学生活动】思考水稻田中的食物链。

师:汇报时,请同学们用什么被什么吃的形式汇报,例如水稻被老鼠吃,老鼠被蛇吃。

生:(说出食物链)

师:说得非常好,请你到黑板上把这一条食物链连起来。

(只要学生说对了,就让他到黑板上用粉笔将食物链连起来,五条食物链用五种不同颜色的粉笔:粉红、蓝、黄、绿、大红)

师:在这些植物和动物之间,我们一共可以找到五条食物链,你们找到了吗?

【PPT】投影五条食物链。

师:我们将黑板上重复的箭头擦去,五条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变成了什么?

生:食物网。

2.设计有意义的探究活动

认知科学告诉我们:概念是建构儿童认知的基石,小学生已经有能力建立一些认知结构,在科学教育中教师搭建一些“脚手架”,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概念和认知模型会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效率。因此,在科学学习中设计有建构意义的科学活动,就是为学生的概念建构搭建“脚手架”,明确活动的目的与活动中所蕴含的概念意义,使学生通过活动,将探求概念意义的经历通过研讨的方式表达出来,提高对概念的理解力。

(1)在矛盾事件中引发认知冲突。美国学者纳斯伯姆和诺威克曾提出“矛盾事件”的方法,即通过让学生尝试解释一个矛盾事件,引起概念冲突,再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认知调整,建立与科学概念相一致的新的概念模型。

如《水》一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水是“白色的”,而在这时,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白纸什么颜色,这个活动设计得非常巧妙,三年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无色的,这样的矛盾现象不断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与同学的互动,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2)在集体讨论中建立概念模型。《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一书中指出,集体研讨可以使感觉更敏锐,从孩子们的集体观察和用语言表达交流观察到的情况之中引出矛盾事件,发现内在的相似之处并陈述出来,建立起解释模型,提出新的问题从而激发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使潜在的学习成为现实,使学习能动地由具体向抽象运动,使思维和语言相互结合而丰富了思想。因此,在科学活动之后,都要进行集体研讨活动来整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努力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研讨中建立起概念模型。

二、精心组织,有效合作,引领“生生”互动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科学复习课堂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创建学生之间“生生”互动的平台,以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实效。这样,在教学中要呈现出“生生”积极互动的局面,必须大力改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应更多地倾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和期待,给予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使课堂流淌着人文气息。

(一)精心选择小组成员

1.兴趣上趋于一致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而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如果一个人对他所做的事情有浓厚的兴趣,他就能无限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为了更好地开展复习活动,小组分组首先遵循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活动的推进中,引导学生采用个人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在小组合作时,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复习活动。通过讨论,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和形成的想法,以此推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深入探究,提高兴趣。

2.能力上优势互补

在遵循学生兴趣为主的前提下,为了使整个主题活动能有效全面地开展,还应考虑到小组内组员在整体能力上的均衡性。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自由分组中,班级里能力强、出类拔萃的同学往往会喜欢强强联合,以求更好的活动效果,而能力较弱或个性内敛的同学在分组时则会随遇而安,这样就会造成组与组能力的失衡。教师应在整体上做一些适当的调控,让每一个组员都能在组内发挥一定的作用,不是责任全包,也不是纯属附属,而是和其他组员优势互补,协调一致。

3.时间上协调统一

复习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堂,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把时间当作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为学生的深度复习提供必要的时间保证。合理利用假期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将复习在时间上“课外化”,要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复习前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活动中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克服浪费时间的现象。

4.空间上自由穿插

从某种意义上讲,拓展复习活动中学生的活动空间,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有空间”才有学生发展的可能。在确定小组和组内分工后,允许学生在不影响组内所承担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在组内进行任务协调与穿插,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跨组活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用心设计小组任务

1.游戏创设类

通过游戏的形式学习科学知识,可以大大加强对知识的巩固,时间长了也不易被遗忘,复习过程十分轻松。

(1)有奖问答类。学生对基本概念熟读后,教師用不同的题型随机抽查检验,要有奖有罚,这样可以刺激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小组擂台赛。以小组为单位,用积分的方式把每个小组组员的得分记录下来,一个星期统计一次,评出擂主,进行表扬。

2.回顾探究类

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以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的,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概念,挖掘概念的内涵,有必要对形成科学概念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进行回顾。每一个单元中都有好几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所在的学习小组把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都回顾一遍是不现实的。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在小组回顾结束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既节约了时间,又让学生对所有的探究活动进行了回顾。通过这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3.交流总结类

在一节课结束后有一个总结的环节,总结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做一个整体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内化吸收。复习课也一样,总结的环节不能缺少。但是复习课上涉及的内容多,所以不能像新授课那样进行单一的提问式总结,复习课的总结可在小组内进行。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总结、相互交流,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小组相互总结、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内化了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三、用心选材,有效引领,促进“生本”互动

针对不同的复习课型和复习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教师要灵活组织材料,创设场景,从而构建资源“超市”,促进学生与教育媒介(包括文本、媒体、环境等)发生交互作用,从而获得发展。

(一)创设新奇有趣、顺应学生心理的复习场景——突出“趣”

1.玩一玩

玩是儿童的天性。有些内容,带着目的去探究或验证,或者用身边活生生的事例来让学生玩一玩,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感悟科学知识的意义,加深对科学问题的认知和深度理解。如:沈老师要求康康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经测量这个摆摆动60次用时72秒,沈老师告诉康康是摆长出了问题,请帮康康正确调整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玩玩,在玩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懂得摆的次数跟摆数的关系,从而巩固已学的知识。

2.演一演

所谓“演”,就是根据内容,把复习内容中的情境还原成现实活动和场景,让学生在现实场景中理解科学问题的意思,进而达成复习知识的目的,通常采用模仿、再现问题情境等方式。如:你能解释太阳东升西落现象吗?可以叫一位学生做太阳,站在中央处。另几位学生手拉手绕中心太阳转,方向由西向东,到一定速度时他们会看到太阳运动方向正好相反,由东向西。通过演来达到复习知识的目的。

3.做一做

动手做一做也是一种重要的复习方式,学习新知识是如此,复习知识也是如此。让学生的手、脑动起来,两者共同作用,既能加深学生对内容的印象,也能促进其对问题和知识的理解。如:外观一样的两杯水,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有些学生用蒸发,有些学生用沉浮,还有些学生用品尝,让学生用各自的方法去验证实验结果,用一道题型把所有的知识点融合进来,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有深度和广度。

(二)创设信息丰富、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复习场景——追求“活”

1.学生自主设计单元练习卷

每学完一个单元,由于知识点不是很多,利用上课或星期天的时间试着让孩子们自己出一份单元模拟测试题,可能会引发孩子们综合思考,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要求有两大项:基本知识、实验和探究。在基本知识这项中,分成四小项:填空、判断、选择、综合;在综合这一项中,以填空或填表的形式考查问题、假设、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或数據、实验结论等,可以把重点放在某几个内容上。在出题时要考虑到涵盖本单元所学到的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考查的知识点不能重复,考查的量要适中,考查的难度要适中。老师要利用班级科学QQ群把孩子们出的试题集中出示在群共享中,让孩子们做,这样既收集了试卷,又锻炼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老师要及时公布答案,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并要及时反馈孩子的做题情况。

2.教师供给有挑战的期终模拟卷

教师要对试题加以研究,精心设计,必须有针对性题型,能拓展学生思维,要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如:先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再改变电流方向,电磁铁( )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这道题目知识点是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南北极改变;改变电流方向,电磁铁的南北极改变。学生在思考时要经过比较分析,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和理解。

【效果和反思】

任何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多向互动的交融,为此,我们必须致力于打造开放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教学应该体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空间、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开放。互动是课堂教学系统中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让学生自主确定活动目标,选择活动方式、活动材料,进行总结评价。通过实施开放教学,实现多向互动的交融,摆脱束缚学生发展的羁绊,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做”的过程中,焕发生命活力。因此,教师在复习的设计中,应留足“议、评”的时间,而且要充分让学生“自评和互评”,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要以定性描述的方式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使之进行自我体验,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的评价应尽量运用鼓励性的语言,从优点加以引导和肯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增强对复习的感受,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要改变“教师专利”的局面,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如同学互评、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并在评价活动中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交往。实施互动策略能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通过小学科学复习课互动策略的实践,我们去年六年级毕业班的成绩有很大幅度的提高,有一个班的优秀率达到80%以上,合格率达到100%,整个年级的优秀率也达到75%以上,说明不仅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得很好,科学探究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德鹏.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往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法,2003.

[2]徐敬标.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0-11.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互动策略复习课小学科学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管窥
小学语文教学的互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