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应然与实然目的之比较观
2017-08-06王玉红
王玉红
(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太阳升学校)
摘 要:教育目的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以我国现行教育目的为例,通过实然教育目的与应然教育目的的对比,找到我国教育目的的功利化问题,促进教育向应然教育角度靠拢。
关键词:教育目的;实然;应然;教育功利化
一、教育的应然目的:和而不同
教育的应然目的,是按照教育目的的存在形态而对其进行划分的一个教育目的的分支,描绘的是教育应有的、理想的目的。关于教育的应然目的,不同国家、不同立场的人们向来有着不同的说法。宗教本位论认为“为了能够使人们达到最后的目的,教育应该使人们具有知识、德性、虔信和忠诚等品质”;国家本位论则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起码的政治品格、生产能力和社会生活素质”;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从以上的列举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由于时代背景、社会制度、个人经历等的不同,人们对教育的应然目的的认识往往各不相同,但是这些关于教育目的的应然理念都表现出了普世的、博大的教育观念——这些观念都追求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价值的美好实现。
所以,教育的应然目的是和而不同的,它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表述,然其内在一致性是寄寓了一种理想化与完备化的教育构想,一种对教育目的的美好希冀,可以指导我们有效地去发展一种理想式的、玫瑰花园一般美好的教育。
二、教育的实然目的:功利化明显
当我们从现实的视角切入我国教育目的的时候,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让我们不太满意的地方。按照承载者划分,教育的目的可以划分为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个人层面。下面,我们就以这四个层面为切入点,以中国的现状为例,分析实然的教育目的。
就国家的层面而言,我们可以从法律与关键的中央文件来分析中国的国家教育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无疑是实然教育目的的一大微观承载主体,因而教育目的的问题与之确有重大关联。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校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教育目的承载者的责任,更是以畸形的教育目的作指导来进行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这种情况在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尤甚。在应试教育肆意横行的今天,许多时候,初中的教育目的是考个好高中,高中的教育目的是考个好大学,如是而已。
家庭层面教育目的的功利化也日趋严重。在功利化的教育目的上,家校似乎达成了比较高度的一致:“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是学校和家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家庭唯升学前途是图,关心的是孩子的考分和名次,学校也把升学率视为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事关孩子将来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问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未摆在应有的位置”。除此之外,家庭层面的教育目的更多地考虑教育对个人的作用而很少考虑教育的社会性质。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我们往往从个人主义的观点去看学校……眼界需要扩大。”眼界的狭隘也使得家庭层面的教育目的往往只基于自己的家庭和自己所能涉及的小范围,并没有足够的眼界把个人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
由此看来,在中国当代,教育的实然目的很偏向功利化。一方面,应试教育还在主导着微观层面的实然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微观的实然教育目的很少考虑社会的需要而追求所谓的个人实现。
三、教育的实然与应然目的的对比
通过对上面两项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在教育的应然目的中,个人价值的实现主要强调个人素质的提升(包括知识素养、政治素质等)和个人美好品德的生成;在社会方面,则强调以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变革与改造。
与现在的许多急功近利的教育目的相比较,这种应然的教育目的明显更具有人文性,更体现出人作为一个自然人而不是一个机器人的价值。在这一点的比较上,应然的教育目的无疑可以更好地培养人、塑造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方面,教育的应然目的更倾向于人对社会的意义,而非当下实然教育目的中的社会对人的意义。换言之,教育的应然目的更强调的是如何把人教育好,进而依靠人的力量构造一个美好的社会;而在实然目的中,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多的是怎样教育人以使人得以适应社会,而非构造与改造社会。二者的方向几乎是截然相反的。在这一点上,教育的应然目的显然比实然目的更有可能促进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加积极地追寻教育的应然目的,而非实然目的。教育的应然目的是指导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明灯。只有通过一线教师的努力,教育才会逐渐向应然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亚玲.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现实意义[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83-87,96.
[2]高滨鹤.学校与家庭合作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32-33.
[3]王晨光,谢利民.教育目的含义的哲学辨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49-156.
[4]扈中平.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24-29.
[5]游永恒.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目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35-40,45.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