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2017-08-05郑霞
郑霞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时期,小学阶段是教育者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期德育实施得是否到位和合理,直接关乎学生未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引导者和指引者,既承担着对班级各项工作进行管控的职责,也应肩负着塑造学生的灵魂,使学生的素质、思想和德行得到全面加强的任务。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德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还能形成基础的道德观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基于此,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小学德育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与见解。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言传身教;开展活动
在当今全媒体时代下,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这在带领人们走向新时代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诱惑。而小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低,因而极易受外界的影响,一旦我们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和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想就有可能受到不良思想的腐蚀,从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作为每日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班主任,应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心灵也受到洗礼,在德行和思想方面也得以增强,从而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效统一。
一、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以德服人的榜样
古语有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要育人,先要正己。”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应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而且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每日接触最多的人,小学生又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表现力,他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将班主任当做模仿对象,对班主任的言行和举止进行无意模仿,一旦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不恰当,给学生做了不良的示范,那么就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造成影响,使学生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深刻领会自身平日里的言行对学生起到的重要影响作用,并且做到规范自身言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以德服人的榜样形象。
例如,我们教导学生与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们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尊老爱幼、平等待人;我们教导学生不骂人、不打架,我们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说话文明、待人有礼貌;我们教导学生不说谎话、诚实守信,我们自己首先应该做到答应学生的事努力做到,信守承诺;我们教导学生以礼相待,我们自己首先应该做到礼让谦卑、坦诚相待……总之,我们教导学生所要做到的,身为班主任的我们应当身先士卒,为学生做好榜样,使学生在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高尚的人格情操。
二、开展活动,亲身体验,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意识
古诗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单纯对学生进行德育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学生对德育知识仅停留于浅层的认知阶段,如果不加以实践學生无法将其内化为自身真正的遵循,也就无法真正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情操。所以,身为班主任,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德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应给学生积极提供亲身体验和参与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吸收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意识,使学生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例如,在课余时间,我们可组织学生开展以“孝敬父母、体验亲情”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具体实践活动任务为:上网搜集关于父亲节、母亲节的资料信息,将其整理归纳;开展为期一周的“我为父母做件事”活动,如帮父母洗洗脚、做做饭、洗洗衣服等等,并以日记的形式写出自己的体会;制作感恩父母的卡片,在卡片上写上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阅读关于歌颂父母之爱的课外文章,阅读完毕后组织开展读书心得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懂得体谅父母、理解父母,从而树立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孝敬父母的决心。又如,我们也可在假期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养老院进行“关爱老人,奉献爱心”的活动,让学生走进养老院,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从而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优秀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德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小学班主任必须意识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意义,并将德育渗透于每日的工作中,并且积极拓宽德育渠道,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受到德育思想的启迪和洗礼,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德行和思想方面也得以增强,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贾红玲.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永远在路上[J].中国校外教育,2015.
[2]陈雷.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J].科技资讯,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