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2016-12-14阿拉腾萨出日勒

东方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开展活动环境

阿拉腾萨出日勒

【摘要】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合作与分享品质形成的有效资源 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合作、分享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环境;开展活动;心理条件

一、良好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1.物质环境的创设

小班幼儿喜欢具体、生动色彩鲜明的形象,每次在老师布置教室的时候,他们都喜欢围者看,好奇的用小手摸摸,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我们在环境布置中结合分享与合作的主题内容,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布置。例如:墙面布置中“美丽的秋天”,师生通过画画、贴贴、剪剪、印手印等共同创作完成了一片美丽的“枫林”,而孩子们经常会带一些自己喜欢的有关秋天的物品来,如:照片、卡片、水果等,把它们“放”到“枫林”中,并兴奋地与老师、同伴一起说说、看看、尝尝。有一次,“枫林”中的橘子太少了,一下子就被几个孩子尝完了,急得直哭说:“我还没得吃呢。”这时,月月听见了说:“别哭了,我家有,我明天带多多的,给你们吃。”其他的小朋友听了也说:“我也带。”“我带苹果。”“我带梨”……最后连浩浩也说:“我带葡萄吧。”大家都开心地笑了。这时“美丽的秋天”由此变成了“分享的枫林”孩子们从中感受了合作和分享的快乐。又如:“我们一起放风筝”、“去郊游”、“汽车叭叭叭”、“好玩的水”等系列主题,是孩子们在参与活动制作、欣赏富有童趣的画面的同时,与同伴合作分享的愿望更被激发了出来。

2.心理环境的创设

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的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气氛,一种感觉。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在一日生活中有效渗透“分享合作”内容,提供多样的实践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合作分享的机会是很多的。如:在结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常发生因喜爱同一种玩具而发生的争执现象,分析原因后我们引导孩子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这样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分享共同游戏的快乐。又如:带孩子到户外散步时,看见蚂蚁运粮食,孩子们会蹲在一边饶有趣味地看着。抓住这一机会,就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蚂蚁来搬这块粮食呢?把食物搬进洞后,蚂蚁们又会做什么事呢?于是,我们抓住这个契机,给孩子们玩合作搬旧轮胎、网鱼等游戏,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知道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同时在教育教学这一环节中,我们把分享目标划分成物质分享和精神分享,又把精神分享划分成分享快乐与共担忧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如:在物质分享方面,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好吃的糖果”、“做汤圆”、“水果沙拉”、“我最喜欢的图书、汽车”等,让孩子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喜欢的零食及图书玩具来园,通过合作制作、共同分享,让孩子们懂得“我把好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在精神分享方面,则通过故事“苹果树”、“忧伤鸟”等意在让孩子们知道分担别人忧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原来也是件快乐的事这样的实践活动,既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更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了合作与分享的愉悦。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这些活生生的实例中,孩子们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又得以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了。

三、整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幼儿在没有进入幼儿园之前,生活在家庭的小天地中,是被关爱、被满足的重要对象,因而没有分享、合作等方面的意识。而进入幼儿园后,集体教育是幼儿有机会与同龄人游戏和交流,促进其社会化的萌芽。如:在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中,通过系列集体活动“我们的枫林”、“我们动手做果汁”、“摘果子”、“去秋游”、“放风筝”等,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与同伴共同合作与分享原来是如此的快乐。而个别教育是促进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幼儿的单站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由此,个别教育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有位叫思思的小朋友,虽性格开朗活泼,却有攻击行为,不会合作、不爱分享,没有自己的朋友,显得比较孤立。根据对思思的观察,发现孩子有交朋友的愿望,由于方式的不正确,同伴们都不愿跟他玩。因此,我们把培养思思的重点放在“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建立与同伴合作与分享的良好关系”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反复指导和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让其逐步内化成为良好的品质。如常帮助思思展示自己爱大胆表演的优点,以确立他在同伴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同时又帮助他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一面鼓励他带书、玩具来和大家一起看、一起玩;一方面表扬他的分享行为。同时,还争取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合作与分享能力,京城把孩子的同伴邀请到家中来,引导他们做一些合作性的游戏;也十分支持孩子将书和玩具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久而久之,他也能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与分享关系。

四、组织幼儿参加社区活动,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居多,孩子很少参加社会公共活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经常组织一些适合幼儿园孩子参加的社会活动。结合国庆节,把孩子们的好节目到到社区表演;结合重阳节,我们的孩子自带礼物走进敬老院去慰问孤老,并为老人做一些捶腿捶背等力所能及的事,看着孤老们一张张欣慰的笑脸,孩子们也露出了天真灿烂的微笑,和孤老们一起快乐地分享着“关心人与被关心人”的幸福滋味。

五、全园共育,让问心的家庭生活成为形成分享合作良好品质的摇篮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我们把改进家教方式放在首位。通过各种形式想家长宣传在孩子面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要有互相合作的精神,有了好东西不仅要与孩子分享,更要与老人分享。如:设立家长园地,粘贴相关内容的教养心得,向家长宣传“幼儿合作与分享品质养成”的重要性及“怎样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如何学会合作、学会分享”等;组织家长观摩幼儿园的半日活动,从中分享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引导家庭之间自由结伴,形成家庭友好小组,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之间在或者与分享方面的互动作用。

经过一年的努力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在孩子身上有着比较明显的体现。孩子们都愿意在活动中与同伴协商、谦让或合作,他们只许多事情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同时,他们也愿意将好吃好玩的东西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当同伴有困难是愿意伸手相助。个别自我观念特别强的孩子,也在合作与分享中渐渐融入集体。

猜你喜欢

开展活动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
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基于云服务下微课、微信公众平台促进综实物理教师开展活动的转变
浅谈低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村寨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推动物业服务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