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
2017-08-05邓忠华
邓忠华
摘 要: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带给我们快捷、便利、高效的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传统的科学教育、教学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重视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研究,把握网络和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不断探索网络教学与科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教学;丰富;形象生动;有效性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带给我们快捷、便利、高效的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传统的科学教育、教学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如何有效地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所有科学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就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一、巧妙应用信息技术,化难为易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把客观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如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的《在星空中》一课,课堂上是无法观测到星空的,如果布置学生晚上去观察也会因为受到诸多条件的影响。笔者在上这节课时把学生带到学校的网络教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互联网收集、筛选、整理星空的相关资料,然后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全班进行分享、交流,在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把原本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直观化,达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又如在《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一课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很直观地把地球内部的三个部分“地壳、地幔、地核”呈现给学生,通过动态视频播放学生能亲眼目睹地球内部的变化是如何引起火山和地震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易地掌握原本抽象的知识。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课堂教学容易形成沉闷的气氛,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如《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首先笔者把人体的各个器官做成Flash的卡通人物,学生点击对应的器官就能对自己的名称、功能进行介绍,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很快就掌握了各个器官的基本功能。接着笔者利用技术手段,让学生拖动各种消化器官的图片在人体内按顺序排列,每排对一个系统就会给学生加分,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知道了食物在人体内是如何“旅行”的。最后老师再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把食物在人体内消化的过程呈现给同学们。原本枯燥、晦涩的一节课因为有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变得欢乐而卓有成效。
三、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传统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仅仅是通过老师和课本获得,使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而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如《太阳系》一课,在这节课中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ios系统下的“SolarWalkFree”软件,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太阳系中所有行星、卫星的相关资料。学生可以通过拖动对太阳系进行放大、缩小,也可以改变观察的角度。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孩子们也有了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可以在海量的资源库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四、创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科学课一个重要目标。在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多停留在做做课件,收集资料等方面,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教师能创新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则有利于孩子自主学习、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日食和月食》一课中,由于教室的光线较强,学生模拟日食、月食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对日食月食的成因不能很好地理解。在這堂课中,首先我让让孩子们利用网络资源,分组自主探究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让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对日食月食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之后学生通过在老师制作的“日食月食成因三维Flash”中,用鼠标拖动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直观地看到当这三者的位置变化时太阳光传播的路线,从而更好地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孩子们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不但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效果良好。
总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教育资源,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师生原先的传统学教模式。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重视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研究,把握网络和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不断探索网络教学与科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青.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24):171.
[2]高霞.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