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单元主题整合教学

2017-08-05张西锋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整合教学单元主题小学语文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新的教学方式不断被一线教师所实践,探究式学习成为教育界的一股“新潮”。同时,新的教学模式也出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之中。单元整合教学是从具有同一主题的单元整体出发,通过教师的统筹安排进行教学。曾对“走进西部”单元主题整合进行过细致的分析,下面再对一个新的单元进行主体的整合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整合教学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一线教师均根据要求对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进行了革新设计,以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佳的学习体验。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素质教育学科,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所发展,有利于其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

小学生作为初步进入学习生涯的个体,对于语文学习的认识基本停留在最基础的读书写字等方面,而对于语文中更高要求的学习任务:如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学会运用各种修手法辞等认识颇浅,导致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课文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根据小学生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笔者在此结合教材中一个编入童话故事的单元进行综合分析。

一、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编入了四篇课文:《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四篇课文描述了不同的童话世界。下面我们就以这一单元为主题,对此单元的整合阅读进行论述。《巨人的花园》讲述了巨人不准任何人进入自己的花园,导致花园长期处于漫长冬季,直到明白孩子的欢声笑语能够带来花园的春天之后,才改变了自己自私的态度。《幸福是什么》讲述了三个孩童在智慧之女的指导之下,用十年的时间去寻找“幸福是什么”的答案,并最終得到幸福就是“努力对人们做出有益的事情”这一答案。《去年的树》讲述了鸟儿与树约定冬去春来之后,鸟儿还要唱歌给树听,然而第二年鸟儿再回来时树已几经辗转成为燃烧的火苗。《小木偶的故事》讲述的是木匠为制作的小木偶只雕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导致小木偶在遇到形形色色的事件时不被相信,最终在女巫的点化之下拥有了所有的表情,从而产生“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结论。小学生对童话所描述的世界有浓厚的好奇心,以童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品质、修养等抽象性知识内容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进行理解,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更高效。

二、课程设计

1.教学资源的整合

融合教材中的四篇课文以及可以利用的课外阅读和写作资源,根据课程中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学习内容,使其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刻全面的理解。

2.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语文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教学过程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相关体验。

三、教学构思

1.预习,形成最初感知

要求学生对四篇课文进行预习,标注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大致了解课文所述,让学生能够在系统学习前对课文形成最初的整体认识。

2.品读,进行细致学习

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进行解答,引导学生对四篇课文中的重要句段进行细致分析,带领学生对课文的主旨进行体会。

3.探究,领会作者情感

根据精讲的内容,对学生提出探究式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讨论中对作者写作的目的、童话的寓意有所体验,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反馈。

4.活动,通过实践感悟

组织课内外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童话故事中每个主人公的情绪,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5.阅读,升华语文素养

向学生提供课外的阅读材料,使学生能够在对课文的童话故事寓意产生深刻理解之后,独立对新的童话故事的主旨进行理解,从而锻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

6.写作,深化单元所学

利用在本单元中积累的优美词句,让学生对相关写作手法进行作文训练,从而在写作实践中对所学理论进行练习。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9个生字,记忆12个生字,能够掌握并运用单元的重点词语。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体会童话主旨。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在写作中有所运用。

4.通过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知识经验的丰富,教材中的课文与课外的阅读相结合。

5.通过作文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重点和难点

1.精讲

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和运用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最根本的基础。

2.体验

根据课文所描述的故事,体验文中主人公的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3.阅读

结合课内外的阅读体会童话主旨,根据主旨促进学生的成才和成长。

4.作文

将从课文中积累的词汇运用于自身的写作之中,使所学能够得以运用。

六、教学过程

1.预习,形成最初感知

(1)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查字典进行标注,扫除生字障碍;

(2)小组学习时每个小组成员轮流读课文,之后教师在课堂上选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小组长将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提交,从而为制定更进一步的教学做准备;

(4)教师对课文要求识记的字词进行听写,找出学生的问题从而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形成了解。

2.品读,进行细致学习

(1)学生集中注意力对全文进行默读,从而在教师进行精讲之前对课文形成一个细致的掌握;

(2)对小组长归纳的组内问题进行讲解,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为课文的精讲做准备;endprint

(3)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讲解:《巨人的花园》之中,描写花园冬天和春天的词语,《幸福是什么》之中,描写小井周围景色的句子,《去年的树》之中,描写原野、工厂、煤油灯的句子,《小木偶的故事》之中,描写小木偶情绪的词语和句子;

(4)课堂引导学生对精讲的词句进行梳理,要求学生记录在其《小蜜蜂采蜜集》上进行积累。

3.探究,领会作者情感

(1)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默读,并在默读过程中画线标注能够体现童话主旨的词句;

(2)学生在小组中谈谈自己对每一童话主旨的理解,从而在小组的共同探讨中对主旨形成更加全面的理解;

(3)每个小组选出小组代表,将本组内讨论结果分课文进行表述,从而使全班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主旨;

(4)教师根据所有小组的反馈情况,对学生所体验到的主旨进行归纳和补充,从而使学生的主旨体验更加完善。

4.活动,通过实践感悟

(1)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活动,对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进行展现,从而加深体会童话主旨;

(2)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将学生表演出的内容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知晓对课文的理解是否正确,以及其对课文主旨的表达是否准确。

5.阅读,升华语文素养

(1)根据课程内容对相关的文字材料进行推荐阅读,如《青蛙卖池塘》,要求学生独立进行阅读,查字典标注生字词,并对文章主旨进行分析;

(2)每个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对《青蛙卖池塘》这一文章的主旨进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6.写作,深化单元所学

(1)學生运用在此单元学习中所积累的词句进行写作练习,从而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2)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阅览并进行评价,从而对学生整个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使学生对自己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进行明确。

七、结语

本文对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整合教学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不仅是为应对新课改的要求,也是为促进学生语文知识整体掌握能力的提高,希望能够通过此篇文章对小学教师进行有关教学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西锋.“走进西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J].小学语文,2015.

[2]俞慧春.“单元整合”式群文阅读“整”什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甘肃教育,2016(9).

[3]秦敏.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合的个案研究:比C市H小学为例[D].西南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整合教学单元主题小学语文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一年级“短语、句式”的整合教学的探索
初中语文作文单元主题教学引导写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
关于税法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