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2017-08-05张艳艳
张艳艳
摘 要: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是通过追求师生平等对话、生生和谐对话激励学生生本对话,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目的。从差异对话教学的内涵出发,探讨小学低年级(以二年级为例)数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对话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差异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程度。传统的数学教学多是教师“自导自演”或“满堂灌”,最终是“两败俱伤”,师伤“身”,生伤“心”,久而久之,学生也对数学课失去了兴趣。课改后,虽然都在尝试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但对话课堂教学仍不成熟,大多都是少数人在唱“独角戏”,即使是小组讨论,也完全由老师“遥控”,这很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小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
发展差异对话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不同素质的学生使用不同的对话策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需求,精心设计、精妙启发、精彩对话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让学生的天然感性与教师的理性思维摩擦出绚丽的火花。
一、差异对话教学的内涵分析对话教学
李镇西在《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一文中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与亲和力的图景——教育之第三种形态“共享式”对话情境教学——“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快朵颐的乐趣。在愉快的分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
数学对话是一种“自助餐”式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进行的是师生、生生、生本的平等对话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最终使学生的才能和知识信息得到发展,学生与他人和谐交流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培养。
二、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对话教学中,我主要实施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三种形式,把课堂让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只起一个“主持人”的作用。
1.精心設计,师生差异平等对话
进行差异对话,这就对教师的课前备课提出了较高要求,我们应该在课前认真分析,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备课,在课上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对话方式。通过对话,学生自主性增强,教师要放低姿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享受知识带来的喜悦和教师为其排忧解难的过程。
(1)平等教,轻松学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平等、轻松的环境有利于人们接受更多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合作,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甘做“启明星”,达到师生同学习、同进步的效果。
(2)注入情感,激情教学
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课充满激情,将爱心和关心注入课堂,将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同时又是交心的朋友。只有在这种充满爱和温暖的环境下,学生才有兴趣学习并和谐共处。
(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采用对话模式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学生,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多要求,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有充分准备和应急预案。在对话开始时,通过积极引导,使得学生心态开放,创造性彰显。主体地位得以表现,并随时捕捉学生对话中的“火花”,及时地进行鼓励和总结。
2.生生平等对话
在课堂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对话。教师可抓住时机促进学生与同伴开展平等对话,例如,在学习“几时几分”的时候,有学生会突然说:“为什么没有7点60分呢?”接着老师就把问题抛给所有学生:“大家觉得为什么?”这时候教室里气氛空前热烈,大家纷纷谈论自己的见解,主动将1时=60分与整时的认识方法进行结合分析,自然而然地就完成了教学目标。当然,根据情境可以变换对话形式。
3.激励学生与书本对话
对话教学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创新性和领悟性,如果学生仅在教师引领下会学知识,到自己学习时反而发现不了问题,那就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教师要针对甲、乙类的学生让其课前复习并预习,上台讲解自己所理解的知识,教师不做过多限制。比如,在学“时间”时,有的学生将时针比作乌龟(腿短、慢),分针比作小兔子(跑得快),秒针比作骏马(腿最长、更快),这样既感知了时间的快慢,又把方法分享给了大家。
本文根据自身多年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以二(1)班为例探讨了差异对话教学的相关举措,虽不够成熟,仍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易增加.小数课堂因对话而有灵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0(10).
[2]邹珍珠.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3).
[3]张彩虹.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4(7).
[4]林现珍.生态理念下的数学“对话式教学”实践[J].吉林教育,2015(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