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17-08-05王之明
王之明
摘 要: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思考学生未来发展的必备素质培养,即数学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使学生保持长久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好地对小学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融会贯通的理解和学习,是每个数学教师的职责所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认知规律
核心素养为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入每个数学教师的视野中,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探究可行性的策略,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一、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数学学习能力的素养形成
站在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将教师要讲什么、怎么讲、怎样讲得精彩,转化为关注学生是怎样思考的、怎样理解的、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因素导致其无法进入到学习状态,不利于达到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入手,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热情和欲望。例如:在对数学概念和术语的讲解教学中,要引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化的事件和内容,并引入多媒体教学课件,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等手段和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采用故事教学的导入方式,用故事中的亮点和悬念,吊一吊学生的“胃口”,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融入小学数学的概念学习中,成为小学数学学习的主体。
二、创设数学的问题情境,关注学生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
在教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的、具体的问题情境下,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巧妙地融入,让学生会想问题,会做事情,进而形成数学的抽象、推理和建模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在思维发展中形成逻辑思维,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多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培养了演绎推理的能力,忽视了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学生没有学会如何通过已知条件预测结果、通过结果的公式、概念探究原因的过程思考,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例如:在“数豆子”教学中,老师准备了56根小棒,先让学生估计大约有多少根?让学生自由地数,验证估计的结果,并记录数的过程,然后汇报数的方法进行汇总,孩子们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经历了数数的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形成了从实物到数字的过程,体验了数的方法不同,形成初步的统计方法。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融合在教学的细节中,因此,教师应当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关注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
三、把握数学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过程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理解,充分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相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检测,从观察角度和自主思考,感受实践内容与数学知识的关联性,探索实践操作过程中的数学本质,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和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体积与容积”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乌鸦喝水》,思考视频中的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是因为水增加了吗?如果水没有增加,那么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在学生观看视频后,为了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预先准备一小袋大米、杯子、乒乓球等材料,在将一小袋大米装入杯子时,正好将杯子盛满。再让学生将这一小袋米完全倒出,将预先准备的一个乒乓球置于其中,思索并实践观察,倒出的这一小袋米还能够全部装入杯子中吗?学生在亲历的操作下,感受到物体都必然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形象地获得数学知识体验。
同时,在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中,还要用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更好地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转变单纯以试卷为评价元素的方式,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对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评价,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激励。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入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增强学生观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感知和体悟小学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数学人文和数学方法,教师必将迎来教育教学的新局面,学生将成为综合素养提升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朱立明.基于深化课程改革的数学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6(5).
[2]李星云.基于數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