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辞赋之祖荀子:最初的朗读者

2017-08-03姜静

醒狮国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稷下书声琅琅辞赋

姜静

书声琅琅,想起这个词,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鲜活的画面,一群汉服稚子摇头晃脑朗声而读,先生则双目轻阖,不知是沉醉在这平平仄仄的韵语里,还是沉醉在这清清琅琅的声律中,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远古先民唱出的歌谣成就了古代诗歌的开端之篇《诗经》,楚地的民歌经由屈原的生花妙笔成就了楚辞,也就是说最初的诗和楚辞都是可以啭喉高唱的诗歌,那么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将歌声转为朗读了呢?

“诵读,吟咏,不歌而诵谓之赋”,这是《艺文志》里对赋的定义。就在公元前二百多年前,继楚辞之后赋也应时而生。第一个以赋为名称,并采用问答体撰写赋的人就是荀子,他也因此与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雖然汉代已将楚辞划入了赋,其实楚辞与赋是两种不同的文体。楚辞能歌更近于诗,赋则铺叙朗诵,更近于散文,只因当时的许多文学家都同时精通楚辞与赋,才有了辞赋的并称。

赋形成之初,荀子采用了以四言为主,半诗半文的方式。他的赋篇《礼》是这样写的:

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明。生者以寿,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军以强。粹而王,驳而伯,无一焉而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王曰:此夫文而不采者与?简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性不得则若禽兽、性得之则甚雅似者与?匹夫隆之则为圣人,诸侯隆之则一四海者与?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

像是一道谜题一样,荀子说这里有个重要的东西,它既不是丝也不是帛,却像丝帛一样文理井然,自成章法,它既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却像日月一样带给天下光明,他说我愚昧不知其详,然后假大王之口,说出尊崇礼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一名集大成的教育家,他并不一味的说教,而是循循善诱地一点点铺叙,描写着礼的美好与光明、知礼守礼的益处引人去思索。

荀子是思想家更是教育家,他一生大半的时光都在稷下学宫中度过,游学于此的他在这里见证过,参与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等各种学派的讨论与碰撞。并在这些交流中不断的拓展思路,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

那时的稷下学宫是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府,由于齐国国君的支持和重视,来这里的学者待遇从优,入住有高门大屋,出行是康庄之衢,凡有真才实学者皆有俸禄和政治地位,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是在这样一个天下名士汇集之所,荀子曾三任祭酒。战国时的祭酒是官名,部门之长,换言之就稷下学宫的大学校长。

读荀子《赋》篇时我常常会想,两千多年前那个通常严肃,偶尔还有点幽默的大学校长,大约是不善引吭高歌的人,那些当年还有韵有调的诗歌他也只是记住了歌词。

某个月华如水的夜晚,他念起那些诗句,想到或许有许多如自己一样不善歌的人,也是这样在念诗,不如写出一些韵散间出,既有诗的韵脚,又不用拘于曲调,随意断句长短的文体吧,于是赋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当第一篇赋被荀子一笔一画写在竹简上时,这个最初的朗读者,一定会大声的朗读出自己的文章,然后粲然一笑,在心里说一句,这才是赋正确的打开方式。

自荀子的《赋》篇之后,这种介于诗与文之间的文体一直备受文士喜爱,到了汉朝经由武帝、昭帝、宣帝的大力提倡,更是达到顶峰时期,期间还发展出来骚体赋、大赋、小赋多种类别,所有赋也被称作汉赋。

没有考证过何时起朗读成为了古代私塾对学子教习的最基础方式,但那应该是在“不歌而诵”的赋出现之后。朱熹就曾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像这样不加注个人的偏好,不执着世人的好恶,只是平和自然的熟记于胸,待到日后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渐渐感悟的学习方式,日本人称之为素读。

最近央视推出了一档情感文化类节目的《朗读者》,这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档以语言文字之美,引领国人阅读的栏目。朗声而读,读出的或许是过往某段深刻的记忆,或许是一直以来的期许,更多的则是恰好被某段文字写出的心声。随着节目的持续热播,朗读之风已席卷全国,许多的学校也展开了素读教育,让曾经中断了多年的教学方式又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了校园。

“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书声琅琅,千载之下从不曾断绝。一篇《礼》赋开启了无数人对道德规范的认知,也成就了华夏的礼仪之邦。

无论是诵读,朗读或是素读,只是名称和形式有了细节的变化,而根本却始终不变,都是放声读出所有关于文字的美好。读过荀子的赋,方知他留给世人的不止是他的思想主张,还有无意中开启的诵读模式。

猜你喜欢

稷下书声琅琅辞赋
稷下学宫的性质和价值刍议
沉睡的鸦
辞赋神鹰银铠图序
中国最早的“大学”稷下学宫遗址确认
稷下学宫的地位与贡献
《中国辞赋理论通史》
神仙观念在汉代辞赋家书写中的价值体现
论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精神
好词聚焦
突破学术窠臼 逼近历史真实——刘培《两宋辞赋史》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