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
2017-08-02刘娜娜
摘要:现象学是关于现象的科学,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新方法与新思维。建筑现象学试图以现象学来探究建筑的本质。建筑为人的生存提供居所,现象学指导建筑让人生存的更加诗意。本文重在梳理现象学“场域“观念与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关系,运用阅读文献资料与建筑图片对比等方法,粗略探讨人如何“诗意的栖居”。
关键词:现象学;筑思潮;居住
一、简述现象学中“场所”概念
现象学即关于现象的科学,探讨西方哲学中个别与普遍,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目的是改变西方哲学的方法,即割裂现象与本质、客体与主体的思维方式。创始人胡塞尔强调在现象中直接把握本质,主张“让事物回归事物本身”。除了著名的悬置概念与意向性概念,“视域”概念对海德格尔以及后来的建筑提供更为直接的思想基础,它意味着一种原本的可能性,每个经验都有它自己的视域范围,比如建筑师在设计住居时应考虑周围的视域并顺应其风格进行创作。
如果说胡塞尔在先验现象学与发生现象学阶段对建筑的影响较为微弱,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为建筑提供主要思想来源。他在《筑·居·思》中阐释栖居与筑造、存在的关系。人依凭筑造栖居于世界,这也是人存在与大地的方式,将筑造与存在相联系。建筑不仅是人存在于世界的手段,建筑本身就是栖居,人居住即习惯于在大地上,某一环境中习惯的生存。将“天、地、神、人”同一于一体,所以运用于实际建筑中我们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否符合他所说的四重整体性。为之后的建筑理论家舒尔茨的“场所精神”提供重要思想来源。
挪威哲学家诺伯格·舒尔茨继承并发展了海德格尔关于建筑与四重整体的关系,提出“场所(place)精神”概念。通过对于身体、知觉、感触的关注,舒尔茨认为建筑应该关心人的心灵感受,而非仅仅注重客体自身忽略人的需要。他认为存在空间是生活空间的建筑化,建筑是存在空间的具体化形式。人居住与建筑物中,获得安稳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即心理上对建筑物或场所精神的认同感与方向感。
此外,斯蒂文·霍尔的建筑现象学也在70年代风靡纽约,他比舒尔茨更注重知觉的力量,认为建筑与其所存在的特定场所经验交织在一起,并影响到阿尔瓦·阿尔托、路易·康、贝聿铭等建筑家。
二、简述西方现当代建筑流派
现代主义建筑在20世纪20年代伴随现代主义思潮、艺术、文学逐渐兴盛。20年代—50年代的建筑注重功能使用,以包豪斯为代表。工业化所带来的机器美学崇拜、左派与保守派意识形态的斗争、俄国构成主义为包豪斯提供坚实的政治后盾、荷兰风格派绘画中所体现出的几何化、理性思维成为建筑师追求的目标。现代主义建筑具有六面体、材料裸露无装饰、室内墙体的减少、功能性等特性,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格罗皮乌斯为德绍时期包豪斯设计的校舍都是其代表。功能主义建筑的高潮随着格罗皮乌斯退出包豪斯学院告一段落,密斯接手包豪斯设计学院,整改政治风气控制艺术设计的局面,追求艺术的纯粹性,形成另一条道路—国际主义风格。二战后,密斯在美国的极少主义影响广泛,他的名言less is more和“玻璃盒子”观念受经济快速发展的美国社会推崇,代表现代化、大企业、大政府和权力。战后美国所需要的不再是质朴实用甚至粗野风格的柯布西耶式建筑,而是典雅的、追求细节与形式美感的风格,如密斯设计的“范斯沃斯别墅”与1952年SOM设计所设计的立华大厦。
现代主义发展到1940年代,自身的弊端不断暴露,建筑乌托邦理念的初衷无法达到。后现代主义建筑反对过分的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抵制刻板的几何外形,更加注重建筑的地域性与文化性,要体现为多元化风格,在同一所建筑中可以看到古典与现代及后现代的糅合,看到建筑物对自然的利用与顺应,看到建筑师对人的心灵感受的关注。代建筑家如阿尔托·阿尔瓦、赖特、贝聿铭。
三、案例:建筑中的场所精神
在西方,自然总是被放在与文化对立的位置上来看待,因此建筑史也可被看作人类与自然进行斗争的发展史。但在20世纪下半夜的后现代主义运动中,建筑与自然尽力达到和谐共生的关系。
弗兰克·劳德埃·赖特所作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大胆的将其与自然结合,把自然的本性凸显在建筑中,为人服务,进而发展成为有机建筑学原理,成为新地域主义建筑的代表,在意元素间的融合与延续性。他的有机建筑观点比较明确的体现在芝加哥的“罗比住宅”、匹兹堡的“流水别墅”、“西塔里埃森建筑群”中。流水别墅追求形式的自由,把自然环境尤其是“流水”考虑在内,将别墅建于瀑布之上更有独创性与共生性,这正是“场所”意义所体现的建筑与环境的“天人合一”。西塔里埃森的环境适合游牧民族的生存石块、红木与帆布的组合形成粗犷特性,赖特被沙漠的美、干净的空气以及山脉的几何轮廓所大宋,他挑选不同形状不同色彩的石块,墙面显现沙子涂抹的痕迹,使用巨大的天然红木框架,帆布营造出光线交错的室内,整个建筑群与山川交相辉映,从而形成与幽静的“流水别墅”不同风格的建筑。
贝聿铭作为跨越现代与当代建筑风格的大师,其作品无法被归为一个流派或者固定的模式,他自己对于标签化的判断不屑一顾,建筑中他并不过分强调建筑的风格问题,而在意建筑的严肃性与社会性。在卢浮宫广场所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是典型的“密斯”风格,将玻璃与钢材以及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形式挪用進行古代与现代的组合,使得以古典艺术闻名的卢浮宫具有现代化韵味。但是在“文脉主义”一派中,贝聿铭于1982年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是重要代表。虽然贝聿铭是坚定的现代主义者,却并未因此而局限于现代主义风格。香山饭店兼容了现代建筑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比如白色的墙壁和窗子周边仿木装饰借鉴徽派建筑风格,墙壁下部的窗子显而易见的借鉴苏州园林,使得空间开阔并且借助自然形成艺术趣味,这在李渔的《闲情偶寄》一书中称为“借景”,体现出贝聿铭对中国古代设计样式的继承与遵循。香山饭店已然成为展现中国精神的元素之一,它在设计时所考虑的环境、文化、政治性元素都是“场所精神”的再现。他所参与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同样是中国传统与后现代建筑风格的融合。建筑结构体现出几何形样式,利用当地的园林、山石、树木以及人们对于园林文化的理解,加之后现代流行玻璃、钢架作为天顶框架,在外形上保持中国特色,细节处体现前卫与流行,这同样是符合地域与文脉的场所精神。
四、结语
现代人在购买房子时,总会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因素。比如爱清静的学者会把树木、花草、公园、学区作为参照物;上班族或者白领会考虑住房与公司之间的距离以及交通是否方便;老年人会选择热闹的市区或者广场附近等等,这些选择都反映了建筑与环境、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关系,隐含的反映“场所”精神。由于现象学的引入,建筑设计开始由关注自身转向关注人、关注环境、关注文化与历史传统等因素,为人类诗意的栖居提供一个落脚点。
作者简介:刘娜娜,四川美术学院 美术学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