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山龙凤花烛制作技艺的过去和现在

2017-08-02谢萌

大观 2017年7期
关键词:婚俗技艺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光华流人間——秀山龙凤花烛技艺及信俗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YS16213]

摘要:秀山龙凤花烛是秀山地区婚嫁礼俗中拜堂成亲必不可少的联姻信物。制作秀山龙凤花烛这一过程实际上融合了为数众多的传统工艺,故而其美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也不可谓不高,可以算得上中国传统技艺体系中的一个颇具特色的内容,对研究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婚嫁礼俗之类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其独特的造型和深刻的寓意,对秀山当地及周边地区人民的生活观、价值观、爱情观及审美观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秀山龙凤花烛;技艺;婚俗

一、秀山龙凤花烛概述

传统手工艺指的是以生产实践经验作为源头,并借助于经验积累而获得传承的,其宗旨在于对人类的物质性生存问题(衣食住行等)加以解决的技巧、技艺、技能、知识之类。]技艺精湛、种类繁多、`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艺,也同样具备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内涵,几乎每一个社会生活的方面都会受到其影响。在如今所发现的一系列文物中,为数众多的人工制作都可以算得上“传统工艺”,由此可见,多彩的物质文明是由众多传统工艺所创造的。传统手工艺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表现,其一方面可以算作人类历史文化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长期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文明的结晶和“特有产物”。其经常以颇具体和鲜明的物质形式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正如秀山龙凤花烛,其造型、色彩、构图,无一不寄托着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方式。它不仅会带着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而且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它们也是联系世代生活于此的各民族相互通融的精神纽带。

二、秀山龙凤花烛取材地概述

秀山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东和东北与湖南省花垣、龙山、保靖县毗邻,南和东南、西部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相连,北和西北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图3-1)。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境内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有38.15%的森林覆盖率,其间各种地形彼此交错,最高海拔1663米,最低海拔245.7米。梅江河、平江河、溶溪河贯穿全境,酉水河、洪安河沿界而过。秀山拥有60余种矿藏(已探明),地处东经108°43′6″-109°18′58″、北纬28°9′43″-28°53′5″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水量1336.2毫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植物种类丰富。木本植物96科、234属、657种,其中有14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木本植物。竹类资源主要有慈竹、水竹、白夹竹、毛竹、苦竹等。尤其适宜经济林乌桕的生长,是全国的主产区之一。为秀山古法制烛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保障。

三、制作原料——就地取材

经过到重庆秀山县梅江镇和清溪场镇实地调查,探访到秀山龙凤花烛代表性传承人陈建友、喻秀芬,在于他们的深度访谈中,了解到秀山龙凤花烛的制作技艺和相关原材料。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龙凤花烛之所以能在秀山传承发展至今是与原料能在当地采取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科技不发达可替代的原料选择很少的旧时。

(一)制作烛蜡之乌桕

秀山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正好适宜乌桕树生长,所以盛产桕油,为古法制烛提供了丰富材料。得天都厚的人文自然环境,使秀山龙凤花烛的制作条件水到渠成。在秀山土家族山歌《采棬籽》中,有这样的唱词:“棬籽米米白花,哥哥拿来把油炸,做对花烛龙凤绕,明年把妹娶回家。”可见,柏油制作技术自江西传入秀山后,龙凤花烛已在秀山地区被广泛使用于婚嫁,其制作历史距今已有六百多年。

乌柏是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可从乌柏籽中同时提取柏脂和梓油。柏籽表面的蜡质占籽粒的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每粒籽皮中,含柏脂百分之四十五到百分之五十八,是古法指蜡烛非常理想的原料。

(二)制作色彩之植物

秀山龙凤花烛的色彩,以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的使用频率最高。颜料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矿石进行制作,如土红,朱砂等,另一种则是用植物进行制作,如红花,茜草,兰草,黄柏等,由于前者成本高昂,所以人们多以后者作为原料进行制作,这种方式在古代称为草木染。以红色为例,多采用红花、茜草及紫草进行煎制。

红花,是一种球形花朵,通常晚上采集。然后把花捣碎,用布滤去黄汁,再捏成饼阴干。使用的时候以温水泡开,用布拧汁,脱胶使用。

茜草,属蔓生植物,叶像枣叶,方梗中空,每节生五叶,开红花。茜草的根部是紫红色,将其挤熬成水,就可制成红色颜色。用茜草制成的颜料比用红花制成的颜料更红。

紫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90厘米,根部富含紫色物质。用其提取颜料的方法,与红花和茜草类似。

(三)制作烛芯之楠竹

楠竹是制作烛芯的上好材料。每年冬至之后,气候干燥。楠竹水分减少,竹肉质地坚韧而细密,害虫很难侵入。所以,砍伐楠多在冬至之后进行,既易干,又不会产生蛀虫。

四、制作过程——变与不变

通过对传承人的采访了解到秀山龙凤花烛的制作主要是以下流程:制作烛蜡、制作颜料、制作烛芯、浇铸烛胚)、穿衣上红、雕龙画凤。这些制作工艺至明代从江西传到秀山来至今有一部分工序因为科技的发展可替代性原料出现和机器可部分参与,工艺上出现了一些改变,但重要的手工艺制作部分一直延续至今而且更加细化和精湛。

(一)变:材料的改变和机器参与

1.材料的改变

在旧时,秀山制烛都是古法制烛,古法以桕油制烛的工艺异常繁复,首先是分离籽,皮。包括除杂,蒸籽,皮籽分离等工序。乌柏籽在收获及晒干活动中,自然会或多或少地带入一些杂质,故而有必要将之筛选去除。在此后方才可以将乌柏籽放入锅中进行蒸煮加热,使其表面皮脂受热而有利于籽,皮分离。籽皮分离原理与糙米分离皮糠相同。

籽皮分离后,在进行柏脂的提取,提取柏脂通常以压榨为主要方式。由于籽皮中有着很多的脂肪,压榨中不至于出现太多阻力,饼渣也会在压榨泄压中混杂于油脂中,导致难以分离油饼。而且物料受到压榨的过程中并未遇到阻抗性,故而出油效率会大打折扣。所以在开展压榨活动之前有必要在其中增加一些皮饼或皮粕,其应控制加热时间于20-30分钟范围内,以免物料颜色过深。并且要保证将温度控制在40-50℃范围内以免脂质大量熔出。上述活动完成后,便应进行压榨活动——和榨取植物油的过程相类似,其中主要差异在于为增加出油量,减少皮饼渣排放量,榨条的间隙不要太大,出饼厚度需要略厚于其他物料。压榨后的柏油脂含油脂过高,必须采用预榨的方式使其浸出。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对柏脂进行过滤,其间最为关键的活动在于温度。一般来说应将其油温保持在50摄℃左右(过滤时),多应先行对其预热加温。在过滤方式选择这一方面,还要注意柏油(位于过滤介质上)回收这一方面的活动。提取出来的柏脂,就可以用于蜡烛制作的原料了。

古法制烛虽属就地取材,但对原料的提取并不容易。由于加工成本高昂,所以蜡烛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仅仅是权贵的专属品。直到清代中叶,石蜡和各种化工颜料的出现取代了古法制蜡的繁复工艺,取材的便利大大降低了蜡烛的制作成本,才逐渐让蜡烛得到普及,使其批量生产成为可能。秀山龙凤花烛的制作成本,便从此开始得到普及,使其批量生产成为可能。秀山龙凤花烛的制作,便从此开始得到空前的发展,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长盛不衰。

由于蜡油的颜色呈白色,而在秀山地区大多数祭祀活动中,使用的蜡烛均为红色。尤其是婚礼上使用龙凤花烛,更是红黄相同,色泽喜人。古法制烛的另一项繁复工艺就是颜料的制作。用植物制作蜡烛染料的方法,其工艺繁简不一。这一技术具备悠久的历史,早在奴隶社会时期,这种染色技术便已经被祖先所掌握。从当时染草的品种选择和相应的采集活动,直到最终用于染色乃至于其一系列活动的管理等方面的文字记载中都不难看出涉及此方面的记载——《周礼·天官》这一文献中记载有掌管染丝帛和染草的“染人”这一官职,并为之“量身定做”了众多的管理制度。其中所开展的草木染活动中主要涉及黄柏、荩草、紫草、槐米、栀子、蓝草、苏木、红花、茜草之类植物,而在《诗“青青子衿”、经》中出现的“载玄载物”、“君子不以紺諏飾”、“我朱孔阳”、“绿衣黄裳”之类的词句,实际上都体现出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这些色彩已经获得了普遍流行。在《周礼》则能够也有“染草蓝象斗之属”的记载,其注解中还有以蓝草为青色染料,茜草为红色染料,橡树果实之托为黑色染料的文字记载。《荀子》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是成为了后世的成语,上述一系列文献资料背后,都能够看出古人以草木原料进行染色的历史画面。草木染工序繁复,成本比较高,进入90年代后,秀山地区制作龙凤花烛就开始使用化学颜料,成本比较低,有利于龙凤花烛的普及。颜色也更为丰富,丰富了民间艺人的创作。

2.机器的参与

自90年代开始浇铸烛胚、穿衣上红这些工序逐渐被机器所代替,使用机器倒模,灌注已经调好色的石蜡的方式制作烛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制作效率和人工成本,使更多的人可在结婚时使用。

(二)不变:雕龙画凤(手工贴花造型)

雕龙画凤是龙凤花烛制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后一个程序。旧时,中国龙凤花烛的制作工艺有南北派之分。南派是在烛身上作画,比较取巧,北派的做法是采用立体粘花,比起南派做法,这种工艺费时费工,美观却不言而喻。秀山龙凤花烛即是北派的风格,先用模具把蜡油铸成花朵,最后将花朵粘贴到烛身,外观雍容华美、流光溢彩。这项纯手工制作工序一直保留至今的龙凤花烛制作之中,并且通过几代传承人不断专研使其增加细化和精湛。

五、秀山龙凤花烛历史和传承现状

秀山龙凤花烛制作历史悠久。明代以前,以在涂抹动物油脂的火炬或蜂蜡烛坯上描绘龙凤图案为主要形式。

《天工开物·膏液》载:“凡皮油造烛法起广信郡(今江西上饶地区),其法取洁净桕子,囫囵入釜甑蒸……”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大量江西人涌入紧邻湖广的秀山地区,桕油制烛技术由此传入。秀山盛产乌桕,开始出现以以龙凤纸样浸染蜡油贴于烛坯的龙凤花烛。

秀山土家山歌《打木油》中唱道:“仁宣年间五谷盛,木油(即桕油)点灯放光明,做对花烛龙凤绕,明年把妹迎来临。”可见,在明仁宗和明宣宗年间,龙凤花烛已在秀山广泛使用于婚嫁,其可考证的制作历史,距今已有六百年左右。

清末,成品石蜡的出现大大降低其制作成本,民国时期,制作工艺日趋成熟。新中国成立后,龙凤花烛多以纯蜡制作,造型栩栩如生。

秀山龙凤花烛的制作技艺,始于元末明初桕油制烛技术的传入,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清朝末期,成品石蜡的出现,使其制作工艺的发展步入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破四旧时期,龙凤花烛由于带有浓厚的祭祀性质,被视为封建迷信而禁止制作和使用,使其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尊重各民族对信仰的自由,龙凤花烛重新回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再度成为新婚的标志性吉祥物。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婚俗不断发生变迁,随着取材的便利,加上机械化的批量制烛蓬勃兴起,成本降低。工艺的精进和审美的提高,其造型和色泽也日趋完美。

(一)非遗技艺保护的思考

正如生物个体是由无数细胞共同构建的复杂生命系统一样,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个浑然一体的个体系统,有酝酿、构思、取材、创作等生成过程,也有生成后的应用、发展、演变过程,正是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最终造就了一项项精彩无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秀山龙凤花烛技艺,有伐竹削竹、缠制烛芯、浇铸烛胚、穿衣上红、雕龙画凤、镶嵌点缀、整理成型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套复杂的技艺系统;内部系统的良性运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最基本保证,在此基础上,再将其融入各层次优良的外部生态系统循环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以最佳的状态存在并发展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获得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也必须要有整体协调平衡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系统。

文化生态环境对民间手工艺的产生和发展有直接影响,手工艺也在生产物质财富的同时,影响着物质财富背后的用物习俗和审美风尚,反作用于文化环境。“龙凤花烛”作为婚庆用品,当婚俗观念发生改变、现代机械工艺冲击市场时,面临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如何一步发掘自身的价值、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是传承该工艺的重要议题,也是众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共同面临的设计价值哲学探讨。“龙凤花烛”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民俗功能和其创造的物质财富方面,而且作为民间手工艺,也体现了人与材料的最直接、最本真的關系,创造了精神层面的审美价值。龙凤文化情结和“洞房花烛”等俗语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当中,是该工艺传承的文化基础;现代人们对婚庆用品定制化、个性化的追求和崇尚自然的社会文化趋势,是推动该工艺改进和发展的心理动因。在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上,可以尝试“体验式”民间手工艺传承方式,实现个体价值在手工艺创作中的审美实现,以丰富其单一的婚俗礼仪功能,使其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寻找作为手工艺文化的恒久价值,实践“艺术化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晓岑,朱霞.云南民间工艺技术[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2][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张柏春,李成智.技术的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谢萌,女,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婚俗技艺
安多藏区原生态文化研究——以夏河婚俗为例
让新“婚”尚为爱减负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少数民族婚俗旅游价值分析及开发研究
山西昔阳的现代婚俗研究
罗源畲族婚俗研究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
影像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