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钢笔风景写生

2017-08-02饶淳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表现形式技法特点

饶淳

摘 要:钢笔画工具简便、画面清晰、简洁明快,具有挺拔、刚劲的气质,有其他画种无法与之媲美的特点。钢笔风景画以其特殊的用笔,或致密细腻;或粗犷大气,表现出流云烟雾、高山清泉、茂林修竹、亭台楼阁。疏密安排错落有致,画面生动,意境幽远。无论是黑白或黑白组成的灰色色调的表现形式,都以一股淡雅的清香呈现出来,犹如山野中的百合,幽谷之中的兰花,高雅素洁。

关键词:特点;表现形式;技法

一、以线条为主的表现形式

线的运用与我国传统绘画的白描、线描勾勒画法十分相似,是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忽略了色调、光线等体面造型元素后,线条成为最为活跃的表现因素。用线条去界定物体的内外轮廓、姿态、体积、运动,是最简洁直观的表现形式:①线的质感:通过用笔的变化可以产生丰富的线条,而不同的线具有不同的气质与质感。比如,波状曲线的排列在视觉上有强烈的动感和节奏感。让人感到生生不息的运动,匀称均衡的线则让人感到舒展。恰当运用不同线型的微妙变化,可以增强作品艺术性,产生独特具有个性的形式语言。发挥线条的长处,可以表现不同景物的差异而获得细致生动的画面效果;②线的穿插。线与线之间的相互穿插,能够遮挡表现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对增强空间感、层次感起着重要作用。线的穿插也是使画面富有节奏感的重要因素:因此,注意线与线之间错落参差、揖让顾盼、长短变化、穿插呼应和协调均衡,以此达到气势连绵的完美效果;③线的对比:是突出作品韵味、气势与风格的最基本因素。合理利用和强调线条的曲直、浓淡、虚实长短、粗细、疏密等对比因素,能够融入画者思想情感并传递美感。沉重凝练的粗线与欢快活泼的细线组合,产生出此起彼伏、快慢疾徐的节奏与活力,雄浑厚重与潇洒飘逸的浓淡虚实线条对比给人以遒美逸韵、笔断意连的美感;④线的节奏:通过用笔的轻重、疾徐、顿挫、虚实以及笔的运转节奏和气势,形成线条的节奏感、运动感和形式美感,把这些线条经过提炼取舍,有规律的组织在一起,使它们有机的联系,构成整幅画的气势。

二、以明暗调子为主的表现

明暗调子对于深入刻画和描绘建筑风景画中的自然气氛及光照效果很适宜。明暗调子的表现是通过光照射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明暗调子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体特征。我们可以抓住受光与背光两个主要部分的对比与衔接,来凸显物象的形体特征。如对树木植物的形态归纳,钢笔是以排线的疏密来反映明暗层次。如直线排列、交叉线排列,这种按一定规律组合的线条可以使画面产生韵侓感;为获得景物的光影和明暗,还要学会用各种线条的排列来组成不同深浅的色调。而线条排列的疏密、组织形式、处理手法的不同都会形成不同的深浅色调。线条排列越疏,得到色调越浅;线条越密,得到色调越深。“黑”和“白”是钢笔风景画中两个最基本因素。而景物中的“光”与“影”又是钢笔画表现的重要依据,光和影可以使画面获得丰富的色调、层次,体现画面变化气氛,增强画面感染力。画面中的“白”有表现“光”的作用。在对具体景物描绘中,“白”可以表现浅色的景物,也可以表现天空和远景。但这都是建立在深色背景上,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黑色的钢笔线条和笔触来塑造周围环境,才能给画面的留白部分赋予形体、构图、色调等绘画上的意义。作画时,抓住明暗交界线的形体变化,受光部和背光部两个调子的对比与衔接,减弱中间调子,处理好整个画面的明暗效果,使画面的黑白层次更加分明。在钢笔风景画中,还可以利用“影”组成画面丰富多样的灰调子,起到丰富画面色调的作用。

钢笔风景画的步骤:

1.选景与沟图

风景写生主体景物有树木、房屋、山水云石、天空、云彩、动物、点景人和其他人造物等。(如车船、石桥高塔、古寺庙宇、亭台楼阁)面对纷繁纷繁复杂的景物,首先要对周围环境熟悉一下,要找取最能让人激动、最佳作画角度。所谓“触景生情”,一定要有表现欲,对描绘景点要多走几圈,感受空间氛围,找到最好写生角度。主体如房屋的取景上尽量避免正面描绘,而取其一面一个侧面,除普通的平视视觉外,还可采取仰视和俯视,或取某个局部和多方位移动,可以说好的构图是钢笔风景画成功的基础。钢笔风景画的重点是对空间环境的认识、理解、把握,要学会用透视概念来理解环境结构、建筑物、景物。方法可以用较规则的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去归纳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物体。(可以把复杂的物体看成简单的圆形、方形、圆柱、圆锥等)如要表现树木的体积可以用球形、圆锥去理解,树干可以用圆柱来表现,从而不断积累丰富的表现技法。透视运用中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同一透视平面的形态组合表现形式。在同一透视平面上,安排两件以上几何形态,描绘其同平面、不同形态、不同距离、不同位置的透视变化形态及组合形式,确立近大远小的透视构架;②不同透视平面的形态组合表现形式。指在同一透视空间中安排两件以上几何形态,描绘同一空间、不同高度、不同距离、不同位置形成的上下错落,变化较大的透视状态及组合形式。掌握同一透视平面内形态组合的表现形式,主要靠对形态空间状态的理解想象进行描绘训练。不同透视平面的形态组合,是在相同或不同形态的漂浮状态下,表现空间中组合关系,类似于中国传统绘画里散点透视的运用。

2.從主体入手,进一步刻画景物的形态特征

当确定画面的沟图之后,可以选择先从画面中最深色部分的色调入手,观察它在画面中的布局,先画出基本层次,再加以具体刻画。对于画面最深色调,可通过线条的密集交织层层叠加形成。如描绘景物的暗部、投影。

3.深入刻画景物

此阶段,刻画要注意细致入微,准确表现景物的韵味,质感,透视及明暗变化。刻画的过程中,要注意主体景物与陪衬景物的关系,该虚的景物用笔要轻缓模糊;实的景物用笔要果敢肯定。深入刻画时对景物不能“画面俱到”,要有所“偏爱”,主体景物做到深入细致,陪衬景物简单模糊或可留白,增加画面韵味。总之,要有主次之分,虚实有别。

4.统一调整画面,使画面完整

进一步调整各局部之间关系,使画面更加协调。从整体出发,调整画面的黑白关系,处理好近、中、远的空间层次,主体物与衬托物的对比与调和,从而使作品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1]邓怀东.美术基础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周君言.钢笔风景画技法[M].漓江出版社,1986.

[3]杨仁敏.钢笔风景画技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表现形式技法特点
手绘技法表现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作品一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编辑动态
秀秀台
透射光之炫丽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