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肿瘤误诊为脊柱结核1例病例
2017-08-02孙莹
孙 莹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呼吸二科,河北涿州072750)
神经源性肿瘤误诊为脊柱结核1例病例
孙 莹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呼吸二科,河北涿州072750)
目的加强对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手段的认识,减少临床误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源性肿瘤误诊脊柱结核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女,10岁,因发热3天就诊,于门诊行胸片发现脊柱旁高密度影,进一步行心肺CT发现T6-10胸椎结核伴椎旁脓肿形成可能性大,并收入院。入院后2次行胸腔穿刺抽液送化验,胸水涂片抗酸杆菌检测阴性,胸水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结合患者PPD试验阴性,血沉、CRP均正常,且无发热症状,考虑胸椎结核诊断不明确,进一步请外科医师会诊,考虑不除外神经源性纵隔肿瘤,转上级医院后明确诊断。结论神经源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误漏诊,对于临床表现不特异,胸椎旁高密度影的患者,在结核相关检查不支持诊断时,需警惕神经源性肿瘤的可能,增强MRI有助于诊断。
神经源性肿瘤;脊柱结核;诊断;误诊;血沉;临床表现
临床上,神经源性肿瘤比较常见,恶变率高,相关数据资料显示为7%。因本病早期无典型症状,晚期时虽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Hroner综合症与胸痛等症状,但以上症状均不典型,使得临床诊断时易出现误诊与漏诊等情况,导致患者不能及时接受对症治疗。对此,我们还应加强对本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力度,以提高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帮助改善生存质量。此次研究,笔者将重点分析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诊疗措施,为临床诊断神经源性肿瘤提供重要依据。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10岁,主因“发热3天”入院。患者缘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8.5℃左右,以午后及夜间发热为主,无咳嗽、咳痰,无胸痛及呼吸困难,无腰痛,无活动障碍,于当地对症治疗,疗效欠佳。查体,T:36.2℃P:110次/分R:20次/分Bp:100/6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食道钡透示食道下段出现轻度外压性改变的情况,考虑神经源性肿瘤。患者于门诊行胸片发现脊柱旁高密度影,进一步行心肺CT发现T6-10胸椎结核伴椎旁脓肿形成可能性大,并收入院。入院后予热毒宁清热解毒治疗,并行胸腔穿刺抽液送化验,首次穿刺进针2.5cm,抽出约0.2mL黄色液体,行胸水涂片抗酸杆菌检测阴性,胸水细菌培养结果阴性,次日再次穿刺进针约5.5 cm,回抽可见血性液体流出,抽出约3 mL,再次行胸水涂片抗酸杆菌检测阴性,胸水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结合患者PPD试验阴性,血沉、CRP均正常,且无发热症状,考虑胸椎结核诊断不明确,进一步请外科医师会诊,考虑不除外神经源性纵隔肿瘤,建议进一步查胸壁增强CT。后患者转上级医院明确诊断为神经源性后纵隔肿瘤。
图1 心肺CT平扫
图2 心肺增强CT
图3 胸椎磁共振平扫
图4 胸椎增强磁共振
2 讨论
神经源性肿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来源于胸腔内神经鞘、自主神经节及副神经节组织,恶变率7%[1]。神经源性后纵隔肿瘤占全部纵隔肿瘤的10.0%~34.0%[2],14岁以下儿童中,神经源性肿瘤占所有纵隔肿瘤的84.8%[3]。绝大多数发生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处,边缘光滑,界限清楚。而椎旁神经源性肿瘤一般扩展到纵隔腔后才会表现出症状[4]。
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可无症状,晚期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咳嗽、Horner征等,症状并不典型,临床上诊断主要依赖于CT及MRI,金标准仍为病理诊断。位于后纵隔脊柱旁沟的神经源性肿瘤,诊断准确率较高,一旦肿瘤生长较大超出后纵隔或位于中前纵隔,易与其他纵隔肿瘤或肺内病变相混淆。CT可清晰地显示肿瘤轮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骨质改变,并可通过CT值估计肿瘤的囊实性。MRI可确定椎管内病变,对诊断哑铃形肿瘤有特殊价值。但是,CT或MRI很难明确肿瘤的良恶性。有文献报道[5],肿瘤大于10.0 cm、骨质破坏、胸腔积液等表现提示恶性。
脊柱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首位,其中以椎体结核占大多数,在整个脊柱中,腰椎活动度最大,腰椎结核发生率也最高,胸椎次之,颈椎更次之,至于骶、尾椎结核则甚为罕见。脊柱结核常继发于肺内结核,全身中毒症状与肺结核表现一致,局部症状主要为疼痛,最常见的腰椎结核,后期患者有腰大肌脓肿形成,可在腰三角、髂窝或腹股沟处看到或摸到脓肿。可以清晰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可见有空洞和死骨形成。即使是小型的椎旁脓肿,在CT检查时也可发现。CT检查对发现腰大肌脓肿有独特的价值。MR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在炎性浸润阶段即可显示异常信号,还可用以观察脊髓有无受压和变性。
神经源性后纵隔肿瘤与脊柱结核在影像学上有相似之处,LIANG Kuang-li[6]等统计82例脊柱结核患者螺旋CT表现为椎体骨腐蚀破坏,死骨形成,椎间盘破坏、椎间隙狭窄、椎旁软组织脓肿,4例椎体肿瘤患者,螺旋CT表现为进行性椎体及椎弓根破坏、椎旁软组织形成,椎间盘不累及,可见螺旋CT在脊柱结核与肿瘤鉴别诊断的有用工具。脊柱结核和肿瘤在不同的病程进展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并且特殊病例可能存在着不典型表现,肿瘤也有可能破坏椎间隙,而结核也不一定不破坏椎弓根,神经源性肿瘤易与常见的脊柱结核相混淆[7]。神经源性后纵隔肿瘤种类较多,尤其是一些少见疾病诊断较为困难,在缺乏特异性表现时不易做出正确诊断[8]。
在本病例中,患者有发热病史,同时以午后低热为主,从临床症状及心肺CT上容易误诊为脊柱结核,但辅助检查结果中也有很多不支持脊柱结核的项目,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在诊断脊柱结核时,应结合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与少见的神经源性肿瘤相鉴别。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72.
[2]Shields WT,Reynold M.Neurogenic tumors of the thorax[J].Surg Clin North Am,1988,68:645-647.
[3]Ribet EM,Cardot RG.Neurogenic tumors of the thorax[J]. Ann Thorac Surg,1994,58:1091-1095.
[4]T Krätzig,M Dreimann,M Klingenhöfer,et al.Treatment of large thoracic and lumbar paraspinal schwannoma[J]. Acta Neurochirurgica,2015,157(3):1-8.
[5]Shields WT,Reynold M.Neurogenic tumors of the thorax[J].Surg Clin North Am,1988,68:645-647.
[6]LIANG Kuang-li,YANG Xue-xia,LI Wen-rong.The Value of Spiral CT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pinal Tuberculosis and Tumor[J].Medical Recapitulate,2011(22):138-140.
[7]王大翠,余汉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理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6):88-89.
[8]张雷.胃间叶源性肿瘤的CT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0,16 (8):47-5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