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家事例指导学生自改作文
2017-08-02龚欢一
龚欢一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这句话告诉我们,磨出来的文章才更有味道,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名家大师们修改文章的典范更是值得我们探知,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名家大师修改文章的过程,不仅能起到传经送宝的作用,更能使学生在主动自我探寻的过程中获得深度体验。围绕名家修改文章的方法,从其中借鉴经验,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帮助他们在主动揣摩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写作方法。
一、听故事,启发自改
借助名人修改文章的例子,多给学生讲述其中的精彩,定能使他们在深入揣摩和主动运用的过程中深受启发,利于他们在主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感悟。听故事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感知不断深入和认知体验不断丰富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在主动探知求解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认知切入点。
听故事能使学生在启发中学有所得,并有所获。如学习小说的写作技巧,我给学生讲述了莫泊桑《“一行”和“九行”》的故事,让他们在倾听的过程中深受启发。莫泊桑曾经对自己的一篇稿子甚为满意,但当他拿着稿子去请导师福楼拜帮助修改时,发现老师的桌上有一大叠文稿的纸,奇怪的是每张稿纸上都只写一行,其余的九行都是空白。当莫迫桑认为这样是浪费时,福楼拜却笑了笑说,这是老师的写作习惯,一张纸上只是第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莫泊桑听了,二话没说,立即告辞,赶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故事给了学生很多的启发,他们都认为,正是因为大师们精益求精的精神才使文章散发出熠熠光彩。有的学生从福楼拜的写作态度和不厌其烦的精神中挖掘有价值信息,认为只有如此负责,才能使文章更加出众。
学生听着这样的故事,在主动获得更多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敏锐的语感,利于他们在听讲的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感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选择学生熟悉的名家的修改故事,让他们在认可大家的艺术水准的基础上有更多学习拜读的机会。运用不一样的经验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感知,定能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机活力,让学生在运用中生成真正的写作思维与灵感。
二、学方法,自悟揣摩
文似看山喜不平。好文章給读者的印象是此起彼伏的,其中的技巧让人叹为观止。学习名家修改文章删繁就简、精炼隽永等不同的写作方法,能使学生在主动学习揣摩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可借鉴之处。学习不同的写作方法,能利于学生在主动模拟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精彩。
学习修改文章的方法,能使学生作文富有深度和可读性。如北大的学生曾向鲁迅先生讨教写文章的经验,鲁迅先生就在黑板上写了“删”字,并且认为删就是他写作的秘诀。著名作家魏巍随志愿军战士来到朝鲜战场时,写了很多的有关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写作初稿时,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且都是可读性较强的例子。但在最终取材定稿时,他认为缺少一定的典型性和深度,于是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选择了相应的三个事例,让读者在主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可读素材。
通过反复修改来强化认知,删繁就简,能使语言更加精练,让读者从中获得更多的感思体验。根据写作要求, 围绕“简”字, 注重从写作方法中深入挖掘,定能使学生跳出洋洋洒洒写作的习惯,让文章更加精炼,给人不一般的感觉。
三、探过程,集思广益
好文章最需要咬文嚼字,越咬越有劲,越嚼越有味。探析名家修改文章的过程,指导学生在主动探知求解的过程中集思广益,能使文章修改生动多彩。教师可以学习修改过程为契机,让学生在探求写作经验方法的过程中主动获取认知策略,满足多样化的认知发展需要。
探析名家修改文章的过程,利于学生在主动学习模仿中产生“共鸣”。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值得学习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其中对“人性的批判”和“人生的感悟”值得我们深思。作者在书中有上千处的反复修改,让引经据典、比喻活用、细节描述等成为一个个值得揣摩学习的过程。也正是因为如此,作者在此书的序言中强调,写了整整两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修修改改,让我们看到了不一般的文学成就。如果用呕心沥血来描述作品的修改过程,更能使学生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找到更多学习的经验和方法,让他们在主动修正自己作品的过程中深化理解。
艾芜曾强调写作也是修改的过程,只有把作品当成不是自己的,从别人的角度去吹毛求疵,才能真正展示完美“英姿”。透过上述话语,不难发现,找到修改的基准点,从相应的写作中获得更多策略,定能使学生在主动对照的过程中生成不同的技巧,帮助他们在主动修改总结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经验。
总而言之,善作不如善改。指导学生自我揣摩学习名家修改作文的方法、过程,便于他们在主动发现问题和深入对照的过程中开阔修改视野,让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感悟。教师围绕名家修改文章的事例,多给学生指导和帮助,定能使作文教学渐行渐远,富有生机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