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军师进化
2017-08-02司马戡
司马戡
中华五千年历史上,出谋划策之士不知凡几,但真能做到眼光独到、判断准确、一言九鼎,令君主言听计从,可尊之为“师”的,却并不多。
民间文学公认最早的军师,当数姜太公姜子牙。但细究评书小说家言,却会发现姜子牙的主要使命并非谋划,而是直接上阵杀敌,武力与法力之强,完全是商周甘道夫。姜子牙克敌制胜,往往靠阐教师友人脉,谋略倒未见高明之处,与其说是军师,不如说是和对手闻太师闻仲一样的军帅。
有君主和战争就会有“军师”,但这个词成为职务已经是汉代。曹操手下有中军师荀攸,诸葛亮也曾担任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宛若军师有了联盟。但职务上的军师也不完全与谋士画等号,孙吴有丁奉以右大司马兼左军师、朱然以左大司马兼右军师,都是带兵的猛将。到了太平天国,东西南北四王每人都加着正副军师的头衔,更与出谋划策没什么关系。
孙膑 第一代专职军师
孙膑在文武不分家的战国时代,以其学识谋略成为第一代专职军师。
《史记》记载“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身份与武将分离、坐在车上出谋划策,又留下著名的《孙膑兵法》,同时又有庞涓这个师出同门、相爱相杀的对手,古代军师的形象和必备要素从此定格。
诸葛亮 古代军师代言人
诸葛亮已经成为古代军师的代言人,无论史传还是民间文学都不绝于书。
诸葛亮的出道之作《隆中对》毋庸置疑是三国时代最精彩的全盘战略判断,从日后刘备集团在夹缝中崛起这一点看,郭嘉的“十败十胜”之策也比之不及。但是,诸葛孔明一生经历集军师、部将、丞相、统帅于一身,成绩也不能只用军师的业绩来评价,作为军师的业绩也并非独一无二。
张良 明哲保身的头号军师
历史上的军师角色,起于孙膑,成型于诸葛亮,中间承前启后的便是辅助刘邦成就统一王朝的“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
张良继承了身为军师的传统。孙膑师承鬼谷子,张良则有从黄石公学太公兵法的传说。同时,他“貌如妇人好女”的高顏值形象,也为日后的军师想象所继承。
张良身为谋士,谋略遍布战略、战役多个层次。既有反对树立六国君主这样的国家大计,也有刘邦入蜀后烧毁栈道向项羽示弱这样的诡计,更有说服刘邦尽快撕毁鸿沟之约进攻项羽的毒谋。其谋略之多端,连刘邦都感叹“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司马迁也说“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将军师进一步神秘化。
作为头号军师的张良,更在为人谋臣者要善于保全自身方面成绩斐然。虽然没有像范蠡在传说中那样成为富商,确是实实在在地让自己全身而退。连司马光都感叹:“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刘伯温 辅佐君王统一天下的军师典范
“吾之子房也”,是君王对军师的最高评价。辅佐君王统一天下,建立王朝,是军师的最高荣誉。同时获得这两个成就的军师,刘伯温当之无愧。
朱元璋对刘伯温并无三顾之礼,但当刘伯温为他陈述攻打张士诚、陈友谅和北上争夺中原的战略利弊后,大悦道“先生有至计,勿惜尽言”,从此成为其主要军师。陈友谅攻下太平,朱元璋诸将都建议逃往钟山,只靠刘伯温在内室力劝朱元璋借势诱敌,才将局势逆转。更为难得的是,面对建立明朝后大杀功臣的朱元璋,刘伯温能够全身以退,堪称军师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