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照亮前路访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台城村
2017-08-02高宏然黄靖童
高宏然++黄靖童
台城星火在冀中大地燎原,台城特支及弓仲韬等老一辈革命家“忧国忧民、信念坚定,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两个第一”精神,早已成为安平党员群众不屈不挠、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
弓仲韬回来了。
在河北省安平县台城村,他站在昔日弓家大院的旧址上,化作了一座巍峨耸立的丰碑。前面是熊熊燃烧的火炬,身后是鲜艳夺目的党旗。
其实对于台城村的老百姓来说,他从未离开过。这个出身富绅之家却倾尽家财支持革命、用生命书写忠诚的共产党人,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台城特别支部。
台城星火在冀中大地燎原,台城特支及弓仲韬等老一辈革命家“忧国忧民、信念坚定,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两个第一”精神,早已成为安平党员群众不屈不挠、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
党的生日,七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记者来到安平这块浸染了英雄鲜血的土地,走进“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走进台城的昨天和今天。
星火燎原
弓仲韬生于1886年,是安平县台城村人。弓家是当地的富家大户,但接触过新文化运动、受进步书籍影响的弓仲韬却看透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怀有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1916年,已经30岁的弓仲韬不顾妻儿的反对,赴京求学,考入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后到北京沙滩小学当了一名国文教员。
在附近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看书时,弓仲韬认识了当时北大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在李大钊循循善诱的教导下,弓仲韬的思想觉悟和革命热情迅速提高。1923年3月,经李大钊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月,受李大钊的委派,弓仲韬回到了阔别七年的家乡——安平县台城村。
“弓家大少爷回来了,还办了个农民夜校!”消息传开,当地很多无钱上学的贫苦农民纷纷走进了课堂。而弓仲韬为了筹集夜校的经费,卖掉了自家的20多亩田产,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平民千字文。他以教农民识字为由,灌输马列主义知识,不仅不收学费,所有的学习用具和书本等也全部免费。与此同时,弓仲韬还建起了专门为农民办事的群众组织——农会。在众多学员中,思想进步、向往革命的青年弓凤洲、弓成山引起了弓仲韬的注意,并成为他重点培养的对象。
经过几个月艰苦细致的工作,经李大钊同志批准,1923年8月的一个晚上,在台城村的平民夜校里,弓凤洲、弓成山在党旗下庄严宣誓。随后弓仲韬主持召开台城村共产党员会议。由弓仲韬、弓凤洲、弓成山三人組成的中共安平县台城特支成立,支部设在弓仲韬家里。弓仲韬任书记,受中共北京区委直接领导。弓凤洲的光荣入党,成为中共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共产党员的队伍中破天荒第一次有了农民,弓凤洲也以中共第一个农民党员而载入史册。
在台城特支的影响下,安平县党组织迅速发展。到1927年年底,全县已有7个党支部,5个团支部,全县的党团员总数已达百余人。如此数量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北方各省区的县域中,实为罕见。当时仅有十七八万人口的小县,八年抗战期间共有8689人参加了八路军或成为地方抗日干部战士,有2269人光荣牺牲,其中共产党员470人。
中共台城特别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支部,它的建立不仅标志着安平人民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革命斗争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对中国农村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抗击外来侵略,反抗封建压迫和剥削,实现农民的彻底解放,产生了重要影响。
红色土地再创新辉煌
94年过去了,曾经诞生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涌现一批信仰坚定、勇敢忠诚的优秀共产党人的台城村如今怎样了?
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青砖房,翠绿挺拔的龙爪槐,生动形象的文化墙……走进台城村,宛若走进了一幅美丽乡村的图画。在这片拥有630户、2360人的红色土地上,84名党员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的红色基因,以党建促发展,再创了台城新辉煌。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1000多元,弓仲韬当年办“农民夜校”的希冀已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在2000年前,台城村还是有名的穷村,家家户户靠土里刨食,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民住的大部分都是土坯房。村里的小伙子说不上媳妇,村民干活提不起精神,整天为穷日子发愁。
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台城村党总支改善党组织设置形式,成立了丝网协会党支部、农业产业化党支部、老党员党支部三个基层党支部,根据不同党员不同特点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台城村的丝网产业蓬勃发展。全村80%以上的农户经营丝网,从业人员400多人。还有许多农户在自家开办家庭工厂,65户村民外出办厂开店。台城村人富裕了,他们翻盖了新房,日子越过越有劲,周边的姑娘争着往民勤风正的台城村嫁。在大力发展丝网业的同时,村党总支带领村民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了1000多亩经济林,形成了多元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发展经济的同时,台城村“两委”班子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弘扬‘两个第一精神,再造台城新辉煌”为目标,先后投资500多万元用于村容村貌改造提升。下一步,他们计划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修建星火广场、仲韬故居、老电影老唱片展览馆等设施,推广“农家乐”旅游,逐步把台城村打造成集革命传统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红色旅游胜地。
追寻的脚步
为了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安平县于2002年兴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2009年又斥巨资对纪念馆进行了大规模扩建。
新的纪念馆占地面积6160平方米,主展馆面积890平方米,展览面积607平方米,同时布设革命主题广场、绿化景区和必要的附属设施。主展馆外观设计由党徽图案引申而来。
据安平县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安平县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李建抓介绍,在搜集台城特支创始人之一弓凤洲的资料时,他们先后采访了他的儿子和女儿,却怎么也找不到弓凤洲的档案。几经周折才把弓凤洲沉寂多年的档案找了出来,清楚地了解到当年弓仲韬介绍弓凤洲入党和台城特支的组建过程。
李建抓感慨地说,每次发掘台城特支的事迹,内心都受到触动和激励。资料挖掘越深,触动越大。老一辈革命家信仰坚定的精神,对当前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
七月的阳光照在宽阔平坦的“仲韬路”上,沿路走来93岁的老党员白秀君,她依然像往常一样对行人讲述着在这里发生过的光辉而悲壮的历史,弓仲韬最后一次离开故土前送与她粮食的情景。此时,台城村新一代的年轻人杨桐则走进村党总支,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