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带电圆环轴线上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分布探究
——由一道试题引发的思考

2017-08-02

物理教师 2017年7期
关键词:场强电势圆环

杨 军

(安徽省太和一中,安徽太和 236600)

·问题讨论·

双带电圆环轴线上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分布探究
——由一道试题引发的思考

杨 军

(安徽省太和一中,安徽太和 236600)

对一道关于“双带电圆环轴线上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分布情况”的物理试题进行定量计算,得到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分布情况与双环的距离有关,进而对双环距离取不同值时进行讨论,运用计算软件绘制出不同条件下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分布图像,猜想并尝试证明临界距离的大小.

带电圆环;电场强度;电势;轴向分布

某高考模拟试卷上有这样一道试题:

题目.如图1所示,两圆环A、B上均匀分布相同的正电荷,x轴垂直于环面且过两圆环圆心O1和O2,P为O1O2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的电场强度为0.(B)O1点的电场强度为0.

(C)O1的电势一定等于O2点的电势.

(D)从O1点沿x轴到O2点,电势一定先降低后升高.

图1

1 关于(A)(B)(C)项的分析解答

参考答案:两个圆环上电荷在P点的电场等大反向,故P点的电场强度为0,选项(A)项正确;O1点的电场强度为A环上的电荷在O1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与B环上的电荷在O1处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A环上的电荷在O1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0,但是B环上的电荷在O1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不为0(方向向左),选项(B)错误;根据对称性可得O1点的电势一定等于O2点的电势,选项(C)正确.

以上是参考答案给出的关于(A)(B)(C)选项的分析解答,这是不存在争议的.争议的焦点是在(D)选项的解答,即从O1点沿x轴到O2点,电场强度和电势是如何分布的.

2 对O1O2连线上强度和电势分布情况的定量计算

(1)单个带电圆环轴向场强及电势分布.

如图2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圆环,电荷量为+Q,在其轴线以圆心为坐标原点建立x轴.

图2

所以

取无限远处电势为0,则P点的电势U为

(2)两个带电圆环轴向电场及电势分布.

如图1所示,对两个圆环的问题,取P点为坐标原点,O1坐标为-d,O2坐标为d,由(1)(2)式得圆环A、B在x轴上各点产生的电势U1、U2及电场强度E1、E2分别为

则x轴上各点的电势U为:可得到x轴上各点的场强

欲求U的极值,只需要求E=0的解就行了,但是,E=0最终化为一个复杂的高次(7次)不定方程,方程的实数解与实数解的个数都与d和R都有关系,只有确定了d的值,才能讨论方程的实数解及实数解解的个数.这里的复杂运算可以用Mathematica数学计算软件来帮助完成.为了简化运算,取kQ=1,R=1,以下表达式的d为d与R的比值,x为x与R的比值.则x轴上各点的电势为U和场强E可以化简为

以下所作出的图像,横轴表示x与R的比值,纵轴表示场强(或电势)的相对大小.

3 两种情况下电场和电势的分布

(1)当两环之间距离较近时,x轴上场强和电势的分布情况.

U的表达式化简为

运用Mathematica软件计算,可以得到电场强度的分布图像如图3(a),电势的分布图像如图3(b).

图3

由图像可以看出,E=0确实存在唯一实数解,即x=0;在O1P段上,即[-d,0]区域电场强度方向向左,在PO2段上,即在[0,d]区域电场强度方向向右;在O1O2连线上,即在[-d,d]区域内,电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2)当两环之间距离较远时,x轴上场强和电势的分布情况.

当d=R时,即d=1,E的表达式化简为

U的表达式化简为

运用Mathematica软件计算可以得到电场强度的分布图像如图4(a),在[-1,1]区间内电场强度的分布如图4(b),电势的分布图像如图4(c).

图4

由图像可以看出,方程E=0确实存在3个实数解.可以得到方程在实数范围内的3个解为x=0,x=±0.773485.在O1P段上的[-1,-0.773485]区域内,电场强度方向向左,在区间[-0.773485,0]内,电场强度方向向右;PO2段与O1P段对称;在O1O2连线上,即在区间[-1,1]内,电势是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

4 对d临界值的讨论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在R(R=1)一定的情况下,当d比较小时,E=0的方程的实数解只有唯一一个;当d比较大时,E=0的方程的实数解有3个.

那么,当d变化时,方程E=0从唯一实数解的情况过渡到3个实数解解的情况过程中,临界情况的d值是多少呢?这个问题从前面的关系式中不好求解,好在单环问题给了笔者指导.

(1)对d临界值的猜想.

单环的问题中,由(1)可以求x轴上何处的电场强度最大:

(2)对d取临界值时,x轴上场强和电势的分布情况.

计算可得电场的分布图像如图5(a),电势的分布图像如图5(b).可以看出x轴上场强和电势的分布情况相似,只是在时,坐标原点附近的电场和电势分布更加“平坦”.

图5

(3)对临界距离猜想的证明.

5 结论及反思

通过以上的分析讨论可以得到:

由此可见,本文开始给出的3种解法得到的情况都是错误的,解法1也就是参考答案给出的结果是不可能存在的;解法2给出的结果是在两环之间距离小于槡2 R时才能成立;解法3给出的结果是在两环之间距离大于槡2 R时才能成立.

物理试题需要用合适的物理情境来考察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一个好的物理情境要能体现物理学科的自身价值,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现在各类考试中的物理命题都非常重视对物理情境的创新,创新是好事,然而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切不可出现因为一味追求创新而出现不符合实际、有科学性错误的物理情境.

1 梁灿彬,秦光戎等.电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17-20.

2 四川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第一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7-20.

3 伍秀峰.探讨一幅电势在坐标轴上分布的图像[J].物理教师,2013,34(10):53-54.

4 翁以忠.关于等量点电荷的图像问题讨论[J].物理教师,2011,32(2):47-48.

5 杨习志.利用Matlab研究点电荷间的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分布问题[J].物理教师,2015,36(4):69-72.

6 欧剑雄.高中物理命题中物理情境的科学性探究[J].物理教师,2013,34(9):19-22.

2017-03-12)

猜你喜欢

场强电势圆环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求解匀强电场场强的两种方法
同步机和异步机之磁势和电势的比较
场强与电势辨析及应用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LTE-R场强测试系统的实现
电势与零电势参考处的选择
巧剪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