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楚都 靓丽宜城—湖北省宜城市全力争创国家园林城市

2017-08-01姜婕

城乡建设 2017年13期
关键词:宜城宜城市园林城市

绿色楚都 靓丽宜城—湖北省宜城市全力争创国家园林城市

宜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版图面积2115平方公里,人口57万,现辖八个镇、两个街道办事处、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一个襄阳精细化工园区。市区建成区面积25.90平方公里,人口19.12万。宜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楚国鼎盛时期的都城、辞赋文学鼻祖宋玉的家乡、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的殉国地。近年来,宜城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高举工业大旗,外抓招商、内强筋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竞进态势,2013~2015连续三年获评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

宜城气候宜人、山环水抱,境内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5.1%以上。城区临江拥湖,环境优美,素有“汉江明珠”的美誉。2013年12月,在成功获得“湖北省园林城市”称号后,宜城市确立了更高的目标和追求,着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坚持“高标准、有特色、创一流”,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加大投入、规范管理,突出园林绿化理念,彰显地方特色,初步形成绿地布局合理、功能设施齐全、风格特色鲜明的城市园林景观。目前,全市城区绿化覆盖率37.86%,绿地率33.6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48平方米。城市绿化建设的主要指标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加强组织领导,强势推进

宜城创园工作起步较早,2015年抢抓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的优势,加快了创园步伐;2016年又发起了全市总动员的冲锋号,掀起创园新高潮。

—高位推进,完善创建机制。2016年初,宜城市提出“221”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二个“2”中有一项就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立以宜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创园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召开“打造绿色楚都、创建园林城市”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细化分解创建工作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定期开展督查、考核,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创建格局。

—强化宣传,浓厚创建氛围。宜城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短信、微信等媒介,全方位、多视角地宣传,定期编发创建工作简报,报道创园工作动态;制作大型公益广告,刷写宣传标语,悬挂创园宣传标牌,群发创园信息等,进一步扩大创建活动的影响力,使创园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度、积极性和主动性。

—全民参与,汇聚创建合力。宜城市于2013年开始,将植树节所在周定为“全民义务植树周”,动员市民参与创园,先后在新207国道、楚都公园以及万洋洲湿地公园等地开辟义务植树基地,总面积超过30公顷,义务植树率逐年提高,市区每年都在80%以上。仅2016年春季,全市就有20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栽植各类苗木110多万株,完成通道绿化100多公里,基地造林、村庄绿化5000多亩。还先后组织开展“全民绿化月”“庭院绿化周”活动,动员更多的市民群众见缝插绿、垂直布绿、消灭绿化死角,增强市民爱绿、护绿、建绿的意识。

创新创建理念,彰显特色

好风景既是生产力,也是凝聚力,更是竞争力。历经了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如今,“抓绿化就是抓发展”“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宜城城市建设的共识。

—树立抓创园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宜城市始终把打造优美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来抓,在制定完善规划时,结合城市建设、产业特点,融入“绿色、健康、安全”理念,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邀请名院、名校、名家,修编《城市总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完成水资源保护规划、街景绿地设计、道路绿化设计和公园设计等规划、设计项目,划定城市绿线、蓝线、紫线、黄线,严格实施“四线”管理,市区绿化形成“一心、三带、三纵四横、多珠”布局,一心,即以鲤鱼湖风景区为核心,建设3平方公里的鲤鱼湖生态湿地保护区;三带,即建设沿江湿地、沿湖公园、沿路绿带,构筑生态廊道,形成有机生态网络;三纵四横,即以楚都大道、中华大道、燕京大道、滨江大道、铁湖大道、207国道、振兴大道七条城市主干道路绿网建设,形成绿色循环路网;多珠,即城市主要街道交叉口建设景观节点游园。在创建过程中,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和谐双赢,提出“三个舍得、两个不惜”理念,即舍得投入、舍得场地、舍得政策,不惜暂时把发展速度降下来,不惜放弃一些投资开发项目。通过建筑减量城市增绿,营造低调建筑、高调绿色视觉效果。工业园区打造绿色生态系统,建成了天舒纺织、鑫统领等一批花园式工厂。

—树立抓创园就是抓民生的理念。在园林城市创建中,宜城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广大群众生活品质。一是实施亲民绿化。把最美的风景还给广大市民,把最好的地段用作公共空间,先后在市区黄金地段修建了楚都公园、燕京花苑、紫盖山广场。通过规划建绿、拆违扩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等措施,在全市形成以道路绿化为主线,公园绿地为重点,单位、居住区绿化为基础,近郊生产绿地和防护林带为补充的城市绿化格局。二是推进绿色小区建设。按照生态优先、经济实用、因地制宜、文脉传承的原则,统一规划、成片开发了10个住宅小区。宜城康桥国际城获批国家绿色建筑星级标识项目,嘉豪城市花园、湖畔人家、岸尚城、七里花园、清华苑等10个小区被命名为湖北省、襄阳市级园林式小区。宜城市国税局等25个单位成为湖北省、襄阳市级园林式单位。三是强化环境整治。围绕“显山、露水、增绿、现蓝”的目标,通过“治违”“治脏”“治乱”“治水”“治尘”,还绿于民、还净于民,让宜城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广大市民看得到绿色、闻得到花香、听得见鸟鸣。

—树立抓创园就是抓特色的理念。宜城五水润城、因水而兴,在城市建设中,宜城市着力凸显“水”和“绿”两个主题,用绿来美化水,以水来提升绿,彰显了水绕城流、城在林中、园水互动、无处不景的“宜城特色”。一是着力建设以鲤鱼湖为中心的楚都风景区。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巧妙布置远景、中景、近景,与湖水相映,构建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宜城“西湖”。二是协调配置道路林荫系统。坚持本土树种为主、精品花木点缀原则,注重道路绿化植物品种、造型、色彩、层次合理搭配,形成了“城在林中、人在景中、房在园中、路在绿中”的景观特色。三是完善城市生态环境框架体系。大力保护汉江沙洲地、河流滩涂湿地,在鲤鱼湖-邬家冲水库生态旅游风景区广泛植树造林,建防护林带。积极将绿化向市郊路网延伸,把城郊林田路网建成绿色长廊和风光带,先后在随南路、宜东路、207国道等交通干线两侧开展绿化美化,形成多条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绿化风景带。

全面对标提质,干在实处

宜城市严格按照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标准,加快园林绿化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扩总量、补短板、塑精品、提品位,高标准推进创建活动。

—扩大绿化总量。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一是打造绿色长廊工程。目前全市38条主次干道总长55公里,绿地达标率达80%。建成燕京大道、楚都大道、中华大道、振兴大道、铁湖大道、北环三路等7条园林景观路,打造自忠路、汉江路、普锦路、情侣路、丁家巷等10余条林荫路,形成一路一景、相映生辉、各具特色的城市道路风景线。二是实施绿化“四进”工程。深入推进绿化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小区,推进庭院绿化拆墙透绿、拆围献绿,拆除围墙2000多米,新改绿地4000平方米,全市居住小区绿地面积达到26公顷。三是塑造精品景观工程。新建楚都公园、滨江公园,建成襄沙大道节点游园、高速公路南出口游园等一批游园。四是实施重要节点改造工程。重点完成麻竹高速宜城北连接线、襄沙大道光彩节点、五条路节点景观改造,346国道景观节点绿化、207国道绕城段节点游园绿化等建设。五是开展文化融入工程。深入挖掘楚文化、汉水文化和乡土文化,将城市文化和文脉融入城市绿化之中,融入公园、广场和街头游园建设之中,提升游园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形成楚都公园、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园等一批文化旅游景点。

—补齐基础短板。突出精细配套,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一是完善城市环保设施。启动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将日处理能力由2万吨增至4万吨,使处理率达到或超过全国城市平均水平。新建城市截污干管,完成进度70%,预计年底完成,实现雨污分流。全面清淤地下管网,告别一遇大雨城市内涝的历史。二是配套城区基础设施。全面消灭城区泥巴路、瞎子街、梗阻路,修复振兴大道、文昌路、发展大道、马家巷、学苑路等破损路面3000多平方米,修补沥青路面2000多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区供水管网104公里,城区供水实现全覆盖。延伸天然气管网至经开发、雷大工业园区。开通覆盖城乡的公交线路,实现村村通客车。三是突出城镇住房保障。先后完成棚户区改造6768套,新建公租房6742套,危房改造2768套,创新“自改委做主、专业化征迁、货币化安置”的棚改新模式,住房保障率达到100%。

—提升宜居质量。一是划定生态红线。充分利用城区的河、湖、林等自然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分片拓展、绿脉相连、结构整合”的原则,着力抓好沿河防护带、沿湖风景带、沿路景观带、园区森林带的建设,增强城市绿地系统功能,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景观、游憩、科教、防灾等多种功能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发展低碳经济,严把工业园区准入门槛,建成了一批循环经济工业项目。全市新建建筑普遍采用节能材料,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比例达到65.63%。二是实施蓝天碧水行动。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汉江、蛮河水环境治理和秸秆禁烧工作,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占80%以上,汉江水质始终为功能区划Ⅱ类,蛮河水质持续好转;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长期达标率为100%;城区交通噪声值始终控制在标准范围内。2015年,宜城绿色发展指标考评在全省同类县市由第七位跃居第一。三是推进城市精细管理。建成投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城乡垃圾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市场化运作。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建管并重、长效管护,健全城市园林绿化规章体系,探索多元投入机制,深化绿化管养体制改革,打造城区园林绿化长效管理新模式。

凤凰于飞,其名啾啾;山高水远,其情悠悠。宜城上下将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持续发力,努力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策划:姜 婕

猜你喜欢

宜城宜城市园林城市
江苏省镇江市宜城小学
中国国家园林城市的分布特征研究
乡思
阜阳市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宜城市稻茬麦抗涝播种方式试验示范
宜城腊树园村宋玉文化资源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湖北省宜城市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
宜城板桥风电场入网电能质量测试及谐波治理
绿满家园花满城——宁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纪实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调查与研究——以宜城市城市管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