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7-07-31张春莲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5期
关键词:就业实践教学

张春莲

摘要:以黑河学院为例,对新建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具体包括实践教学目标问题、实验课程设置及课时问题、实验软硬件配置问题、实验室开放与管理问题、校外实习基地问题、实践考核与评定问题、实践教学师资培养问题。

关键词:新建本科;会计学人才培养;就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由于建校时间较短,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在会计实践教学方面普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实践教学目标问题

实践教学目标取决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黑河学院为例,根据黑河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黑河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其中的“应用型”是指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践教学的目标也应是服务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整个实践教学也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实验课程设置及课时问题

黑河学院2016级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课程实验+创新创业”所占学分为总学分的36.5%,比13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28.29%,多了8%,也体现了在专业培养上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例如基础会计课程总学时由先来的64学时(理论46学时和实验18学时)变为72学时(理论44学时和实验28学时),其他的专业课程的实验课比例也在提高,管理学也由原来的全部理论学时设为课带实验的课程。这样的设置也符合实践教学的目标,但还应进一步考虑哪些课程应设置实验课,以及实验课课时比重,来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与任课老师、学生座谈发现,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专业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几门理论课也在向更多实践课上转变,或者全部转为实践课,比如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经过课程改革,把传统理论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案例分析和讲解、交流为主。再设置此类课程时,就应考虑提高其实验课时。

三、实验软硬件配置问题

现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共设8个实验室、近两百台电脑来满足三个专业、1000名在校的实验课和参加各类实践类大赛需要,随着实践教学课时的不断增多,实践类大赛参加的赛次不断增多,实验室的设置不再满足需要。会计专业软件也在达到三十个左右,能满足现在十五门实验课程需要,但有些软件需要更新,如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软件有用友U872和用友V10.1两个版本,用友U872已经是很旧的版本了,用友V10.1很新,但是其所占内存较大,而实验室的电脑内存又较小,无法运载用友V10.1,所以用友V10.1的更新必须建立在硬件更新的基础上。实验软件不升级,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需要。再如VBSE实验室的硬件已安装完成,用此实验室进行过一届学生的集中实习,但软件运行和操作过程中也出现问题,等待供应商进行新版本的升级。

四、实验室开放与管理问题

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较少、实验室数量多、软硬件多、管理复杂,并没有这方面的资金预算,无法给管理者报酬,实验室在课余,尤其是晚上并未真正向学生开放,只是在有校内或院内比赛时或比赛前集训时由使用者申请开放。开放率低会使资产的实际使用率下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实验室在上课期间硬件出现问题,由于实验管理人员的技术和数量有限,不能及时解决,影响了教学效率。软件操作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也可能导致课程无法进行。软件问题的解决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去沟通协调,实验室管理人员可能只懂专业或只懂计算机,与供应商沟通也会遇到障碍。

五、校外实习基地问题

由于会计工作的特点,每个校外实习单位只能容纳几个实习生,校外实习基地不能满足现在学生实习的需要,即使去实习,实习效果也不理想。企业方为了其经济效益目标,而学校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两方的目标并不矛盾,但没有找到很好的结合点,近两看来,经济管理学院也不断加大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扩充力度,并与企业探讨深入合作的项目,达到双方共赢的理想效果。

六、实践考核与评定问题

实践考核与评定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包括实验课和实习。在考核与评定上,实验课主要采取总评成绩等于平时成绩与实训成绩的加权进行计算。平时成绩主要取决于出勤、课程表现等,实训成绩主要取决于实训的结果。评定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评定标准不够细致,具体体现在标准笼统、主观随意性较强;实训的材料过多,多以抽查为主,导致评定范围并不全面。随着授课教师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实验的评定会越来越科学。实习成绩的评定主要取决其出勤、实习汇报和实习报告的书写质量,由于无法全程监控,所以评定方法也应该加以改善。

七、实践教学师资培养问题

由于多数教师直接一毕业就来到我校,从上学的校门到任教的校门,没有接触到社会实践,只能凭借其专业知识和操作软件来指导学生,其本身对实践的不了解导致其在实验的内容和实验设计上存在问题,课程未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老师的思想不开放、视野不开拓导致其对实践课的认识也比较保守、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改变。导致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竞争力较弱。

只有上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新建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才能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策略探析[J].高教学刊,2017(4).

[2]王一舒,王卫星.融入“跨界教育”理念 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J].财务与会,2016(4).

作者简介:張春莲(1965-),女,黑龙江佳木斯人,教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教学方法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实践教学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