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对比评定

2017-07-31刘广辉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

刘广辉

【摘要】目的:硬膜外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发挥的麻醉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8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麻醉手段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联合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联合组总麻醉优良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手术中,联合组心率、血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均属于老年骨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针对此类疾病,通常可借助髋关节置换术实施治疗。然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备一定的特殊性,手术过程中必须要对麻醉手段进行科学选择,确保良好的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1]。为了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发挥的麻醉效果,位今后的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择本院8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分别给予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8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样本,根据麻醉手段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人数为42例。对照组包含22例男患和20例女患,患者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59岁和84岁,平均年龄(72.5±4.2)岁。联合组包含24例男患和18例女患,患者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61岁和85岁,平均年龄(73.2±4.5)岁.联合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不存在麻醉禁忌症。两组患者在性别结构以及年龄范围等基础资料的对比上无显著区别,可应用于研究对比。

1.2 方法

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均接受相关临床检查,同时,医院均对其实施手术风险评估,要求其进行为期8小时的禁食,确认患者不存在麻醉禁忌症。两组患者均具备较为完善的术前准备工作。针对并发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患者,均对其实施对症处理,将其血压水平及血糖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对照组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选择L3-L4位置作为腰椎穿刺点,对患者实施穿刺操作,选择浓度为0.5%的布比卡因,具体用量为10毫克,将实际麻醉平面调整在T7,实施麻醉后,帮助患者选择平卧位,保持该体位8min后改变体位,选择0.02mg/kg咪达唑仑以及1mg/kg芬太尼,对患者进行实时静脉注射。

联合组接受腰-硬膜联合麻醉,早期操作方法参照对照组。结束穿刺操作后,选择25G腰麻针,成功插入之后,综合分析患者个人状况,合理选择5毫升至8毫升布比卡因注射液注入,待患者脑脊液顺利流出之后,选择2毫升浓度為0.75%的布比卡因以及1毫升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将其注入,将腰麻针拔出,5min后实施麻醉平面测试,同时视情况合理增加利多卡因用量。

1.3 临床疗效评定

本次研究将患者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差三种。(1)优:患者接受麻醉后状态十分平静,没有疼痛感,不需要通过药物实施辅助麻醉,且肌肉松弛度较好;(2)良:患者接受麻醉后有少量疼痛,接受镇痛药辅助麻醉后疼痛缓解并回到平静状态;(3)差:患者接受麻醉后仍有强烈疼痛,妨碍手术正常开展[2]。

对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麻醉前、手术中以及手术结束后的心率状况以及血压水平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经SPSS19.0数据统计学软件针对联合组及对照组麻醉效果、心率以及血压等临床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通过均数和标准差表示两组计量数据,计量数据对比实施T检验,通过例数和%表示组间计数数据,行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联合组接受腰-硬膜联合麻醉后,其总麻醉优良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手术过程中,联合组心率80.8±8.5(次/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3.1±8.9(次/分)(P<0.05);手术中联合组血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由于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需要承受的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等均大幅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数量众多,相当一部分工作者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者长期以同一姿势进行工作,其站姿、坐姿等不规范时,极易引发各种骨科疾病,而老年人因为年龄等因素,更容易患上各种骨科疾病。近年来,通过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科疾病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老化较严重,且其器官也慢慢出现衰弱,在手术耐受性上相对较差,因此必须要谨慎选择手术麻醉方法。本次研究发现,联合组接受腰-硬膜联合麻醉后,其总麻醉优良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手术过程中,联合组心率(80.8±8.5)次/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3.1±8.9)次/分(P<0.05);手术中联合组血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数据与关传友关于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方式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3-6]。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腰-硬膜联合麻醉再髋关节置换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总而言之,针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借助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大大改善患者术中心率及血压,提高麻醉优良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飞雪,何亮,徐维娟.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探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5:532+534.

[2]王建平,田节印.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29:95-96.

[3]关传友.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5:2965+2968.

[4]曾令全,石宗莉,刘艳,等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重庆医学,2 0 1 1( 3 5):3 6 0 7 .

[5]杨飞雪,何亮,徐维娟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探析 .求医问药(下半月),2 0 1 2( 5):5 3 2 .

[6]李建钢,陈璧,杨红华 .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 .昆明医学院学报,2 0 0 9( 1 1):1 0 1

猜你喜欢

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探讨
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比较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探析等效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L—CSEA分娩镇痛法用于自然分娩的临床研究
两点穿刺重比重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腰椎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