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和人教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教参的比较研究
2017-07-31陈云杰丁银娣
陈云杰 丁银娣
沪科版和人教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教参的比较研究
陈云杰 丁银娣
通过比较分析沪科版和人教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教参在理念指引、课本编写说明、设计指引、内容注释和相关拓展等方面的异同点,探讨了核心素养理念对生命科学教参的新要求,建议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注重形式多样,强化教师参与,从而在教参中渗透核心素养。
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 教参 比较 建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本也不断推陈出新,但随之而来教师对课本的陌生感也有所增加,尤其是拓展型课程(选修模块)的内容非常前沿,此时教师对教学参考书(简称教参)的需求就增加了很多,那么究竟怎样的教参才是受广大教师欢迎的呢?本文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教学参考资料(试用本)》[1](以下简称沪科版教参)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3 选修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教师教学用书》[2](以下简称人教版教参)分析两版教参的内容组织特点。
一、教参的功能定位
教参,顾名思义,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所以教参最重要的就是其“参考力”——教师,特别是职初教师能从这里获得多少有价值的信息。教参的参考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理念指引,主要指基于具体学习内容,指导与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教参的理念指引,不同于普适意义的教学理念,是PCK理念下的基于具体内容的教学理念,这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是编写说明,主要指课本编写的意图说明。课本的每一句话、每一幅图、每一处提问、每一个实验等背后都有课程教材专家的意图,准确清楚地将专家的意图传递给一线教师也是教参的职责。
三是设计指导,主要是课标解读和方法引导。课程标准是课本编写的标准,也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标准,教参应该帮助教师在课标的概括性与教学活动的具体性间建立联系。
四是内容注解,主要是知识内容的解读,教师知识面的拓展。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对课本中出现的素材做必要的解读。特别是拓展型课程(选修模块),所涉及的很多知识已经超过了教师大学所学,很多教师都是边学边教。虽然用一桶水和一杯水来比喻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量并不科学,但必要的知识储备量对于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显然也对教参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应该能给教师解读知识、拓展教师的知识面。
五是相关拓展,主要是内容注解的延伸拓展或相关科学发展前沿内容的拓展。教学理念的落实具有学科性特点,而教师的学科知识厚度决定了教师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从而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赋予知识意义的高度。同时教师对学科发展前沿的了解程度,会影响教师的学科知识体系发展观和正确认识观的建立。教参要从课本中来,还要高于课本的输出,这才能体现教参适合群体的多样性、多层次。
二、两版教参在理念指引方面的比较
(一)课程理念的显性表示
沪科版教参在“前言”的课程简介中,有“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小栏目专门介绍课程理念;人教版教参在“致教师”的“教学建议”栏目中,第一个小标题就是“结合本模块的教学实际,贯彻课程理念和目标”。而且,二者都完整表述了课程理念的具体内容,并指出要切实贯彻课程理念。
(二)课程理念的隐性体现
如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体现课程理念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难点,两个版本的教参在这方面都有指导。
沪科版教参在章和节两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的表述上,特别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课程理念的呼应,如表1中的编号①和②;在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栏目也注重课程理念的渗透,如表1中的编号③和④。
人教版教参在很多栏目上都与课程标准相呼应,具体见表1中的编号⑤和⑥。同时每一专题的“教学案例”,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了一个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详细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预期目标,其中的预期目标就是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分析其与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表1 课程理念的隐性体现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沪科版和人教版教参均通过各自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在指导教师关注、内化课程理念,并运用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三、两版教参在课本编写说明方面的比较
(一)均高度关注课本的编写意图
教参是教材与教法的解读本与指导册,对课本编写依据与意图的解读,可引导教师准确认识教育理念的学科性表征与实践性表达的内涵,继而使教师在教学中准确贯彻与落实相关理念与编写意图。
沪科版教参首先在“前言”中以两页的篇幅作了教材简介,较详细地从教材特点、教材内容框架总体设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教学课时安排建议等方面分析(见表2);然后在每一章的“本章教材总体分析和编写意图”栏目对每章内容作说明;具体到每一节,在“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栏目下,对教材编写专家的意图作了解读。
人教版教参同样在“致教师”中以两页多的篇幅详细介绍了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并用图解作了概括,同时逐一解读(见图1),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使用课本提供方便。在每一专题的教材分析中,详细分析各专题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结构。每一分专题的教学策略,也是在对具体内容解读的基础上提出的。
表2 沪科版教参对教材栏目的说明
图1 人教版教参对教材呈现方式的图解
(二)表达风格各具特色
沪科版的表达方式以文字或表格为主,几乎对课本的基本结构都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说明,帮助教师完整认识课本结构之间的联系、各部分所要体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主要落实方法,并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予教师理解性与操作性的帮助。
人教版的表达精炼程度高,重点从课本整体和一个大主题的角度分析,关注课本编写意图,注重课本各板块间的逻辑关系,以结构化图形突出规律性与原则性,易记易懂。
两种版本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建议新一轮的课本编写,将教参的比较分析工作纳入前期工作中,采多方之长,结合地域文化与教育特色,充分发挥教参的参考性与指导性。
四、两版教参在指导教学设计方面的比较
(一)指导教学设计均作为教参重点内容之一
沪科版和人教版教参在设计指导方面有高度的相似性,沪科版教参首先在“前言”中阐述了课程的目标和课程的教学目标,然后在每一章、每一节详述章、节层面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通过这三次不同层次的分析,高度精炼课程标准,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在每一节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栏目中,给出教学建议,从具体教学行为出发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
人教版教参同样在“致教师”中先阐述了选修模块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的课程设计思路和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然后在每一专题中较为详细地阐述教学目标,最后在每一分专题中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并针对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如何突破教学难点给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设计指导与各自课标的课程目标分类特点高度匹配
两个版本的表达形式有所差别,但都与各自遵循的课程标准高度匹配。《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3]将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沪科版教参在从课程、章、节不同层面表述教学目标时都严格遵循三维目标的分类特点。相比之下,人教版教参只是在每一个大专题中,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4]中关于课程目标的分类,从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方面阐述各专题的教学目标,而分专题的教学目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这三方面,但具体表述时并没有严格从这三方面入手。
课程总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每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这个角度讲,沪科版教参关于教学目标表述的方式更有利于教师贯彻课程标准,更有利于教师在设计、选择教学活动时能时时刻刻关注三维目标的总体达成。
五、两版教参在内容注解和相关拓展方面的比较
(一)沪科版教参的内容注解更全面
沪科版教参的内容注解包括“主要插图说明”“实验和活动建议”“思考与讨论参考答案”“分析和讨论参考答案”等栏目。“主要插图说明”主要是对课本上的一些重要的、复杂的、学生缺乏相应知识背景的插图所包含的信息作必要的说明,以方便教师利用这些信息组织教学。“实验和活动建议”就材料选择、试剂配制、仪器操作与维护、实验步骤细节与注意事项、教学组织等方面作出说明。人教版教参的内容注解集中在“答案和提示”栏目,但答案内容比沪科版详实。
(二)人教版教参的相关拓展更丰富
沪科版教参只有“教学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书目”设计内容拓展,其中“教学参考资料”主要对课本中所涉及的某些知识作进一步的拓展,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但篇幅不大。而人教版教参在每一分专题有“知识拓展”栏目,以问答的形式就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在每一大专题又有“前沿动态”栏目,对每一大专题的研究前沿作介绍,二者篇幅都较大,同时还有“参考书目和网站”提供给教师进一步阅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沪科版教参更注重内容注解,而人教版教参更注重知识拓展。在教参修订中,希望能考虑两个版本的优点,优化内容注解栏目的同时加强相关知识的拓展,并要注意教师对相关拓展的需求。
六、“互联网+”时代的教参应有的特点
(一)线下和线上并行
随着21世纪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课本、教参的滞后性日趋明显,传统的纸质教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需求,能够实时更新的线上教参呼之欲出。同时也应该注意,线下传统教参的准确、权威、全面等特点是线上教参有所不及的。就教师个人而言,这也符合当前知识时代中自主学习的需求[5]。因此,线下和线上并行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模式。
(二)传统和现代并存
虽然教参在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制定等很多方面对教师做了指导,但完整教学案例的指导作用也不能忽视。人教版教参就在每一专题的最后给了一个“教学案例”,但还不够完整,最好是包括学情分析等在内的完整版,因为每一个教学案例都是针对特定地区、特定学校、特定班级设计的,完整的教学案例能启发教师基于学情设计教学,这样的案例更具指导意义。
在注重传统教学案例形式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光盘随书发行优秀的录像课,或者在出版社网站下载,“一师一优课”工程就可以提供很多的资源。更为现代化的微课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案例,“静安区生命科学二次学习平台”就有丰富的微课资源。
(三)权威性和前沿性并重
课本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教参的前沿性来补充,而在突出教参前沿性的同时,也不能丢掉其权威性。教师使用教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看重它的权威性,虽然“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但鱼龙混杂,教师有时候也难以分辨,这个时候教参的意义就突显出来了。
(四)理论性和实践性并举
现行教参侧重于理论指导,但教学是理论指导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所以若教参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同时,加入更多的实践元素会更受教师欢迎。比如,就某个教学难点给出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供教师参考,就某个教学重点给出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等。
七、总结暨修订建议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如何将“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解释给广大教师,成了教参的新任务。综合以上分析,建议生命科学教参在修订中考虑以下建议:
(1)渗透核心素养。建议在教参中加入完整的教学设计,重点分析教学活动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并给予必要的解释,下面就以“人体内环境与自稳态”中的部分教学内容说明教学活动与核心素养的对应关系(见表3)。
表3 教学活动与核心素养的对应关系
(2)运用信息技术。建议在传统纸质印刷版教参的基础上,增加关于课堂实录的数字版教参,同时增加网络版,用于资料的实时更新和网络资源的推荐。如人教版教参的必修1、2、3和选修1已经有随书光盘,沪科版教参还没有。网络版教参应该是一种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因为越来越多的教师习惯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同时由于网络服务器的存储空间巨大,网络版中能呈现大量的视频、音频素材;另外,网络版还可以很方便地提供很多资源链接,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3)注重形式多样。建议教参的呈现形式也要多种多样,图文并茂,适当的图示不仅有利于信息的准确传递,也有利于增加教参的亲和性。如沪科版教参关于“影响血压的因素及其调节”的教材分析,如果将原来文字配上关于降压反射的图示(见图2),会给教师更清晰、直观的认识。
图2 降压反射图示
(4)强化教师参与。教参是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的,受一线教师欢迎的才是好教参。建议教参修订时能有部分一线教师参与,表达一线教师的心声;同时也建议组织大范围的调查研究,收集广大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为教参修订提供参考。
[1]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 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教学参考资料(试用本)[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选修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师教学用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试行稿)[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郁晓华. 个人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学习[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陈云杰 上海市育才中学 201801
丁银娣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2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