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2017-07-31魏绪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4期
关键词:艾司西帕罗西普兰

魏绪华

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魏绪华

目的 研究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96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为48例,给予对照组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评分、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抑郁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首发老年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临床效果;安全性

首发老年抑郁症属于常见的心理疾病,临床表现为较显著的心情低落,并伴有烦躁不安、浑身燥热等症状[1]。首发老年抑郁症病情较为复杂,应尽早给予治疗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2]。在临床上,药物治疗为常用方法,其中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为常用药物,但因药物不同所产生的药效、反应也有所不同[3-5]。因此,本次研究针对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将研究方法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首发老年抑郁症诊断标准,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为4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59~75岁,平均年龄(60.5±8.9)岁,抑郁评分8~13分,平均评分(10.5±1.75)分;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23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1.5±9.2)岁,抑郁评分9~14分,平均评分(11.5±2.15)分。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抑郁评分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帕罗西汀(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43)治疗,口服,一次20 mg,一日1次。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口服,用量:1次/d,常用剂量为5 mg/d,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每日最大剂量可以增加至10 mg,通常2~4周即可获得抗抑郁疗效。两组患者持续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评分、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抑郁症状评分采用HAMD量表进评价,分数20分,分数越高证明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6]。临床治疗有效率按四级评定进行评价,以抑郁症状评分减分率>75%为治愈;抑郁症状评分减分率在50%~75%为显效;抑郁症状评分减分率在25%~50%为有效;抑郁症状评分减分率<25%为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7]。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n(%)]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抑郁症状评分采用t检验、用()表示;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采用%表示,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抑郁症状评分比较

观察组抑郁症状评分(3.1±1.2)分;对照组抑郁症状评分(6.8±1.6)分,组间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12.817,P<0.05)。

2.2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81.3%(P<0.05),详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3/48),其中出现失眠1例、腹泻1例、食欲减退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2%(14/48),其中出现失眠2例、腹泻2例、食欲减退3例、心动过速2例、头疼4例、震颤1例,组间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649,P<0.05)。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表现为心情低落与处境不吻合,严重时还会引起患者出现自杀倾向[8]。而首发老年抑郁症往往不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加之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受社会与经济形态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加重了病情,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9]。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是常用药物[10]。临床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对改善老年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11]。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抑郁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6.3%明显低于对照组29.2%、且临床治疗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81.3%。原因分析如下:艾司西酞普兰为外消旋西酞普兰的左旋对映体,可增进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5-HT)的作用,抑制5-HT的再摄取;其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作用较弱,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状[12]。同时能对5HT1-7受体或其他受体包括α和β肾上腺素、DA1-5、H1、M1-5和苯二氮䓬受体无作用或作用非常小,对Na+,K+,Cl-和 Ca2+通道也无作用;在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快速结合肾上腺素受体、胆碱受体,可通过双通道增加药物活性,不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13]。而帕罗西汀为抗抑郁症药物,是高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可提升突触间隙中5-HT浓度,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功能,服用后,生物利用度具有50%[14]。通过以上表述来看,艾司西酞普兰具有较长的代谢期,其代谢期产物可降低其在肾脏及肝脏内的影响,避免与其它药物起反应,进而减少不良反应[15]。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中,其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比帕罗西汀起效更快,临床症状缓解更加明显,临床疗效更好,且耐受性好,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飞.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分析[J].药品评价,2016,13(24):25-26.

[2] 吴强,魏晓艳,连卓.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对照研究[J]. 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7):4-6.

[3] 胡雅岚.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四川医学,2016,37(11):1267-1269.

[4] 贾金鼎,杨建章,余学,等.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112-2113,2116.

[5] 徐保锋,任朝晖,路多. 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90例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8):152,154.

[6] 徐蕾,孙娟娟,张海山.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国处方药,2016,14(9):64-65.

[7] 唐小辉. 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6):245-246.

[8] 安彦敏,赵惠芳,刘亚丽,等.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 河北医药,2011,33(5):711-713.

[9] 潘海燕.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14):113.

[10] 袁平,张龙华,李如华. 分析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27):11-12.

[11] 张焱.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75-76.

[12] 窦富珍,俞敏.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6,4(16):135-136.

[13] 向永红,田小元.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3):56-57.

[14] 董太新,向雄,郭彩洪. 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0):78-79.

[15] 宋春联,奈效祯,孙小华.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5):25-26.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Studies of Escitalopram and Paroxetine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Depression

WEI Xuhua Departmet of Psychiatry,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in Liaocheng, 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first-rate depression.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as the study period, 96 patients with senile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ere 4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roxeti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scitalopram. The scor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clinical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ici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nile depression in the starting, the application of escitalopram citalopram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depressive symptoms, improv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treatment, but also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use.

first episode of depression; estercitalopram; paroxetine; clinical effect; security

R749

A

1674-9316(2017)14-008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4.044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山东 聊城 252000

猜你喜欢

艾司西帕罗西普兰
N-甲基帕罗西汀脱N-甲基的催化剂研究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浅谈阿里普兰“果孜”歌舞概念及起源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甜梦口服液对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神奇的“艾司”
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