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长QT综合征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2017-07-31王冬梅王希荣季冬石蓓
王冬梅,王希,荣季冬,石蓓
获得性长QT综合征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王冬梅,王希,荣季冬,石蓓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9岁。因头昏、乏力、心跳慢1周入院。入院1周前出现头昏、乏力,伴发热,体温最高达42℃,于当地做心电图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经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正常,但仍有心率慢而就诊我院。入院查体温正常,血压53/3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49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T波改变,QT间期549 ms(图1A)。超声心动图检查无特殊,予抗感染,去甲肾上腺素、钾镁合剂治疗,入院第2天突发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显示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图1B),立即予200 J电复律后恢复窦性心律,并给予硫酸镁、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其后多次发生TdP,均予电除颤后恢复,查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SH) 10.541 uIU/m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1.6 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 6.4 pmol/L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0.35 nmol/L ,甲状腺素(T4) 38.4 nmol/L ,查皮质醇(8 am)为45.8 nmol/L。考虑其心率慢系甲状腺功能及肾上腺水平减低导致,予左甲状腺素100 μg,每日1次、泼尼松5 mg(am),2.5 mg(pm),并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设置起搏频率为80次/min,以缩短QT间期。经上述处理后未再发生心动过速,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后10天血压112/76 mmHg,关闭临时心脏起搏器后为自主心律,心率平均约80次/min。评估病情稳定,予拔除临时心脏起搏器,复查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心率66次/min,QT间期418 ms(图1C),24 h动态心电图示总心搏123 268次,偶发室早。复查TSH 0.075 uIU/ml,FT3 3.6 pmol/L ,FT4 24.5 pmol/ L ,T3 1.2 nmol/L ,T4 226.7 nmol/L。皮质醇25.2 nmol/L(8 am)。病情好转出院,随访4个月无复发。
图1 患者发病时心电图(1A)、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1B)、治疗后恢复正常心电图(1C)
2 讨论
长QT 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亦称为QT间期延长综合征,由心室动作电位的复极时间延长引起,容易引起TdP,导致晕厥和猝死。LQTS 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获得性临床较为常见,是指由药物、心脏器质性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动过缓等)或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以可逆性QT 间期延长伴TdP发作的临床综合征[1],本例患者无心脏性猝死家族史, 既往心电图无异常, 不考虑先天性LQTS。患者多次因心率慢,QT间期延长(为0.549 s)致TdP发生并导致阿斯综合征,既往无类似发作,经积极补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及控制感染后QT间期恢复正常(0.418 s),故该患者QT间期延长考虑为获得性。获得性长QT综合征治疗关键是去除病因,避免一切可能引起复极延长的因素,降低患者猝死的发生率。一旦出现TdP或已演变为心室颤动的患者应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复律,该患者入院后反复发生TdP、阿斯综合征,均予以电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同时采用如下处理:第一、补充钾镁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硫酸镁能缩短心肌的相对不应期,延长绝对不应期,减少或消除折返激动;促使钾进入细胞内,稳定膜电位,可防治TdP发作。补钾可以改善延迟整流钾(IKr)通道受损状态,钾外向电流增加、QT间期缩短。第二、予异丙基肾上腺素静脉滴注,维持心室率100~120次/min。异丙基肾上腺素可增强心肌细胞钾外向电流,加快复极,缩短QT间期,防治TdP 。第三、植入心脏起搏器以提高心室率、缩短QT间期,本例患者予临时起搏器治疗,设置起搏频率为80次/min,将缩短QT间期为420 ms,植入后无TdP发生。
获得性长QT综合征患者,诱因去除后QT间期往往恢复正常,如不能恢复,则考虑植入虑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本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后QT间期恢复正常,随访4个月无复发,免于器械植入,减少了经济负担。因此,对原因不明的QT 间期延长应注意查甲状腺、性腺、肾上腺功能,以防漏诊、误诊。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律失常学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委员会.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建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38: 961-969.
(收稿:2017-02-17)
(编辑:宁田海)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王冬梅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心脏起搏与电生理研究 Email:wdm7891@126.com通讯作者:石蓓 Email: shibei2147@163.com
R541
A
1000-3614(2017)07-0708-01
10.3969/j.issn.1000-3614.2017.0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