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新闻的特点及成因
2017-07-29王胜南胡晓
王胜南+胡晓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为首的自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新闻的单线模式,受众也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参与者。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新闻剧情不断发生反转似乎也已成为新闻常态。本文就意在分析反转新闻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使受众对反转新闻有更为理性的认识。
关键词:反转新闻;特点;成因
反转新闻目前在学术界并无明确定义,但基本可陈述为:当一个新闻事件被报道后,随着事态的发展以及媒体的跟踪调查,再次报道的内容与之前存在一定的出入,甚至截然不同,从而引发公众舆论一边倒,这种反转在一个新闻事件中可能出现一次或是多次。
一、反转新闻的特点
(一)反转新闻主体多元
媒体推动新闻反转。在新媒体时代,媒体借助舆论引导的强大优势 ,使微信、微博、公众论坛等自媒体成为反转新闻的始发地。在新闻事件的调查与追踪中,传统媒体也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新闻不断反转的现象,新旧媒体合力,引导着新闻事件和公众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受众参与推动新闻反转。在全民皆记者的时代,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了更多的表达权和更为便利的表达渠道,成为新闻内容的重要生产者。受众不同意见的表达和敏锐的洞察力,不仅可以检验新闻的真假,也可以使虚假新闻或失实新闻在不断反转中逐渐还原真相,成为推动新闻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话题性强,易引发受众讨论
回顾近年来发生的反转新闻,其话题主要涉及民生、医患关系、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城乡差距、教育问题等社会热点。这些社会新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贴近性与新奇性,抓住了受众的“痛点”和“泪点”,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心理需要,具有很强的话题性,从而使得这些新闻从新媒体到传统媒体,从线上到线下,以病毒式进行传播,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受众的共鸣。
(三)始于假而终于真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义,也是新闻的生命,但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媒体对事件真相的揭露也有其过程,在媒体的报道中,媒体对事件的错误报道不断纠正,从而使事实不断接近真相。反转新闻基本是由始发报道中的部分失实或新闻策划而导致的,所以经过对事实的调查,媒体再次报道的内容可能会与之前的报道存在一定出入,甚至截然相反,从而使新闻出现反转现象,但随着媒体的跟进,事件逐渐被纰漏,这也恰恰说明了新闻是一个无限接近真相的过程。
二、反转新闻的成因
(一)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反转新闻形成的催化剂,当新闻事件被报道出来后,人们急于利用头脑中对新闻事件形成的刻板印象对事件进行解读,而不再以追求事件真相为第一要义。
1.记者在采写编过程中表现出的刻板印象
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通常会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或熟悉的角度来报道,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和刻板性,往往对事件的全貌和细节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就根据表面现象,做出先入为主的错误判断,致使事件和舆情在发展中不断反转。
2.受众的刻板印象是反转新闻的催化剂
受众的刻板印象会加剧对弱者的同情,易激化社会矛盾,舆情的升温也会使新闻事件持续发酵,从而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在“淮南女大学生称扶老被讹”事件中,受众依据刻板印象而一边倒的谴责老人的行为,使中国老人形象一落千丈,跌入谷底。但在舆论的声讨中,事件持续升温发酵,在反转中使事实真相浮出水面,证实确实是女大学生撞了老人,而不是老人故意碰瓷。
(二)媒体的把关职能的减弱
“把关人理论”认为,媒介是对茫茫信息进行筛选的一道重要关口,是新闻选择的关键,所以媒体在新闻事件传播过程中应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但近年来,媒体在报道中存在着各种失范现象。
1.记者对新闻选择的把关失范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记者对海量信息的筛选与报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记者在新闻选择时应秉承客观、真实、严肃的态度。然而,反思当下,新闻的重要性和真实性被忽略。快速,新鲜成为记者衡量新闻最重要的标准。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提高收视率或是阅读率,记者无暇顾忌事件发生的细节和来龙去脉,便凭借单一的新闻线索或主观想象进行报道,使事件远离真相。
2.记者平衡报道的意识减弱
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应同时表明事件当事人双方的立场,给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秉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坚持平衡报道原则。但回顾近年来发生的反转新闻,记者对其进行的初始报道,几乎都是凭借简单的新闻线索或信息进行的片面报道。如在缝肛门事件中,记者柴会群在报道时,通篇描述患者家属的态度,对医院方只字未提,造成新闻报道的失衡,给受众造成过错方完全在院方的错觉。
(三)开放的新媒体环境
1.多样化的新闻发布途徑
随着新媒体与自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发布途径更为多样化,公众通过简单操作就可以将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因此,网友爆料也成为新闻的重要来源。而这种未经查证的且具有极强吸引力的新闻会在新媒体环境下以病毒式进行传播,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在受众的讨论中和媒体的调查下,事件逐步被核实,真相也会随之呈现。
2.媒体对新闻的容忍度增大
互联网为新闻传播形成了开放的媒体环境。新媒体、自媒体迅速崛起,降低了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面对新旧媒体激烈的竞争,求新求异成为新老媒体新闻选择以及吸引受众注意力的重要法宝,因此媒体对各种新闻的包容性增大。但也造成媒体报道新闻的质量下降,甚至存在很多虚假报道,严重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与严肃性。
结语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媒体记者为了第一时间“抢”到新闻,新闻真实性意识减弱,“快”、“新”、“奇”成为媒体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反转新闻的形成有其必然原因。同时面对新闻不断反转的现象,我们要辩证看待,既要认识到其对社会信用、媒体公信力等方面产生的危害,也要认识到反转新闻对事件的澄清、社会情绪的发泄、知识的普及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从而对反转新闻有更为全面,理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张孟迪.反思新闻反转现象背后的媒体责任[J].新闻研究导刊,2016(6):84.
[2] 吴星星,靖鸣.试析自媒体语境下的逆转新闻现象[J].新闻爱好者,2016(3):56—59.
[3] 黄鸿业.“舆情反转”新闻的成因及其规制[J]. 青年记者,2015(6):22—23.
作者简介:作者:王胜南,工作单位: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年龄:25岁,性别:女,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
作者:胡晓,工作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年龄:25岁,性别:女,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