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如何“玩转”音频节目
2017-07-29吴炜玲
吴炜玲
新华通讯社,北京 100089
摘 要 主要介绍传统媒体往新媒体转变的一个过程,从技术、声音、信息传播等方面阐述了新媒体的一些优势及其特点,并介绍在“互联网+”下如何“玩转”音频节目。
关键词 新媒体;微音频;年轻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2-0106-02
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互联网仿佛划下了一条“技术鸿沟”,一边是所谓的传统媒体,一边是所谓的新媒体。为了跟上时代,更是为了求生存,传统媒体的“跨沟”探索与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之前谓之转型,现在称为融合。那么,融合要合成什么样呢?笔者调研了人民日报与浙报集团的转型与融合。一家是中央级媒体中的“老大哥”用“中央厨房”聚合发力,一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省报“龙头”用“媒立方”驱动创新。他们都是技术界定下的传统媒体,正走在通往新媒体的路上。
在调研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技术在转型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的引领作用外,还有他们对于“声音”的重视。这一点大大出乎意料。在人民日报的客户端首页就能看到“听”的专栏,而在地方两会上更是尝试了“微音频”。浙报集团社长高海浩在座谈中直言,音频是继视频之后更有潜力的一个
市场。
除了这两家媒体外,早前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曾在他的文章中讲述了对于音频报道的独特情结。他在2012年就开始投入打造“凤凰FM”的App。现在,在凤凰新闻的App下首页就可以进入“凤凰FM”。
1 音频产品为什么突然受青睐?
汽车工业的发展给广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以移动人群为服务对象的交通广播,迎来了春天。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汽车载体的限制,将音频产品与广播内容推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可以是手机App、也可以嵌入智能冰箱、烤箱,甚至是抽水马桶。因此,不同背景、不同运维模式的媒体都在关注音频的原因可以细分为以下3点。
(1)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颠覆性的信息传播变化。移动互联网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伴随性”,而“强伴随性”恰恰是音频传播最大的优势,也是音频更优于视频的方面。另外,流量使用不大、所占介质内存空间小,也是音频的另一大优点。
虽然互联网技术颠覆了用户阅读图文信息、观看视频的方式,但音频的内容和价值没有得到很好地挖掘。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以蜻蜓FM、喜马拉雅FM、考拉FM为代表的一批移动互联网电台平台,但是这些平台的内容以音乐、娱乐类节目为主,音频资讯服务还是以各个中央级和省级电台实时直播的线性接入为主,生命周期较短。海量的电台资讯没有在互联网平台形成有效推送,“伴随性”没有转化为“传播性”,空间突破有待进一步开发。
(2)互联网音频产品受众群体年轻化,是消费的主力军,也是广告传播的目标群体。20至50岁,是音频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主要受众。第三方研究机构以蜻蜓FM为样本做过一次调查。调查覆盖北京、广州、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温州、郑州、西安、兰州等东、中、西部城市,随机抽取了活跃收听广播(每周4小时以上)的蜻蜓FM用户样本数据,男性占53.3%,女性占46.7%;20岁以下占8%,20~35岁占45%,35~50岁33%,50~65岁占11%,65岁以上占3%[1]。
(3)用户对于互联网平台上新闻资讯音频的需求大。还是前面提到的这份第三调查数据显示:有74.1%的用户通过收音机和蜻蜓FM收听中央、省市级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只有24.1%的用户通过蜻蜓FM收听非官方媒体制作的新闻节目。也就是说,在新闻节目这一领域,传统媒体更具有优势,即便是在新媒体的平台上,用户也更愿意接受和信任传统媒体。而在新闻节目领域,评论节目更受欢迎,有68.9%的用户通过收音机和蜻蜓FM收听中央、省市级广播电台的新闻评论,只有29.3%的用户通过蜻蜓FM收听非官方媒体制作的新闻评论。因此,收听新闻节目,用户更认可传统媒体。
综上所述,技术的发展,广阔的市场让音频成为众多传媒集团竞相看好的领域。2016年亚洲广播大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阎晓明提出“一个属于声音的时代正在来临”。
2 新华社音频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相比较于人民日报和浙报集团,新华社一直有音频阵地——音频通稿线路。这条音频线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的新华广播。1940年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广播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新华通讯社、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三局等单位的负责人任委员,领导筹建广播电台的工作。同年12月30日,在延安西北的王皮湾村,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当然,随着时代变迁以及新中国成立中央媒体分工的不同,当年的广播电台蜕变为今天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而新华社音频报道的传统一直传承到了现在,成为国内各大电台报道的稿件来源。
2016年8月,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新华社音视频部完成重组,新音频通稿编辑室成立,主要负责音频通稿线路供稿,对内对接所有海内外分社的音频报道组织策划、采访编辑,对外向包括北京台、四川台等省市级广播电台提供供稿服务,日均发稿20条。
重组以来,为提高音频稿件的影响力,做好音频稿件的“供货方”,音频通稿编辑室做了4件事:第一,毙稿。枪毙原本的纯地方的数据新闻稿件、音频质量不高的稿件、没有传播价值的新闻稿件。第二,增加采訪内容和现场声。增加了带有现场声和同期采访的稿件比例,并在标题注明便于用户采用。第三,开拓成品节目,并分为了成品和素材两版,用户可以各取所需。第四,产品线路内容分层。既有加了与主持人呼应的现场连线稿、记者观察稿,记者手记稿,小专题性质的记者调查稿,也有加了音乐包装的成品稿。在内容上,还有区别于日常稿件的各种策划稿,都按一定的主题进行了冠栏。
重组3个月后的因特网下载统计数据显示,省级用户的下载率稳步攀升。例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下载率从27.3%,提升到54%,湖北省交通台下载率从8%提升到25%。
然而,由于新华社音频通稿线路仍是以面向电台用户提供单条音频稿件为主,因此目前,音频产品在与“互联网+”的“牵手”上,除了与新媒体中心共同打造微信公众号上“音频版夜读”,与评论部在“蜻蜓FM”上推出“音频版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外,在新媒体领域还是短板。
3 新华社音频与“互联网+”如何牵手
新华社音频产品在“互联网+”下仍是有待开垦的一片领域,也是新华社融合报道的重要一环。如何实现与互联网的牵手呢?
3.1 弱化时效,强化表达
以“音频版新华社夜读”目前的好评与建议来看,“读”的需求在“朋友圈”的需求很大,是人们在高速运转的社会状态下,对于心理慰藉的刚需。因此,“读”的范围可以拓展,比如亲子共读,记者荐读、名人诵读,都可以成为不定期的板块,结合新闻事件、热点话题、假节日等契机在公众号上推出,增加公众号的粘度,同时将我们的传播价值与理念内嵌于这些“诵读”,从而形成传播的共振点。
3.2 融合形式,聚合资源
新华社的职能与地位决定了在音频产品生产上新闻类仍是主打的拳头产品。那么,如何讓新闻好听?怎么让新闻入耳?首先,建议利用好文字记者手上大量的采访录音。这些录音资料如同被搁置的富矿,目前仅仅转化为了文字报道中的“直接引语”。而没有转化成有价值的采访录音,成为可听新闻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考虑新闻类内容以“微音频”的形式或者在手机App开辟“新华社FM”等栏目,与文字内容有机融合,让新闻不仅“动听”,让新闻“有深度”,真正产生新华社风格的新闻音频产品。
3.3 打通渠道,扩大传播
新媒体平台不缺少内容生产者,而是缺少专业化内容生产者。从之前视频网站的发展来看,以UGC(用户原创内容)为主已经开始转向PGC(专业生产内容)。这是因为用户原创内容良莠不齐,存在偶尔性和片段性。
然而,尽管客户端竞争激烈,但是集合平台上的海量音频产品普遍暴露出类型同质化、制作水准低下等问题,有相当一部产品由视频产品简单转化而来,音频市场亟待培育。
占有新华社资源的音频产品,也应该抓住这一规律,摒弃选用“新闻供应方”思维,突出专业化优势,打造直接面向受众,内容传播更为垂直的报道,建立一批有针对性、符合点播传播规律的品牌栏目,以更柔软的姿态形成传播效应,进入互联网音频平台扩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郭兴华.“互联网+音频”时代的新老争锋[J].传媒评论,2016(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