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中的“标题党”现象探讨

2017-07-29刘映雪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标题党表现形式应对措施

刘映雪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

摘 要 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市场环境的改变,各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很多媒体在编辑过程中不顾道德底线,一味追求点击量、关注度,导致“标题党”现象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无论是对媒体公信力还是社会风气,都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标题党”现象必须得到正视,国家和媒体都应该积极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标题党;表现形式;成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2-0020-02

“标题党”是对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体上通过制作耸人听闻或者媚俗、低俗、庸俗等标题来吸引网友注意力,置新闻内容的基本事实于不顾,以达到增加点击量、知名度或者谋取一些见不得阳光的利益等各种目的的一小撮网站编辑、记者、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1]。在新媒体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开始不顾道德底线,通过一些虚假、媚俗的“标题”来吸引受众,很多新闻丧失了其基本的客观公正,失去原本的传播价值。“标题党”何以能够如此大行其道,这一现象又对社会造成了多大的危害,是我们必须正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标题党”的负面表现形式

(1)低俗化趣味,误导受众。“低俗化”已经成为“标题党”新闻的一个大问题,并且有自己的一套编辑规则。这种表现形式往往与“情色” “暴力”“暧昧”等字眼搭边。通过这些关键字,达到博取受众眼球的目的,实现猎奇的传播效果。例如这样一则新闻标题《宿舍没空调,今晚我们要“裸跑”》,乍一看以为是大学生要以“裸跑”的方式威胁学校安装空调,其实并不然,事实上,报道中只是说,男生只穿下半身的衣服,而女生则建议穿运动背心,根本没有所谓的“裸跑”。再有甚者,标题为《一个“真正的荡妇”》,真实内容不过是一个姑娘在荡秋千而已。由此可见,新闻报道中以低俗词语来赚取眼球的方式,已经严重误导了受众的阅读心理。

(2)标签化制造,消费受众。现实中,很多新闻标题开始利用特殊标签来获得阅读量,像我们常见的《“80后”副局长六年贪千万 初生牛犊不怕虎胆更大》《富二代阔少飙车撞死大学生》等标题,刻意突显“80后”“富二代”等身份字眼。在这个“80、90”人群极为受关注的年代,稍有什么新闻,就会大肆渲染,而读者则乐此不疲,很多新闻常常成为饭后谈资,仿佛年轻人犯罪就是什么特别的事情。可以说,标签化的新闻很大程度上在牵着受众的鼻子走,消费受众的阅读情绪。

(3)断章取义,扭曲事实。在这个浅阅读时代,受众往往缺乏耐心,内心又比较浮躁轻率,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新闻标题,很容易煽动受众情绪。因此不少网络媒体抓住受众这一特点,标题中有意放大不起眼的信息,造成事实的扭曲,这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风气。曾有这样一则新闻报道《北大校长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相信第一眼看到的人都会觉得这个北大校长对自己的言行不负责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北大校长周其凤只是在肯定美国教育的同时,提出一些建议而已,他真实要表达的想法其实是美国在其价值观传播教育中存在很大问题,媒体却偏偏抓住一个“一塌糊涂”,上升到整个美国教育问题的层面上。

(4)假新闻传播,违背道德。越来越多的“标题党”违背道德底线,对新闻事实恶意篡改,不再遵守“内容为王”的职业操守,我们一定程度上理解这就是假新闻,严重侵犯了受众的知情权。例如《闹市路段惊现无头裸尸露出神秘汽车后备箱》,乍一看受众都会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其实看過图才知道,不过是一只玩具鸡的头卡在汽车后备箱里,让受众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2 “标题党”的成因

(1)网络媒体内部管控不到位。

(1)网络媒体自身缺乏社会责任感,带来错误导向。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各媒体都被迫进入了一种白热化的竞争状态,它们使尽浑身解数引起受众注意力,获取更高的点击量,因此标题的把控成为竞争环节中的“一大法宝”。很多媒体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将竞争扭曲化,走向极端,通过各种夸张、低俗、虚假的新闻标题吸引受众阅读,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受众的正确价值取向。

(2)网络媒体编辑素养参差不齐,导致不良社会信息泛滥。在这个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除了主流媒体,自媒体也开始盛行,像微信公众号,各种头条号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其中很多网络媒体编辑都带有偏激、叛逆的传播心理,媒体自身很难进行全面管控。为了博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很多传播者突破道德底线,各种“三俗”新闻在网络中大肆泛滥,扰乱了信息传播秩序。

(3)网络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新闻缺乏原创性。网络时代,海量信息的流出,传统的传播格局被打破,正确与错误思想观念的交织,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全方位的冲击,这对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一大挑战。正是在这样愈演愈烈的竞争环境下,网络新闻出现大范围的模仿抄袭,内容相似的情况下,拼的就是谁的标题更引人瞩目,“标题党”也因此成为编辑人员业务素质低下的具体体现。

(2)受众阅读心理的转变。

(1)网络大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新闻信息的阅读往往采取快餐模式,以往那种趁着悠闲时光,拿份报纸细细阅读的画面越来越少,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可能在忙碌之余,拿出手机或者点开网页,扫一眼标题,挑个感兴趣的点进去看一看。正是这样的阅读心理,成为“标题党”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2)受众阅读新闻已不再是简单的信息获取,而是演变为一种生活的消遣方式,作为一种情绪的宣泄。受众在阅读新闻时很难不受信息本身的影响,往往会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新闻的阅读,“标题党”正是抓住这一点,主动迎合受众的阅读心理,通过标题在受众观念中先入为主,带动受众情绪,迅速传播。

3 “标题党”的应对措施

(1)国家层面的管控。

(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严厉惩戒违反政治、道德底线的“标题党”。严格来说,“标题党”的大肆盛行,法律的缺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缺乏一个明确的界定和制度规范,才会导致一些涉及“三俗”“暴力”的新闻标题泛滥,针对这种新闻,应该采取严厉惩戒,以儆效尤。

(2)各新闻机构要加大监控力度,引导媒体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要求媒体主动接受受众监督的基础上,新闻机构也要合理使用自身权力,正确引导媒体。对于一些负面影响的“标题党”,首先要求媒体内部严肃处理审核,解决不到位的情况下,则交由上级处理,一层一层进行全面、严格的监控。

(3)对受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发动受众力量共同整治“标题党”现象。新闻受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虽然部分受众的政治文化素养并不高,但如果可以做好正确积极的引导,发动群众对媒体进行监督,听取受众的反馈意见,对于媒体内部的管理改革,将会起到良好的优化推动效果。“标题党”乱象,受众自身要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也就要求他们学会配合政府、媒体解决问题,提升自我价值。

(2)媒体层面的管控。

(1)媒体要正视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完善把关制度,尽好把关责任。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媒体发展的自我迷失,很多新闻媒体对于“标题党”问题甚至采取故意放任的态度,这就要求媒体自身必须清楚要担负的社会责任,在内部完善把关制度,对已经发现的“标题党”问题进行整理归类,追根溯源,并采取定期通报、停职等措施,严重的“标题党”问题,还要追究其相关的法律责任。只有做好层层把关,才能避免类似问题的反复出现。

(2)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注重新闻编辑人员政治素养以及业务素质的双重提高,使新闻业务的学习制度化。媒体首先应该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严格遵守新闻准则,做到客观公正,自觉抵制“标题党”。身为一名新闻工作人员,他们的每一言每一语代表的都不仅仅是个人观点,而是代表着一个媒体、一个国家,切不可为了自身利益而忘记新闻的根本。同时,媒体内部应该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班,时刻警示员工身为一名新闻人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在提高员工业务水平的同时,注重培养其政治素养。

(3)全面反思新闻标题的制作,完善考核机制,要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一个新闻标题的制作,应该有一套严格的把关流程,这点可以借鉴一些优秀传统媒体的编排经验,虽然现在传统媒体中也存在標题党现象,但相对网络媒体,情况要好许多。针对不同的受众,制作不同风格的标题,也符合新闻标题制作的审美观念。

如今网络媒体盛行,“标题党”现象也出现已久,除了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受众,其最大的危害显然是造成虚假新闻的泛滥,因此,加强网络新闻的制约监管势在必行。要从根本抓起,注重网络媒体内部环境的改善,新闻业务人员素养的重塑,为广大受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新闻环境。

参考文献

[1]朱继东.“标题党”泛滥的危害、根源和对策[J].新闻爱好者,2012(9):15-18.

猜你喜欢

标题党表现形式应对措施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互联网新媒体中“标题党”现象探析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编辑动态
杜绝网络“标题党”向传统媒体渗透
“标题党”恶意制造坑人噱头有点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