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经济监测和危机预警系统的思考
2017-07-28田桂华
田桂华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对财务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经济监测和危机预警系统的优势明显,在实践中要掌握影响财务经济指标的因素,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进而实现有效检测,科学合理进行预警。本次研究中从广电行业经济整体和行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角度入手,对财务经济监测和危机预警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财务经济监测;危机预警;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广电行业企业面临很多风险,对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有严格的要求,针对企业发展指标的具体要求可知,在落实阶段需要提前对财务信息进行掌握,掌握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监测机制和方案要求进行实施,保证其合理性和有序性。由于整个发展阶段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财务危机,势必导致预警机制受到影响。
1.财务经济监控和预警机制分析
1.1财务经济指标的选择
财务经济指标的选择是从复杂到简单化的过程,在选择处理过程中需要对财务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结合应用要求落实。针对关系特征和财务经济指标要求可知,在整个系统分析的阶段需要凸显出数量上的差异,按照财务性质和预警机制要求落实,保证整体设计的合理性。财务经济的景气状态对单一形式和综合数量指标有一定的要求,考虑到取值以及走势的要求,需要提前掌握数量关系特征,根据变动趋势落实[1]。
1.2财务经济变量的处理
各个特征的变量存在差异,针对客观条件以及误差可能性的影响,要做好财务经济变量处理工作,保证相互间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根据财务经济指标的具体要求可知,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季节性变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对变量稳定关系有一定的要求,要做好多元化统计和分析工作,结合逻辑关系进行筛选。经过筛选和检查后,按照财务经济变量和特征变量的要求处理能提升其稳定性,实现有效调控和处理。
1.3景气状态数量分析
考虑到不同使其的景气状态可知,在系数分析阶段,要做好数量值评估工作,考虑到经验以及特征变量的特殊性,根据特征变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处理,以景气状态值为例,在各个处理过程中,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计算出不同特征变量的取值范围,以集中趋势作为基础,按照离散程度和要求实施,找出各类之间差异的数量特征,确定景气状态之后进行数据分析。
1.4财务经济景气状态评估
在预测模型以及财务经济运行中,对现有估计值有严格的要求,可以结合状态变量的数值进行实施,必要时对所属的状态进行评估,按照预警系统要求实施。
2.财务经济监测和危机预警系统的协调处理
根据财务经济监测和危机预警系统的具体要求可知,在整个处理阶段,需要凸显出协调处理的流程和要求,以危机预警系统作为基础,发挥预警机制的最大化作用,进而实现预警系统的有效利用。以下将对财务经济监测和危机预警系统的协调处理要求进行分析。
2.1发挥宏观指标的协调作用
宏观财务经济监测和危机预警机制起到突出的作用,直接反映了财务经济状态,考虑到经济监测和预警机制的要求可知,在经济系统分析过程中,需要掌握财务经济的指标,按照要求进行监测和预警。同时需要引起重要的是,财务指标必须进行监测和预警,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危机,根据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可知,风险是竞争的孪生体,也是客观存在的,其中蕴含很多危机,但同时也带来很多挑战。协调处理阶段需要按照流程实施,如下:
图一:财务经济监测流程
根据市场经济体系的管理要求可知,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需要掌握应用理念,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作为基础,避免出现滞后性的现象[2]。
2.2财务比率的合理选择
财务比率的设计和选择是建立在财务经济管理的基础上,对预警系统有严格的要求。预警系统离不开监测,监测离不开财务比率。财务比率的内容直接反应财务经济的发展情况,根据数量特征和财务经济指标的数量关系可知,在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经济体系和预警机制,实现系统的合理化应用。考虑到功能性和预警系统的要求可知,通过严格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后,科学进行设计,合理选择宏观财务比率,能保证财务管理的稳定性。灵敏性对财务经济指标有严格的要求,需要能灵敏的反映出财务经济的运行情况,掌握财务经济预警系统的要求。稳定性指的是对被选择的财务指标进行规划和调整,针对划分标准的具体要求可知,为了实现经济指标的主体有效性,提前对财务经济的偿还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进行分析,从不同方面入手,侧面分析财务经济的实际情况,应选择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评价投资者所关注的盈利能力和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应选择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和资產保值增值率高的一方[3]。
2.3根据财务经济系数选择
为了分析国民经济整体和行业的经济状况,需要提前掌握财务经济系数,从宏观角度入手,做好指数和宏观分类工作。宏观分类的经济指数可以从商品流通、金融和房地产等行业入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以适当的权数作为基础,实现样本的有效控制。根据财务比率以及行业财务指标的要求可知,在各个行业基数评估阶段,必须计算出百分比,便于其他行业对财务比率和基数进行分析。根据宏观分类以及财务经济系数要求可知,分类处理过程中,提前对表现形式进行掌握,采用当期表现形式,实现有效预警[4]。
结束语
财务经济监测和危机预警机制存在一定的联系,根据行业管理要求可知,在后续落实阶段要突出现有信息系统的指标,按照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实施。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掌握后,可以提前对各种数据对比,以预先设计作为基础,及时更新数据,便于准确预警,避免出现恶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周燕.对财务经济监测和危机预警系统的思考[J].当代经理人,2006,13(01):35-36.
[2]邓红征,万子章.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思考[J].天津经济,2012,01(11):76-79.
[3]吴大红.金融危机背景下地方政府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1(01):19-21.
[4]周兴荣,毛开拥,左志勇.“Z-Score”模型在企业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中的应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3,03(20):28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