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上独立作业选题的重要性

2017-07-28段学玉

魅力中国 2017年10期
关键词:选题高中数学

段学玉

摘要: 作业的设计从过去的"题海战术"过渡到现在的"精讲精练",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学习上盲目的、重复的、无效的劳动。似乎"精讲精练"就是:练习题应该尽可能与考试题合拍。这样一来势必造成作业难度过大,形式过于单一,使学生视野变窄。因此,独立作业的选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 独立作业 选题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性作业”的实施,因其“针对性”“新颖性”和“挑战性”,深受学生的欢迎。实践表明,设计独立性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其中,独立性作业选题尤为重要。

一、独立性作业选题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这一学科自有它的独到之处,大量的数字、公式、定理互相发生关系组成逻辑性严密的关联系统,它就像一个类似迷宫的空间,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思维分析才能走出并解开这一系统空间. 当然,课上的时间是不能满足我们破解这一系统需要的时间的,所以,教师将破解空间延伸至课后,课后作业成为巩固学习的主要活动之一. 但在以往,课后作业的单一性和枯燥性让学生开始排斥教师对数学作业的布置,甚至为了逃避作业,不惜抄袭、应付. 这对今后数学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教师不仅要精致高中数学课堂,还要使作业布置选题精致化,适合学生的口味,激发其兴趣,让其感受到作业中蕴涵的数学乐趣和魅力.

二、选题的方法

1、要注重趣味性,开放灵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听课需要兴趣,做作业更是需要兴趣。因此我们的作业布置一定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注重趣味性,开放性,灵活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不至于厌倦数学作业。那么,如何才能保证作业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呢?首先,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变化,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兴趣。所布置的作业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需要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这样荤素搭配,学生会觉得作业更丰富,不会那么单调枯燥。其次,我们要开放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不能将数学仅仅当做是数学,仅仅当做是一门考试的科目,还要使数学联系生活,使数学的范围和功能扩大,走向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样学生学以致用,就会对数学作业产生兴趣。例如,在上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时,我让学生自己探索,画出生活中的三视图,比如:画手电筒、画圆锥沿着轴截面切成两半等等。这样的作业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也是乐于去做的,这种作业会比机械的做题、求解要有趣的多,但是也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

2、要注重典型性,以质取胜

高中不比小学和初中,有大量的时间做作业,高中一切时间都是宝贵的,是不容浪费的,因此题海战术不仅是学生畏惧的,也是我们教师感觉到无效、无奈的。因此我们要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注意避免题海战术,注重所布置的作业的典型性,一道题代表一类题,学会一道题就弄懂一类题,以质取胜。这就要求我们精选数学作业题,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试题,当然也可以根据所学的课程自行設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题目,每次只留一两道就可以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应当做什么样的数学题,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还折射出他们的数学教育观念。也反映了他们的教育价值观。而我们布置作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做作业来巩固和掌握当天所学的知识。所以,当我在教学中布置作业时,是按我当天所传授的知识点来布置的,略有新旧知识的综合。尽量做到少重复。这样,让学生在数学上不失去兴趣。

3、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作业形式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是以模块为单位设置课程的,每个模块要求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不尽相同。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模块基础会不同,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模块基础也会不同。根据这种情况,我在设计作业时精心做了准备。在讲每一个模块前,我都要事先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对学习本模块知识储备不够的学生提前布置相关知识的作业,使其为后继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我在讲解三角函数定义之前,先让学生复习了初中的相关知识,为高中三角函数的学习扫清了障碍,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过渡自然,提升了自信。这样便可以从学生擅长的模块入手,先易后难,各个击破,为数学教学整体提升创造了机会。比如,在讲解必修二之前,教师可以事先让立体感差的学生看一些模型,或动手做一些模型,甚至可以让他们试着画出模型抽象成的几何体,培养其立体感。再如,教师在讲必修五的“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前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用十字相乘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题,使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这个过程告诉学生,机会总是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头上的,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未雨绸缪。

总之,从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布置来看,教师常常将高考作为限制条件,作业内容教条、死板,教师也往往以教材为出题模板,进行机械化的习题训练,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来巩固对课堂新知识的学习. 另外,还有些教师想用课后作业的堆积来培养学生的解答能力,这些作业的产生源于对知识的功利性思考,虽然它在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方面功不可没,但是以另一种形式消磨着学生的兴趣. 换句话说,这种作业形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这违背了现代教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念. 不适应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学生可能会通过对同一题型反复的解答训练掌握有关知识点和分析问题套路,但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却无法提高,智能结构也无法得到有效发展. 这种缺失和弊端会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体现出来. 所以,教师应追随现代教育的步伐,改变这种作业布置方式,优化作业结构,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主动汲取作业自身的作用价值.

猜你喜欢

选题高中数学
生物学情境化新高考复习选题例析
出版社如何科学地落实好选题论证制度
新年刊
选题有误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