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品课整合之我见

2017-07-28张文印

魅力中国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思品辩论初中生

张文印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种适应飞跃式发展的教育教学的手段和工具,它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起到了任何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实践的深入、认识的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

信息技术作为新时期课改以及新课程理念下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使得原来处于知识的传递者、灌输着、指导者角色的教师们由原来的中心位置置换下来,使得他们更好的成为学生学习时资源的搜集者,学生能力构建的协助者,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日益明显。作为最常用的信息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实现了多媒体的优化组合,让学生在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的同时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生活挖掘,采集趣事

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传统初中思品课堂教学总是将生活孤立在课堂之外,这不但有悖知识的发展规律,而且对知识的传达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可想而知,脱离了生活的知识只能是片面的理论,在缺乏实际依据的基础上,初中生又怎能深刻地把握知识呢?而且,思品课本身就是一项与生活紧密交集的学科,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政治,还是哲学政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而繁衍出的知识产物。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将思品课还给生活,带领学生在挖掘生活的同时采集趣味事实,以此带入知识讲解。譬如《崇尚法律》中的“维护合法权利时”,我们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导入一系列的真人真事,如:“3·15”打假晚会中提及的假冒产品、商场柜台中的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品,以及虚假广告等,并以此提出问题:“在面对假冒伪劣产品时,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信息技术的优点在于资源广博,利用它为学生们索引真实案例,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初中生的内心情感,让他们感同身受,继而积极投入到探索之中。

二、灵活多变,营造氛围

信息技术灵活多变,具有着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在开展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之际,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课堂教学变得精彩纷呈,弥漫快乐的气息。而在这个过程中,初中生的参与兴趣不仅会得以激发,同时还能引发他们思考,继而让他们在玩、说、学的过程中深刻把握知识。多媒体中包含了许多的视频短片,这些视频短片大部分都是初中生针对思品课文内容改编成的舞台剧。所以,我们不妨借助这一点唤醒初中生的表演欲望。譬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清是非》中的“面对诱惑,学会说不”时,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了一部名为《坚持信念》的校园短剧,并引导他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相关问题:“如何直面好奇心?拥有好奇心是好是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鼓励学生撰写属于自己的小剧本,并在課堂中表演出来,从而让初中生在于情于景中感受到知识的真谛。此外,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生我才必有用》时,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了一组艺术节的照片,然后询问:“你们都有哪些才艺呢?”通过欣赏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我有用”,从而让他们的信心和动力获得最大的鼓舞。

三、设备辅助,辩论生成

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为思品教师提供了诸多的选择,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充分施展各类教学手法,同时还能借助先进设备开展辩论活动。譬如在教学上述课题“面对诱惑,学会说不”时,我以“拥有好奇心是好事还是坏事”作为辩论题指导学生开展辩论活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过程如下:首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收集素材;其次,我操作多媒体生成了一个画面,画面中为两组的标号(正方、反方),并在每一组的下方分别标注分数符号,在符号的下方是一处空白区域,当学生在总结观点时,某些精华观点会被记录在空白区域;最后,指导学生正式开展辩论活动。在活动中,正方(认为好奇心是好事)多次提出“好奇心是帮助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内在动力”、反方(认为好奇心是坏事)多次提出好奇心引发的悲剧,如吸毒。在这个过程中,我完全充当看客,并不参与辩论,只在适当的时候操作一下多媒体。当辩论结束之后,虽然正方宣告胜利,但是双发却总结出一个相同的观点,即:凡事有好也有坏,重点在于如何看待这件事,如何做事。之后,再引导学生回顾教学主题,他们必然会获得全新的发现。学生在前期收集素材时,大部分的素材都来源于多媒体信息,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广博资源是实现初中生自主能动的最好导师,只要善于利用,必然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技能。

四、教师实际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首先,表现为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者从头至尾都使用和依赖多媒体,不能脱稿;或者引用大量的信息,使得信息泛滥,学生无法抓住教学重点;或者信息庞大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快教学,不给学生留消化时间,学生来不及接受,造成信息飞逝现象。违背教学规律,变成了满堂灌的效果,教师被取代,学生便会对学习丧失兴趣和掌控力,不能将老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课堂教育的形式名存实亡。其次,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教师宁愿花较长的时间来制作课件,将上课变为一个展示课件的过程。教学中,不再通过语言来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而是通过轻点鼠标直接带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忽视学生的自主学生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没有了情感的交流,画面怎样精美,学生眼前的知识变得不再生动,思维也变得几乎停滞,对教学效果不利。

由教师指导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增强初中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亲身体会的同时感受到知识的生成,从而让他们时刻处于兴奋和快乐的状态,全面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让初中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继而实现高效思品课堂。

参考文献:

[1]常丽芳.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

[2]高国华.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J]中小学电教(下),2013(01).

[3]毕丹丹.浅淡多媒体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职业,2009(36).

猜你喜欢

思品辩论初中生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同影子辩论
班里那点事儿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