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读《孤独者》

2017-07-28彭文文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1期
关键词:陀思巴赫金葬礼

作者简介:彭文文(1992-),女,四川达州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02

《孤独者》主要讲述的是魏连殳的一生。他有独立自由之思想,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但最终仍绝望死去。对魏连殳这个人物的把握是细读《孤独者》绕不开的。另外,文中作者采取第一人称叙事,叙事者与这种叙事所产生的叙事效果也是帮助我们读懂《孤独者》的重要手段。

一、“孤独者”——魏连殳

小说一开始就讲魏连殳在S城人们的眼中是“古怪”的──学动物学却当历史教员;对人爱理不理却喜欢管闲事;不重视家庭却一领薪水就立马寄给祖母等等。他的一系列古怪的行为准则使得他与别人不同,也让别人觉得怪异。很显然,“孤独者”指的是魏连殳,在别人眼中他是异样的,是与周围的人们和规则格格不入的。看起来似乎他的行事很古怪,甚至让人觉得矛盾。不怎么爱理别人却爱管闲事,可见他尽管平日里对人冷淡,却见不得别人有不公的待遇或者其他,总是热心关注别人的。常说家庭该破坏,可见他是不相信家庭的温暖的。文中后面讲到他与祖母相依为命,而祖母又是那般寂寞孤独,不大与他交流,使他觉得冰冷,这样的生活环境使得他觉得家庭是冰冷的,是应当破坏的。但每次一发工资就第一时间寄给祖母,可见魏连殳在内心深处是无比关心家人的。看似他不近人情,但实际上,魏连殳内心深处比任何人都对他人、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关爱和亲近。

魏連殳十分关爱失意的人和孩子们,这也是他对这个世界怀揣着美好的希望的一部分。在他眼中,失意的人们,尤其是青年们,是值得去关怀的,他也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给他们提供发牢骚、唉声叹气的空间和场地。连殳认为孩子们“总是好的”、“全是天真的”、是中国的希望,所以在那之前他对孩子们始终是以赤子之心去对待,尽管孩子们很惹人厌,但他对他们的关心和紧张甚至超过了孩子们自己的亲人。比如,有一次三良生病急得他的脸更黑了,不料那病并不严重,他还遭到了孩子祖母的嘲笑。

后来,魏连殳由于发表一些过激的文章,被人匿名攻击,还因此丢了工作,生活举步维艰。所有的人都遗弃了他,连“我”也无能为力,不能给他一丝帮助。以前常来的失意青年也不再来了,而孩子们连他的东西也不肯吃了,更令他绝望的是孩子们还叫嚣着“杀”他。终于,他选择了让自己厌恶的方式活下去,成为了权贵的顾问,他开始报复周遭的一切,对孩子们极端戏谑,用磕头、学狗叫等来惩罚他们。大抵他自己也不能忍受自己这样的活着,不久便与世长辞了。在魏连殳死时,穿的是军衣、军裤,脚边还放了一柄纸糊的指挥刀,脸旁是一顶金边的军帽。这打扮大抵是因为他生前做过杜师长的顾问,所以死时也要穿上军装,证明是军人的人。魏连殳生前最恨权贵,却在死后自己穿上了象征权贵的衣服,而他本人,再也抹不去曾为权贵效力的耻辱,鲁迅在这里写魏连殳死时穿的军装是一种反讽,也是替魏连殳感到悲哀。

二、三次对话

该小说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讲述魏连殳的一生,而小说中的“我”偶尔会跳出叙事者的身份,作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与魏连殳展开辩论。鲁迅曾对胡风说过《孤独者》是写他自己的,所以该小说中隐含着作者与人物之间的对话,也就形成了小说的复调性[1]。鲁迅先生把两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思想都表达出来,让它们互相辩驳、相互对峙,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有多种声音发出,称这种现象为复调性。鲁迅先生的这篇《孤独者》就有复调性的特征。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自觉借鉴西方的小说形式,同时,他自身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也发挥了作用使他不自觉地吸收中国文学的养料。比如,苏轼的《赤壁赋》也是借主与客的对话把作者心中的疑惑拿出来展开辩论。《孤独者》有相似之处,文中魏连殳和“我”也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下面笔者具体分析一下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关于孩子的,魏连殳认为孩子本性是天真的,是中国的希望,使他们变坏的环境;而“我”认为孩子天生就是坏的。在笔者看来,这是作者对希望是否真的存在的思考。鲁迅曾经迟疑要不要惊醒熟睡中的人们,在《故乡》中也有“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2]。在《孤独者》中也是如此,申飞和魏连殳的辩论以沉默结束,然而后面孩子们的坏却使得我们猜测希望大抵是虚妄的。第二次对话是关于孤独,“我”认为魏连殳的孤独是他自寻苦恼,把人间看得太坏;而魏连殳认为自己的孤独是承袭了祖母的孤独,并且对于自己的孤独,在祖母的葬礼上时一起哭过了。在他眼里,一个人的孤独是天生的,本性的,无关乎后天。第三次交流是“我”与连殳的通信,是关于人的生存问题。魏连殳说他还得活几天,“我”无端地问为什么呢?魏连殳开始是为自己和仅剩的希望而活,但后来发现没有一个人愿意他活下去,而后他变成了为了“敌人”而活,他成为自己憎恶的人,以此借权势来报复。这样的活着是痛苦的,违背自我的意志,是必定活不长久的。在这里,鲁迅抛出了三个问题并且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在20世纪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许多小说不追求固定的意义,而小说家的任务也变成了向世界提出问题而非提供答案。19世纪的巴尔扎克、雨果等作家的作品都是史诗式的,他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20世纪的小说,在于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互动,对读者的主动性要求更高。易卜生就善于提出问题,这种艺术模式引发了中国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热潮。在笔者看来,《孤独者》也是一篇提出问题而未给出明确出路的小说,其中韵味需要读者去挖掘,至于答案或者出路也在于读者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之上。

文中以“我”与魏连殳在他祖母的葬礼上初识开头,又以在他的葬礼上诀别为结尾,前后照应,预示了人的一生的轮回。以送殓始,以送殓终,不断地重复隐喻了人的生命在不断的轮回,而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也是在不断轮回的。

在连殳祖母的葬礼上,连殳“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3];“我”在连殳死后,“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4]这里两次几乎完全相似的描写是作者刻意为之,道出了“我”与连殳都有同样的感受,而“我”也终于体会到当初连殳在祖母葬礼上长嗥的心境。这两次长嗥不仅仅是对死者的怀念,更是对人生孤独的无奈与思考。

注释:

[1]复调这个概念是巴赫金在他的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的,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本特征就是各种独立的不同混合的声音与意识之多样性、各种有充分价值的声音之正的复调。巴赫金的这一理论后来逐渐被引用到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鲁迅先生的《孤独者》也具有“复调”的特征。

[2]鲁迅.鲁迅小说全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7.

[3]鲁迅.鲁迅小说全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41-242.

[4]鲁迅.鲁迅小说全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61.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全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39-263.

[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刘虎译[M].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10.

[3]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吴晓东.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J].文学评论,2004(4).

[5]许敏.孤独是孤独者的旗帜—浅析鲁迅的<孤独者>[J].名作欣赏,2016(3).

猜你喜欢

陀思巴赫金葬礼
《葬礼》(海报)
《葬礼》(海报)
这是在葬礼上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不可思议的太空葬礼
赌博牵制大文豪
浅析巴赫金的转折人生
传世名著的背后
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陀思妥耶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