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峨县十三五教师培训工作规划

2017-07-27付光乾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时师德全县

付光乾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能够适应新时期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根据桂教规范[2016]20号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培养“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以及河教发[2017]16号河池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河池市中小学(中职、幼儿园)教师培训“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的相关内容,扎實推进我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完成上级“十三五”期间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特制定天峨县“十三五”教师培训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在“十三五”期间,全县教师培训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新课改,坚持打造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提高教师参与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形成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师培训考评制度,秉承培训为教育发展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理念,突出师德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全面提升我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全县教育改革工作提供重要的师资保障。

二、培训目标

通过参加多种分层分岗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县广大教师的师德和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知识和专业能力,进一步发展实践和应用能力,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市级培训”、“全员培训”、“学历培训”等多种形式,努力探索提高教师培训活动取得实效性,为打造一支讲师德、爱学习、肯钻研的专业教师队伍奠定基础,全面推动全县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三、培训任务

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为目标,从教师的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应用合作与探究四个方面统一组织培训科目。

(一)新教师岗前培训

对刚招录的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对工作1-3年的教师开展授课艺术和技巧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能够形成良好的师德,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初步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技能,成为合格的教师。培训的学时不低于120学时,其中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低于30学时。培训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教学和组织的基本技能、班主任工作能力培养等方面为主,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核心,教育教学中的指导、考核、要求、教学方法等。

(二)在职教师岗位培训

在职教师的岗位培训主要以师德为中心,重点开展能力的培训。以提高在职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学实施能力为主要目标,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共同推进,师德教育为第一任务,五年期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其中师德教育时间不能低于60学时,分年度实施专题培训。

1.师德教育

第一,重点提高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践行师德能力;第二,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以及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第三,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技能;第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以及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

2.教学技能培训

第一,有效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现代知识观与学生能力培养、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修订版课程标准与学习内容要点、修订版教材分析与学科教学知识构建、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第二,有效学习指导,包括现代学习理论与因材施教、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特点、学习设计与学习方式、学习策略与有效的学习指导。

第三,有效教学模式,现代教学理论与学生为本、有效教学与教学模式选择、以学定教与先学后教模式的应用、以教导学与先教后学模式的运用、学科教学模式与应用的典型案例的研修。

第四,有效学习评价。学习质量关与学生全面发展、学习评价理论与应用、发展性评价与学习评价工具、课堂学习过程评价方法、学科学习评价问题分析与解决。

第五,有效教学研究。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指导、学科课堂学习课例研究、学习评价与行动研究、校本课程教学研究。

3.骨干教师培训

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信息技术运用、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对教师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同时培养教师的学科知识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提升教师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提升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化教师队伍,选送教师参加送教、支教活动,促进全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

4.学历培训

根据当前全县教师队伍的具体专业结构,坚持在职提升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稳步推进全县教师学历培训工作,通过实施教师学历培训,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县教师专科化,本科文凭及以上学历者达到50%以上。

四、培训模式

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名师讲学、进修学习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

第一,根据县教育局统一安排,适当安排教师参加远程培训;

第二,根据县教育局统一安排,教师自由选择参加集中培训;

第三,根据县教育局统一安排,参加送教下乡、巡回送教等培训活动。

五、培训考核

(一)考核方式。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实行培训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分段考核方式。在培训之前主要以问题和案例提交为重点,培训过程中主要以教师的参与度作为考核对象,在培训之后则以岗位实践研修为考核重点。

(二)学时认定。教师参与培训的总学时不能少于360学时,平均每学年不能低于72学时。其中,新任教师在第一年必须参加至少120学时以上的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正式教师每学年至少参加72学时的培训,教师如果参加“国培计划”或自治区、市级专项培训项目,并且超过72学时的,可以免于参加当年其它类别的培训。教师参加学历培训,获得毕业证书当年按照72学时进行认定。教师参加本《规划》外非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培训则不予认定学时。

六、保障条件和激励机制

(一)培训经费:所有教师的培训费用根据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进行安排,用于教师参与培训计划所需的差旅费、资料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开支。

(二)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统一参加相关考试,统一发证。

(三)所有在职教师都需要按照要求参加培训,否则在职称聘任中将低聘或不聘。

(四)所有人员必须按照相关制度和责任认真完成本阶段培训工作,不认真完成的,严格按照区、市、县的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五)对不认真参与培训、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实习教师不得按时转正,其它教师则不得推荐晋级和评优评先。

(六)对培训中工作认真,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优秀辅导教师和实训工作者,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

本规划自下达之日起正式执行,广大教师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本阶段的培训工作。

猜你喜欢

学时师德全县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