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7-07-26马晓红
马晓红
[摘 要] 在新课改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在艺术学科加入初中会考的形势下,在教学设施全面改善的前提下,农村中学美术课程也逐渐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改革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依旧存在低效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发展学生个性审美方式、挖掘美术手工乡土资源、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让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变得更为有效。
[关键词]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评价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劣并非只是教师认真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还有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与否,美术学习有无进步、有无发展。在农村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较差,急需改善。
一、提高农村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随着农村中学硬件设施的完善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美术课程的地位也得到提升,但依旧存在教学模式僵化落后、教学效果低效的现象。怎样提高农村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行政部门和许多学校一直都在思考与研究的课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断变化,农村中学美术教师也要不断与时俱进,教会学生学习美术、表现美的方法,创设适合农村中学生的教学模式,做到因材施教,关注每一名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发展,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按照美术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特征及其学习情况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以及美术技能训练等方面做到位,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才能在美术课堂上有所得,才能达成有效的美术课堂。
二、提高农村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搭建表现平台,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在农村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搭建可以施展才华的平台与空间,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美术作品上的表现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挖掘学生的潜力,应用多样化的美术教学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写生是最能体现学生观察力、认知力、表现力、情感的美术创作手段,因此在学生写生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欣赏创作对象,防止他们的思维固化,以至于作品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千篇一律是美术创作中最忌讳的,不管学生的作品是细腻还是粗犷,是夸张还是平淡,是奔放还是含蓄,是热情还是宁静,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都是学生的情感表达与性情反映,教师要善于欣赏、肯定学生的独创性,以激发学生更主动、更大胆、更充分地利用艺术语言进行创作,并积极交流。
当农村中学美术教师将培养学生的表现热情、挖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作为第一目标时,就能避免师生互动只停留在传统的传道、授业上,而是教师用誠挚的心与学生进行交流,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例如:在教学《水墨交融写青山》这课时,笔者就把课堂搬到了学校旁的田园里,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笔法和构图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田园小景进行写生,描绘心中的家乡,抒发自己的情感。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他们的作品也风格多样,有的重点表现水雾迷蒙的田野,有的描绘宁静的树林,有的表现斑驳沧桑的农舍……有的笔法细腻,有的粗狂奔放,有的枯笔勾勒,学生的想法得到了充分体现,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农村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趣味为先,在课堂中贯穿操作、探究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自主学习意识,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教师要不断优化美术课堂教学,为学生打造快乐课堂、高效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使学生发挥尝试与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美育目的。
(二)培养审美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审美方式
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应改变直接发放鉴赏材料、规定欣赏角度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鼓励农村中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欣赏美术作品,表达独特的审美认知,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引导学生欣赏梵·高的《星月夜》时,可先介绍一下梵·高的生平以及这幅作品的时代背景,接着结合画面的形式与色调让学生感受一下作品所营造的氛围,再要求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包括:这幅作品采用了什么样的绘画题材?画面和大家看到的实景存在什么区别?梵·高对于色彩与笔触的运用有哪些显著特征?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教师可将学生分小组探究这一系列问题,每个学生都阐述一下自己对该美术作品的认识。一些学生感受到作品单纯而暗沉的色彩对比引发的某种心理恐惧,一些学生却从中领略到令人振奋的激情;一些学生感受到浓烈的色彩与旋转的笔触所形成的强烈视觉动感;一些学生感受到黄色的星星与橙色的月亮仿佛暗夜里的一盏盏明灯,是爱的指引,是生命之光;一些学生在深色扭动的柏树里体会到梵·高内心的压抑以及呐喊……通过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化的审美方式,教师有效启发了学生对于美的内涵与多样性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
(三)结合当地实际,挖掘美术手工乡土资源
在新课改形势下,新的美术教材内容增加了很多手工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的机会。美术手工课就是这样一种形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民间有很多优秀的手工艺术,如果教师能立足当地实际,挖掘独具乡土特色的手工艺术应用到美术课堂,就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挖掘乡土美术教学资源时,教师要根据农村中学生的特征与美术认知水平,明确乡土资源的风格与体例。一方面,在风格上要选择图文并茂、文字叙述少的教学资源,使美术课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实用性,方便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对美术手工制作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体例上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要介绍手工艺术的艺术审美,比如雕刻、泥塑等的艺术审美。二是要重视为学生介绍乡土文化艺术以及民间手工艺术的背景、发展过程、美学价值,让学生认识民间手工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现场观摩、走访、座谈等形式学习剪纸、农民画、泥塑等民间手工艺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例如在介绍独具乡土特色的红木雕刻艺术时,就可带领学生们参观红木雕刻车间,让雕刻师傅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红木雕刻的艺术魅力。
(四)立足学生生活,优化美术学习评价
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评价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教师要让农村中学生在生活里寻找有关美术的一切,更好地理解美术、认识美术。例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人物特点时,就可以经典作品《蒙娜丽莎》作为案例,让学生基于画作特征,结合实际生活,从作品中人物的衣着、形体、五官以及神态等方面开展探究学习,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此外,教师要特别重视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重视教师评价,还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而为了培养并保持学生对美术的热情、信心,教师要适当夸赞学生,或给学生肯定的眼神,或给学生简洁而真诚的评语,委婉地指出学生的缺点,这样能增强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信心,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激励,促使学生形成更深刻的美术思维,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夯实基本功,多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美术水平,从而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曾艺玲.试论新课程下的农村中学美术课堂教学[J].求知导刊,2015,(07).
[2]刘镇杉.关于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美术教育研究,2015,(24).
[3]李向东.如何增强农村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亚太教育,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