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分子的身份,读一份“清高”
2017-07-25郭琴芳
郭琴芳
【摘要】本文从叙述视角、句式长短、情感透析的角度,立足于语言去解剖《老王》,以探视知识分子与底层劳动者之间的障碍,以探视人性人情上的缺陷和可能。
【关键词】知识分子;视角;句式;情感;清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几度读《老王》,几番不能自已。文末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其中“愧怍”一词,奇妙地把杨绛一家与老王交往的点滴之情,升华到情感的境界,有高度、有气势,同时很耐人寻味的是:一个有良知、善良的杨绛其“愧怍”从何而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点探究。
一、叙述视角的转换
叙述视角是指叙述时对叙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第一个叙述视角“我”。“我”视角的好处在于,叙述自己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因此我们读到了作者一家送大瓶的鱼肝油、照顾老王生意等的善良,读到了中国人常有的礼尚往来的客气,读到了“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老王的有礼有节。
第二个叙述视角老王。叙述人称变为第三人称,表达时有了更多的自由。例如“据老王自己讲……”文段陆陆续续地引用了老王的原话。既然“我”常坐,而且“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为什么不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是因为怕不能客观地陈述呢,还是说,“闲话”当中,“我”真的只把他当成了一个和“我”没有什么关系听听而已的一个雇主?
第三个视角“有人说”。“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不老实”和“害了恶病”有什么关联呢?然而“我”不是“常坐老王的三轮”吗?老王多次来我家的时候,“我”怎么都没有想起去问问,而是作了一些无端的猜测:“他也许. .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 .是得了恶病”。
通过叙述视角的转换,我们不难明白杨绛先生的作品强烈地体现作者的“观察者”姿态,采用的是一种“走出事态之外的冷静的审视”,理智地“看”正是作者无处不在体现的一种对人性、道德以及社会制度的深切关怀与反思的折射。
二、句式长短的交替
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他蹬,我坐”,是个短句,杨绛先生着意指出,有些反常,是否在强调“我”和老王之间的雇佣关系?以文中的对话描写为例,看长句与短句的交替在文中的意味深长。
情境一:老王送钱先生上医院,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短句)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短句)一个设身处地为“我”着想的老王!一个不想欠人人情的“我”!
情境二:老王最后一次来“我”家送大鸡蛋和好香油。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短句)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长句)他只说:“我不吃。”(短句)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短句)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 . .,我知道. . .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长句)一个淳朴憨厚不会说话的老王;一个不想欠人人情的“我”!情境三:十几天后,“我”碰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短句)“早埋了。”(短句)“呀,他什么时候……”(短句)“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长句)一个冷漠的老李,旁观生死;一个冷漠的“我”!
句式的长短交替,对话里多用短句,一个个含情的文字,是杨绛先生欲言又止的笔法,是把苦难悲痛深掩不露,虽言简意赅,却饱含着智性的思考。
三、几种情感的交织
杨绛先生以纯熟的手法和冷静的笔调在《老王》中抒发了多种情感:同情、怜惜、关爱、抱歉、不安……
《老王》写于1984年,事情发生在“文革”时期,老王是作者生命中一个过客,文章结尾处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既然我们读到了“我”对老王的善,对老王的尊重,那“我”又何必愧怍呢?
1.对老王同情、怜惜、关爱。这是善良的体现,也是一种本能,自然与现实里的责任和担当无关,所以做多一点少做一点也不算什么。
事件一:关于老王的眼病。有一段老王“不老实”往事的传说,“我”没有多问,若非女儿,他的夜盲症我又哪里知道!
事件二:關于钱。老王顺带给我们带冰,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老王送香油鸡蛋,“我”也一定要给钱。
事件三:关于老王的病。文章写道:“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两个“不知”,就像钉子一样,把“我”的良心钉在朗朗乾坤下接受审判。
2.对老王的抱歉、不安。事件:老王送香油、鸡蛋时,没有让老王进屋。“我”的解释是“可是我害怕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后来,得知老王死讯后,“我也不懂,没多问”。而真正的因果关系,似乎也被颠倒——因为“没多问”,所以不懂得。老王最后的死,“我”感觉了抱歉、不安。
3.对老王的愧怍。“我”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猜度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并且说“我想他是知道的”,以寻得内心的平定,无非是在寻求解脱和自我安慰。
无论是借助于对叙述视角的转换,句式长短的交替探究还是对几种情感交织的探视,我们都能看到知识分子和底层劳动者在文化上、心理上本就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杨绛和没有文化的老王不可能有什么共同语言,有过多的交往,更不可能成为知心朋友或亲如家人,表现出来的“就是对下层劳动者有着一种深切的怜悯与同情,但是这种同情与怜悯又是居高临下的”。“过分热情就是疏远,过于客气就是距离”,一句“谢谢”,正折射了你无意识的见外。
“有距离的审美观照、美丑善恶互现手法形成其散文清雅隽永、豁达冲淡的艺术风格……”杨绛先生告诉我们读书可以“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读书人的“清高”折射了一个有良知的人的“愧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