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生活源泉,激活写作泉源
2017-07-25蒋夏艳
蒋夏艳
【摘要】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在拿到作文题目或写作教材后,会出现对写作方向不确定,没有写作素材,或是主题思想提炼不出等问题;在批阅作文时,更是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空话连篇或是无话可说。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就说明了生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开掘生活源泉,激活写作泉源,那样才能书写出灵动的文章。
【关键词】生活源泉;写作泉源;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生活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找到写作源泉,写作时就会思绪如泉源,激起倾吐的欲望。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的学生为什么写不出好的作文,就是因为对自己身边的生活写作素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导致写作时无话可说。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接触社会,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以生活作为写作源泉,才能激活写作泉源。本文探讨初中作文教学方式,以教会学生开拓生活源泉为策略,提高写作水平。
一、让学生激起观察生活的兴趣,感受生活
学生之所以没有素材可写,大多数是因为没有对周边事物留意,那就没有办法增长见识,积累材料。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对周围事物观察的习惯,逐渐激起好奇心和兴趣,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才能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刚做观察训练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问学生,同学们都知道蝴蝶很美丽,那么你们知道蝴蝶是怎么幻化成的吗?有的同学说不知道,有的说知道,是蚕变成的。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那么蚕蛹幻化成蝶的过程谁知道呢。学生:“不知道。”这时候,教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蚕拿出来,每日观察记录,让每个学生对蚕进行观察,并记录蚕每天的变化。学生对于这类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要抓住学生对这些事物的兴趣,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会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事物,每一件小事,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走进生活对每一个角落,激起写作兴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作文课堂,激发情感
传统作文教学中,通常都是拿出一篇范文,对这篇范文的结构、写作手法、技巧等进行解析,这样单调的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慢慢形成一种厌学的情感,对于其写作能力很难提高。因此,教师在初中作文教学方法上要进行转变,创新教学方式。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将学生置于一个与写作内容有关的氛围下,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触发其写作灵感。
例如写一篇关于自然风光的作文,教师不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可以组织一次以“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为主题的课外教学活动,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有关“自然风光”的写作教学。在目光能夠触及、捕捉的自然素材下,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更具有真情实感,更容易让学生的心灵沉淀情感,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三、学会积累生活素材,勤写生活习作
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初中生的习作更加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了,学生把生活中的体验记录下来,那么,写作素材才会充足,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要让学生的作文中充满生活气息,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累生活素材,勤于记录。如花开花落、日出日落,田间小溪、瓜果蔬菜……尽可能让学生能够接触。对人物的描写,要鼓励学生去留心观察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记录下他们的性格特点,积累任务写作的材料。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我和爸爸(妈妈)的一件事》,去描写自己和爸爸(妈妈)在生活上的一件事情,可能是会让人感到喜悦的,也有被责难的,或是充满惆怅的,鼓励学生写出真实情感,将学生自己独特的认知和感受写出来,表达出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感受,那么,作文也就具有生活的灵气了。
四、发挥奇思妙想,展现个性风采
转变课堂作文的教学方法,还要注意学生思维的拓展、创新,一味地让学生抄写、仿写,会给学生造成过分的共性,扼杀学生的个性。而在生活作文中,最需要的就是学生充满个性风采的写作,生活的样子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至于对生活的感受也是各有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作文教学时,要注重让学生发挥奇思妙想,拓展创新性思维,以展现出个性风采。
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爱好活动,丰富个人生活。给学生布置一个与生活有关的作文写作,让学生能够将自己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写出来,要求有真情实感。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没有传统写作的拼凑和捏造,还能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学生领略生活的同时,开掘生活源泉,加强写作能力。
五、结语
初中作文的教学方式要以“生活”为基础,让学生能够贴近生活,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对生活的感触,激发出学生的写作灵感。在教学中,注重生活的观察,展现个性,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的内涵与启示,才能让学生发现生活真正的美,才能够开掘生活源泉,激活写作泉源。
参考文献
[1]李天妹.培养观察能力,开掘写作源泉[J].考试周刊,2015(99):53.
[2]王杰.以生活为泉源,以思维求创新,以训练换提升——谈初中语文作文指导[J].学苑教育,2015(12).
[3]刘彩云.也谈提升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界,2015(31).
[4]蔡情惜.生活与创造,托起作文的绿色天空[J].教师,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