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路径探索

2017-07-25陈丹妮李戈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开发路径

陈丹妮+李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 要:博物馆精美的文物藏品浓缩了各个时代的灿烂文化,一代代影响和感染着热爱生活的人们。在国家支持博物馆大力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情感、文化和互动这些特色的植入,将博物馆藏品通过衍生品的形式进行开发和传播,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体验和需求。本文以西湖博物馆西湖十景文創产品开发为例,探索了博物馆文创产品七大开发路径。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产品 开发路径 西湖十景

随着新经济时代到来,社会公众对博物馆藏品的审美体验和娱乐需求不断增强,博物馆对藏品不再拘泥于收藏、展示、研究等功能,更侧重于“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的发展能力。”杭州西湖博物馆在如何延伸藏品的内涵和娱乐性,实现观众和藏品的多元交互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一、以传承中华文化为目的

2017年国家文物局提出,“力争到2020年逐步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为全面展示西湖作为人类文化景观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让大众更好地了解西湖,杭州西湖博物馆确定开发以清代画家董邦达的《西湖十景图》为创作原型的西湖十景文创产品。让世界各地来到杭州的人不仅能看到西湖的此刻,更希望公众能把西湖的四季“带回去”、“传开来”。

二、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

任何一款爆款产品的背后都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博物馆需要调研公众生活方式和需求状况,了解和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喜爱哪些文化元素,了解和分析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差异化文化需求,研究人们生活中需要什么样的文创产品,做实用性强、公众喜欢的文创产品。杭州西湖博物馆在西湖十景文创产品开发前,通过线上线下对用户进行了调研。

三、以产品创新研究为基础

当今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发展势头良好。如何研发一系列集观赏性、实用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的文创产品,带给大众全新的产品体验。杭州西湖博物馆最终确定设计一系列能自由组合的多用途线上线下可互动的文创产品。公众不仅可以使用该产品,还可以在移动端阅读西湖十景的故事、来历、四季风情,同时还可以微信传播,具有社交功能。

四、以文创产品品质为前提

文化产品不是一般的产品,它是带着博物馆的尊严去进入市场,所以要特别注意品质。西湖博物馆开发的产品的基本造型是系列书签,书签即可独立使用也可以通过拼接的形式组合成其他的日用品,如桌上屏风、笔筒、灯罩等。产品选用代表杭州的丝绸和代表江南的竹子为基础选材,做工精美,细节巧妙。同时该产品配套H5线上产品,可进行延展阅读与社交游戏。

五、以信息技术手段为引领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给文化产业的提升创造了最佳契机。杭州西湖博物馆在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化、数字化上方面也不断进行探索,以更生动的形式影响和感染用户,让用户边玩边学了西湖十景典故,观众还可以转发给朋友,增加了产品的互动性。在文创产品开发中,科学、合理、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能让文物“活起来”,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

六、以设计营销多元合作为保障

文创产品需要市场营销,但是又不能过度商业化。在国外,文创产品收入在GDP中占很大比重。以罗浮宫博物馆为例,其经营模式是通过出租场地给博物馆协会,由协会向全世界招募各类优秀文创产品设计生产商,罗浮宫博物馆的相关专业人员对产品把关。在营销方面,罗浮宫美轮美奂的珍贵藏品和极具艺术魅力的场馆建筑吸引了全世界各地观众,为销售文创产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

七、以举办展览活动为契机

《博物馆条例》在政策上鼓励博物馆发展文创产业,为文博创意产业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和不竭动力。展览是博物馆重要的文化活动,大型展览甚至会引爆一个城市的热点话题。展览时期,人们看完展览兴奋之余还希望把展览的内容带回家。博物馆研发一些跟展览主题吻合的产品,并在大型展厅附近设置随展馆,展示与这个展览相配套的文创产品,必然能吸引大量观众,带来持续的购买力。

八、结语

随着国家出台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推进,博物馆等文化文物单位的文创产品开发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空间。杭州西湖博物馆借此东风,在对西湖十景创意产品开发基础上,将为大众提供更多有特色、有品质、富含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

参考文献

[1]金青梅,张鑫.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6,35(6):42-46.

[2]张飞燕.“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2).

作者简介

陈丹妮(1998-)女,浙江苍南,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李戈(1966-)女,浙江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艺术学本科,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数字出版。

猜你喜欢

开发路径
京津冀一体化视域下承德市生态旅游开发路径探析
四川甘孜县特色文化资源概况及其开发路径探析
社会资本视角下高校校友资源开发的路径探析
“卓越校”建设背景下高职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旅游市场开发路径探索
现代化背景下壮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研究
怀化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探究
城乡统筹背景下旅游产业集群式开发路径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开发路径探寻
低碳经济视域下农业旅游产品开发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