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2017-07-25李昌槐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后勤管理高校信息化

李昌槐

(四川大学后勤集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在高校中,后勤的信息管理如果采取传统的方式,难以有效提升后勤管理的质量,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落后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很有必要促使传统管理和信息技术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高校的后勤管理水平以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校 后勤管理 信息化 建设

高校的后勤管理是高校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传统的管理不利于高校后勤管理效率以及水平提升,应当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但是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存在很多负面因素,影响着信息化技术建设,包括传统的管理模式,后勤管理的人员素质偏低,传统设备管理缺乏完善性等,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后勤管理信息化水平,促使后勤管理信息化可以在高校得到推广实施,并且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一、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后勤管理对于高校管理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后勤管理实现信息化是时代对于高校的要求。在高校中,应当采取改革的方式有效提升运行机制效果以及内部管理的水平,通过采取这样的方式,从而促使后勤管理可以顺利开展以及实施。后勤管理实现信息化的改革,促使后勤管理的服务质量以及工作水平两方面都能够得到提升。

第二,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是高校管理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高校中,应当完善网络设施,进而强化后勤的信息化管理。此外,也需要引入更加先进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这样就可以让后勤管理工作更加合理、科学。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实现信息化,不但可以让后勤管理有了一个平台,而且对于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第三,后勤管理如果实现信息化,就可以给高校的管理改革提供一定助力。在后勤管理中,应当采取信息化技术以及相关方式,促使高校的制度可以实现转变。此外,应当促使后勤管理实现网络化以及智能化,这样就可转变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促使管理的各项信息可以及时了解到。在后勤管理中实现信息化建设,对于高校的教育改革也有作用,所以,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二、高校在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校中如果依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高校的发展十分不利,难以促使管理的质量以及工作水平得到提升,所以,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但是,后勤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后勤管理的信息化,以下主要分析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几点问题。

第一,管理模式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在权责方面划分不清楚,尤其是高校增加了某些设施之后,传统的模式难以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这样就导致部门之间难以协调以及联系;并且职责权利方面划分不甚清楚,这样就导致问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此外,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这样就进一步导致设施管理难以落实到个人。

第二,传统的设备管理缺乏合理性以及完善性。傳统的设备管理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成本普遍较高,这样难以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不能适应整个高校的发展;传统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设备缺乏完善性等问题,在实际的统计过程中依然采取手工统计的方式,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难以提升。

第三,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的相关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这也是高校后期管理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这样就难以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大规模推广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是一门需要高素质人才支持的技术,如果相关人员素质偏低,就难以在高校实现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如果人员素质较低,信息化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三、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分析

(一)转变思想观念,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

在高校后勤管理中,为了提升管理水平以及强化信息化建设,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当转变思想观念,切实认识到信息化的必然性以及重要性。在后勤管理中,只有相关管理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才能加大对后勤管理的资金投入以及时间投入,这也是为了保障信息化建设可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点。所以,在今后的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转变思想观念,对后勤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完善以及规范业务管理,建立共享信息的制度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应当对业务管理进行完善。此外,应建立共享制度,促使各种信息可以在不同的部门实现共享以及规范化管理,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对业务管理不断完善,通过网络形式或者软件形式促使信息共享制度可以实现,这对于高校后勤管理实现信息化意义重大,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对于信息共享制度引起重视。

(三)提升员工信息应用的能力,形成激励制度

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只有提升员工的信息应用能力,才能有效提升信息化水平。首先,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员工的信息化意识进行提升,激发员工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兴趣,并且让员工逐渐感受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其次,可以建立相关激励制度,从而让应用信息技术的人才得到嘉奖,对于提升员工的信息技术水平意义重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后勤管理中,如果依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不但效率较低,而且整体的后勤管理质量难以提升,因此,应当实现后勤管理的信息化。为了加强信息化建设,应当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员工的信息应用能力,完善以及规范业务管理,建立共享信息的制度。

参考文献

[1]吴丽,吴琼,隋美丽,聂帅帅.新媒体在高校后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兼析中国海洋大学后勤信息化建设之路[J].高校后勤研究,2017(04):34-36.

[2]费云生.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以“智慧后勤”建设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7(03):57-58.

[3]胡伟晨.提高高校后勤信息化程度,推进和谐高校建设[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12):39-40.

[4]王琳.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及解决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0):27-28.

猜你喜欢

后勤管理高校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工作之我见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