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
2017-07-25廖荣
廖荣
【摘要】笔者总结近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结合文言文教学实践中遇见的典型问题,本着教学相长的原则,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教师、学生两个角度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做了以下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学日渐升温、传统文化备受重视的大背景下,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传承国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学形成了“老师全文翻译,学生昏昏欲睡”的模式,老师着力于逐字逐句串讲,以文言文翻译为己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记笔记背笔记的地位。“课前头疼,课中心累,课后全忘”的教学困境,使得学生视古文为陌路,教师视古文教学为穷途,所以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新模式已经迫在眉睫。笔者总结近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结合文言文教学实践中遇见的典型问题,本着教学相长的原则,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教师、学生两个角度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做了以下探究。
一、课前预习引导模式
根据以往经验,教师对于学生会有课前预习的要求,但由于预习引导不足,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课文词汇的读音注释上,预习大多数流于形式,更谈不上预习效果。
(一)教师角度
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应在上节授课结束时提醒学生进行新课预习。新课预习的重点在于设定新课预习目标,如在学习《过秦论》前,可以提出思考题“贾谊何许人也”“了解秦朝的灭亡之路”等;在《过秦论》之后,《鸿门宴》之前,可以提醒学生从“秦亡之后”思考,了解历史,然后提出复述“鸿门宴”典故的预习目标等。就教师而言,应在预习环节做好引导,抓住学生兴趣点所在,设定预习目标。
(二)學生角度
重视常见典故及经典名句,可以在老师指导下每天学习一个典故,可以是成语,可以是俗语,也可以是经典诗句。如通过学习“图穷匕见”成语典故,预习《荆轲刺秦王》课文;学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预习《鸿门宴》课文;学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预习《劝学》课文,等等。这样的预习方法一方面可以达到预习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写作积累大量素材,为学生写作打下基础。
二、课中互动交流模式
课堂永远是教学的中心阵地,作为该阵地的双方—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交流是教学的核心,是高效率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教师角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老师不是用来讲书的,尤其不是用来逐句逐句地翻,把文言翻成白话的。他的任务在指导学生精读。”转变思维和方法,从填鸭式讲授向互动式交流转变,从枯燥无聊课堂向快乐兴趣课堂转变。文言文教学需要更多的耐心、时间和精力,所以对于教师有更多的要求,比如上课不能一味求快,要循序渐进、谆谆教导。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使得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获得更多自信、提升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更好地迎接高考。
(二)学生角度
变被动为主动,从单纯的“听”“读”向“说”“写”转变。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以“听”“背”为主线,教师全包全揽,逐字逐句解释翻译;学生边听边记,一不留神便昏昏欲睡,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在互动交流模式中,“听”“说”“读”“写”被赋予新的含义。“听”包括听原文朗诵、听老师讲解、听同学讨论、听百家之言,听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感知,激发文言文学习热情;“说”包括说文解字、说原文翻译、说文章主旨、说作者故事等,说的过程可以增强学生对文言结构、语法的熟悉度,锻炼学生语感;“读”包括领读、范读、慢读、默读、配乐诗朗诵等,读可以纠正发音、熟悉通假字,丰富课堂氛围,提升授课效果;“写”包括抄写、听写、默写、仿写等,写是学以致用的直接归宿,对文言文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课后教学相长模式
《学记》在其有关教学原则的论述中写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教与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然而根据授课经验,大多数时候,一旦教师授课结束、学生脱离课堂,学习即告暂停。课堂学习固然重要,但仅仅靠课堂45分钟来达成整个学习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课堂提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教学相长提供了可能。
(一)教师角度
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在一节课结束后应及时总结授课难点、学生兴趣点、备课要点等,然后进行归纳并应用到下一节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在预习引导模式的前提下,许多学生可能关注到与老师不同角度的知识点,这可以为老师的教学技巧提供多种思路。还可以在一个阶段教学后,如单元教学之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料和语感,有了对语言进一步理解的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文言文中出现的重要语言问题加以归纳和总结。整体把握“文”,自古有几种比较好的方法:一曰“诵读”;二曰“观其大略”;三曰“不求甚解”。特别是诵读,对理解“文”、感知“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生角度
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一般需要一个对知识点及方法的消化过程,所以课后复习是非常关键的。作为学生,“温故而知新”的课后时间能够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也能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就感,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一步。
当然,在整个文言文授课中,培养兴趣是第一步并且贯穿于文言文教学始终。无论是课前预习的引导,还是课中互动的交流,或是课后的教学相长,都无一例外地蕴含着对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文言文教学不仅肩负传承国学文化的使命,还承担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重要任务。明白了这一点,文言文教学的境界或许会有新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高原,吴支奎.课堂互动的社会学分析及优化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5).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