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活起来

2017-07-25卢咏梅

课外语文·下 2017年6期
关键词:想象生命

【摘要】长期以来,因为学生普遍基础差、能力弱,所以在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基础、重讲授的现象,结果学生非但没能掌握基础知识,反而学习语文的兴趣丧失殆尽,课堂教学陷入死境,本文以“激活课堂必先激活心灵”为出发点,作出系列尝试。

【关键词】深情诵读;想象;文字作画;专题;生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刚来职校时,曾经有位老教师语重心长地叮嘱过我,说职校学生基础差,能把基础知识落实下去就可以了,别讲得太难。这种观点不能说不对,但是课堂上总是忙于强调字词句的落实以及文章基本内容的讲解总觉得少了点趣味,不要说学生没劲,我自己也觉得特没意思,再者我始终觉得语文这门课独具的人文性特点使得它在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初中和高中阶段)对孩子们心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我总是对我的学生强调:“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初高中阶段遇不到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那将是终身遗憾,某种意义上来说那将会使他错过一次‘脱胎换骨。”基于以上这两点,我在十多年的职校语文教学中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和摸索,试图掀动起一潭活水来。现将我的一些教学尝试和思考总结出来,愿与各位同仁一起为职校的语文教学贡献出一己之力。

一、让深情诵读架设一座心灵的桥梁,激起孩子们对语文课堂的一点点兴趣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阶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所谓朗讀,就是声音清楚响亮的读,就是把书面的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董卿的《朗读者》一炮打响,一夜走红,让我们看到了诵读的巨大魅力就在于声情并茂地朗读具有强大的心灵撼动力。当然对于职高的孩子们来说,学会并爱上朗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请相信这一定能够做到,深情地诵读是阿里巴巴打开大门的那个咒语,只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和循序渐进的方法。

步骤一:听名家朗读或老师范读

朗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俗语云:“打铁先要自身硬。”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苦练基本功,要能正确处理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准确把握作品情感的起伏迂回,或哀怨缠绵,或慷慨激昂,或舒缓优美,或高亢激越。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诵读;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步骤二:点读和评读

我在诗歌或散文教学时,喜欢让学生挑选自己能驾驭的段落大声朗读,然后让有兴趣的或比较大胆的学生主动站起来为大家表演(当然如果没有自愿的,就只能点名了),接着让听的学生评价,要求点赞的要道出“妙”在何处,反之亦然。于是在反复的比较和演示中孩子们慢慢懂得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应读得大气豪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应读得低回婉转;“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应读得壮怀激烈;“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要读出一份自信昂扬来。

步骤三:悟读

当朗读成为我们每堂课的必备菜肴的时候,孩子们也就慢慢地摆脱了初时的拘谨和羞怯,渐渐地进入了角色,咏唱如流,于是我们的课堂便有了一种情韵在流动,一潭死水渐渐有了一丝生机,一点活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慢慢走进了作品的情境中,体会了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感知了文章的起承转合,万千气象,进而体会到文思、文理、文情、文气,从而产生共鸣,激发出来的不仅仅是对语文学科的喜爱,也许还有对文学的一点点小喜爱。

如果说文字是一座连通作者和读者的桥梁,那么声情并茂地朗读则可以让孩子们直接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他们心心相印,灵魂契合。曾经我和我的孩子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忘情地诵读过无数的经典。于是我们和戴望舒一起走进了江南雨巷,一起感受了那湿湿的青石板散发出的冷冷的气息,与那孤独的彷徨着的主人公一起邂逅了那个梦一般的丁香姑娘;也曾经和史铁生一起走进那“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的地坛,一起聆听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与他一起整理纷乱的思绪,一起窥探自己的灵魂;我们和杜甫一起在重阳佳节登高,一起万里悲秋;也曾和苏轼一起在黄州突围,一起吟啸徐行……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2007级12班的郑纯燕在课后跑过来告诉我“老师,这首诗简直上活了”时,她眼眸中闪动的那份激动和兴奋。这么多年来她那充满生命活力的灵动流转的眼眸一直高挂在我记忆的天空中,像一颗闪亮的北斗星指引着我——不管多难,一定要将诵读进行到底。

二、放飞想象的翅膀,用文字作画,为语文课堂再注新活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这种想象力的激发的确很困难,但是它却是激发兴趣、发掘潜能、提升能力的不二法门。诗歌教学中一个最关键的环节便是让学生抓住意象,展开想象,活化形象,深入意境,进而悟得诗情,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改变一种现状,那就是诗歌只有考试默写填空的价值,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在心灵自由飞翔的时候,真正感受中国诗词的永恒魅力。这种训练我也是分成三步完成的:

步骤一:景物拼凑

也就是让学生说出画面中有哪些景物。比如《沁园春·长沙》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就很轻松地找出了“湘江”和“橘子洲头”,后来在老师的启发下明白了画面中除了景物以外还有个人物形象“我”—作者毛泽东。

步骤二:关注时令特征,紧扣词语想象

提醒学生关注时令特征,并紧扣关键词语想象出步骤一中的形象特点。此句中的“寒秋”点明了诗人重游橘子洲头是在秋季,一个“寒”字耐人寻味,既是实写—写出深秋时节诗人独立江边顿觉寒意袭人,又可以说是虚写—写现实处境堪忧,心中的那份落寞凄凉。而“立”这个动词则把诗人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高大形象和不畏“严寒”的气魄一下子凸显出来。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去进一步完善人物和景物形象,比如此句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一下人物的神情、人物的心理,景物的样貌或者气势,等等,这样整个画面便生动起来了。

步骤三:用文字描述出脑海中的画面

用文字作画,让学生把脑海中想象出来的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再读读品品,于是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想象能力,而且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启发想象、用文字作画”的尝试,源自于讲授《诗经·氓》中的第一段,当时总觉得仅对“嗤嗤”的意义作解释,“氓”的形象不够清晰,一时念起,就让学生们描述,可他们口头作文能力很差,于是便让他们尽情地想象并用笔写下来交流,没想到学生们兴致极高。于是这形象、这情景便在孩子们的笔下灵动起来。

“犹记当初,那是乱花狂絮、春意阑珊的暮春时节。那日,他一袭白衣,手中紧抱一匹光滑的布匹,出现在我家蚕丝店门口。春风徐徐地从屋外吹进来,飘逸洁白的衣摆随着微风拂动,他直直地看向正转过身来的我,眼底蕴藏着脉脉的情意,刹那芳华,我被那风景给吸引去了,顾不得少女含羞的情怀,便与他对视起来。我知道,白衣少年不是来换蚕丝的,是中意我,期望得到我的爱慕。我也很喜欢他,但我却没有轻易地给他承诺。更没有放他留下,只是默默相送他过淇水,到了丘顿才低声告辞。”(1007袁欣欣)

后来我便一发而不可收,于是带着孩子们不仅改写了整首《氓》,还改写了杜甫的《登高》《秋兴八首其一》、柳永的《雨霖铃》,等等。

“凛冽的晚秋,凝绯遍野的枫林依旧火红,却早已消尽了昨昔的妖艳,如此繁华耀眼的枫叶,也抵挡不住来势汹汹的寒霜白露,于是,在落寞的秋风中逐渐残伤、凋零,香消玉殒。巍峨的巫山群峰连绵,如巨龙般盘踞于江水两岸,极目四望,只见雨雾锁着绿嶂,浓云封住山隘,山上迷雾缭绕、阴冷萧瑟,两岸传出悲戚哀怨的猿啼,泠泠不绝、幽怨婉转。

江面上巨浪滔天,江水穿山破壁而泻,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张牙舞爪地奔腾叫嚣着,声震山岳、碎玉摧冰。寒风怒号,狂风如鬼魅一般席卷而来,卷走了温暖,遗留了凄凉。青灰色的天空布满了厚厚的浊云,如沸腾的开水翻滚而来,遮住了那仅存的一丝阳光,顿时风起云涌、暗无天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似水的流年已过了两载。看着寂寞的花丛,秋菊盎然、傲霜独立,吐着沁人的幽芳,我恍然忆起,自己已有多年不曾回家,顿时悲上心头,潸然泪下。江中的渔火忽明忽暗,宛若漆黑天际中的点点星辰,江岸边系着一叶孤独的扁舟,正如我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却依旧心系故园。

隆冬将至,家家户户都在赶制御寒的冬衣,传出阵阵刀尺摆动的声响。漆红的城墙,威严耸立,但城墙再高,也抵挡不住黄昏时分急促的捣衣声;回乡的路艰难险阻,但路再远,也阻挡不了我对故乡越发深沉的思念。”(1007袁欣欣《秋兴八首其一》)

“入深秋,凉如水。头顶着的是辽阔高天,一阵阵刺骨的秋风瞬间僵住了身体,寒意钻进了身体的每一寸皮肤。望眼去,险峻的山峰连绵不断,山与山之间都连接着一个个幽幽的深谷,总是能不经意地听到猿猴凄凄地哀啸。绵绵啼,思无量。声声怨,愁断肠。江中点点绿洲,两岸上覆满了晶莹洁白的沙石。鸥鹭在低空中盘旋回翔,迷迷茫茫,却不知该驻足何方?萧萧叶落,落尽了整片大地。风儿又起,将叶子席卷,形成一个个小的漩涡,江间的浪更是汹涌澎湃,滚滚而来。被激起的水汽从空中凝集,散开,纷纷扬扬,喧闹了整一片江,又转瞬即逝……

暮色苍茫,落日尚会归家,何乎人哉?在此离愁之季,秋之思,犹如细水长流,泱泱不绝。秋之愁,就似一壶浊酒,散发着浓郁的香,可惜想一饮尽欢,却会断肠。浮华尘世,多年漂泊他乡,依旧孤身独影。感叹生命就像一片叶子,而我已到枯黄零落的时候。又是一年重阳日,能陪伴同行登高的仅剩随身多年百般折磨的病痛。已是破碎的山河和动荡的故园却只能叹怨自己。人生如同白驹过隙,一蹉跎,两鬓如霜。凝眸处,又添一段新愁。异乡如陌路,潦倒失意,惆怅奈何,未料鬓先秋,只得泪空流。病重时已久,停戒了酒,何以消愁?唯有愁更愁。举着空杯与自己共饮。杯中不是酒,不是酒,是满杯载不动的乡愁。”(1007彭堃《登高》)

从这些才情横溢的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不再觉得语文课乏味,反而爱上了语文课,甚至爱上了蕴藉含蓄的中国的古典诗词。2007级学生曾秋嫦曾在毕业时留给我的信中寫道:“您带领着我们走入语文的世界,打开字词句的大门,穿过作文的林荫大道,来到诗词的国度,引领我们畅游婉约和豪放的天地,我沉迷于诗词这一独特的国度,哦不,我还不能说得上是沉迷,应该是迷恋上诗词国度诱人的魅影……”我想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满足于学生能把诗词背下来,考试能填出来的话,那是无论如何不会激起这份喜爱和这份诗情、才情的。

三、尝试专题教学,激起灵魂的互相碰撞,让语文之爱走得更远

大家都知道知人论世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却发现孩子们对作者的了解基本上是标签式的,比如提到鲁迅除了知道他原名叫周树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以及他的文章很难懂以外,其他一无所知。可怕的是鲁迅还不是个例,包括妇孺皆知的李白也仅仅知道他是“诗仙”,至于李白为啥被誉为“诗仙”而不是“诗圣”,则一概不知。于是在讲授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难点,理解文中鲁迅深刻的思想感情,我带着他们一起梳理了鲁迅的人生历程,了解了他人生的几次重大选择:(1)弃科举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接受进化论;(2)东渡日本学医,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3)弃医从文,致力于改造国民性,从精神上唤醒民众。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难发现鲁迅人生几次重大的选择都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于是当他们一起诵读“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诗句时,便一下子理解了鲁迅对祖国对人民的那份爱有多么的深厚,多么的炽烈!同时也明白了鲁迅对一切反动者的痛恨有多深,有多重!于是当孩子们研读《记念刘和珍君》时,鲁迅的文字便不再晦涩,相反他们被这“血和泪”凝聚成的“同声一哭”深深地打动,在他们深情的诵读和热烈的探讨中我听到了心灵碰撞时那有力的一击,于是我便萌发了上专题的渴望。

从2015级开始,我在整个高中阶段尝试了四个专题:高一下的史铁生专题(《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高二上的辛弃疾专题(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高二下的苏轼专题(余秋雨的《东坡突围》、苏轼的《赤壁赋》和《定风波》)、李清照专题(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与史铁生对话,孩子们体验了他们不曾经历过的“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的痛苦,他们与史铁生一起在这座废弃的古园里静静地聆听那些卑微生命、片刻不息的窸窸窣窣的声响,一起解悟生死;与他一起感受一个母亲双重打击之下用她羸弱的躯体承受着生命苦痛的艰辛和伟大,也一起体悟“子欲养而亲不待”背后那撕心裂肺的痛和悔,一起思考“合欢树”带给我们的生命大课题。与苏轼对话,他们发现苏子并不是生来就潇洒豪放的,因为在大祸降临时他也和所有的凡夫俗子一样会慌乱、茫然和惊惧,他们与苏轼一起在黄州居寺庙,垦荒地,混迹于渔樵之间,体悟生命的原始意味;害怕孤独的熊孩子们与苏子一起体验了陷入精神孤島中的苏轼那种难言的孤独和痛苦,和东坡一起彻底洗去现世的喧闹,一起将灵魂归于寂然,然后在和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的旷古对话中实现生命的涅槃,最终明白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怎样一种淡泊静定,“此心安处是吾乡”也绝不是诳语,苏子的“旷达”有别于他们的“不在乎”,“乐观”也绝不是“傻笑”。与稼轩对话,孩子们了解了作为“武人”的辛公何等骁勇,懂得了“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是植根于生命的复国志,感受了“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万般无奈、“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悲壮激烈以及“如今尝遍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限悲凉。与易安对话,我们体悟到那个“却把青梅嗅”的才情女子的无忧快乐、俏皮可爱,感受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男儿气魄,但更多的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带来的无限悲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平实的话语道尽了这个乱世美人国破家亡、漂泊流离的不尽哀愁。稼轩的壮士之悲,易安的女儿之愁皆根源于国势的衰颓,这些今天读来依旧惊天动地,哀婉凄绝的文字怎能不在孩子的心湖中激荡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涟漪来。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我想语文课的终极使命就是要促成这种灵魂的对话,而单打独斗式的碎片式的教学是很难达成这个目的的。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离开心灵的握手,一切将沦为空洞的说教。

也许有人会担心,职校的学生基础差、能力弱,诵读、想象写作和专题教学可能只是空中楼阁,令人眩晕而不接地气,不仅不会使课堂“活”起来,反而会使之步入僵局。我想这“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热闹,恰恰相反,我们职高的课堂有时是太热闹而缺少一份沉静,过于浮躁而无法深思,激活课堂最终在于激活心灵,只有抵达灵魂的教育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生命教育,语文课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门关乎生命的学科。

参考文献

[1]董小强.小学生朗读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0(8).

作者简介:卢咏梅,女,1968年生,安徽和县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想象生命
生命之树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超乎想象的雨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先想想再想象——看谁想得妙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