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2017-07-25白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初中物理培养

白浪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一中,湖南益阳,413207)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在进行学科教育的过程中会根据学科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实验,从而来深化學生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物理素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定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物理实验中也需要加入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实验的效果,完成实验的目的。以下将结合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进行分析,阐述相应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

一、引言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实验教学十分重要,同时实验也是进行物理教学的基础。物理学科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物理知识,还要培养思维能力,锻炼学生思考的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实验教学应用的方法较为灵活,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对学生的多项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通过改善教学过程来提高整个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兴趣十分重要。学生只有带着相应的兴趣进行学习,学习才会更加有效和有质量。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地来引导学生。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时候,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思考。如为什么车子会停下来,是什么导致它停下来的?这样的问题引出所学的内容会更具有趣味性。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科书上的实验内容较为单一和传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产生兴趣,同时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将更多的实验步骤交给学生来完成,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进行盐水的密度的实验时,教师可以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将更多的设计实验的步骤交给学生,让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设计。在进行盐水的测量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到怎样做才能更加准确地得到盐水的质量和体积,从而减小测量盐水密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学生可以大胆采用创新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测量方法来提高测量的精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之后,可以将多个小组的测量情况进行对比,教师对学生的测量方式进行评价,起到引导和衡量的作用,从而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有效构建进行完善。所以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也需要选择一些新颖的实验或是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学习提升素质和能力。

2.有效合理地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问题产生都源于物理,如果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与所学内容进行结合,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还可以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实验可以更好地提高上课效率,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十分有益。例如在进行物理惯性实验的学习中,可以先请几位同学在教室内加速奔跑,在教师说停的瞬间立刻停下来。在这样的小实验中,可以发现学生的身体会下意识地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的原因,在惯性的作用下,学生的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会导致身体由于维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向前倾的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正常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用这样的小实验作为导入,鼓励学生将物理与生活进行联系,对日常的现象进行分析整理,从而更好地进行创新,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很多的物理现象,如为什么在雨天打雷的时候我们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鼓励学生找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思考和创新来理解物理和生活,达到生活与知识相结合的效果。在进行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日常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学会应用物理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分析

在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之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十分重要,同时,学生如果可以进行自主的思考和学习也会大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的学习和动手操作机会很少,很多学校对于物理实验的操作和学习都没有予以相应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日常动手操作有了一定的脱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好的影响。所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可以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进行自主的操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进行实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应该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位置,从而进行有效教学。例如在进行小木块的摩擦实验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讲解,然后让学生尽可能地自主动手操作,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如为什么在光滑的平面上拉动小木块更加省力,而在粗糙的平面上拉动小木块会比较费力?或是在地面上推动货物的时候,是不是地面越光滑越容易?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同时也可以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疑问,而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从而全面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接受的一方,学生很少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和不解,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减少,学生的能力很难有很大的提升。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一些知识点和操作步骤进行适当的改动,鼓励学生发现这些知识点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在上课中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还可以敢于与老师进行探讨,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敢于质疑传统的知识,才是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第一步。当学生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以相应的鼓励,从而增强自信心,进行更好的创新。

4.实验器材的多方向运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会用到一定的实验器材,这些实验器材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完善自身的能力,提升素质。同时,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对这些实验器材进行其他方向的运用,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例如在学习物体惯性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趣味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在实验中需要准备装有水的烧杯,在烧杯上放一个硬纸板,硬纸板上放一个鸡蛋。实验过程中用手快速地将硬纸板击飞,硬纸板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鸡蛋由于没有受力而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鸡蛋保持了原有的运动状态掉到了烧杯中。这个趣味的惯性试验说明了惯性的实质和内容,但是实验中所用到的鸡蛋也可以进行惯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将两个鸡蛋在平面上进行旋转,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两个鸡蛋的旋转状态是不同的,而旋转的状态是受惯性影响的,但是由于鸡蛋内部的结构不同,影响了惯性的表现效果。两种不同的实验可以说明相同的定理内容,但是可以在多个方面进行其他内容的深化,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进行思考的能力,达到创新思维培养的目的。

三、结语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会对整个物理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有效的实验教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远利.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6).

[2]戴美霞.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 [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6(4).

[3]李煜伟.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 [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11).

[4]胡徳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8).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初中物理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